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普存在学术内涵和政策内涵。随着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科普的需求普遍增长,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明显提升,出现了普及内容前移、传播手段现代化、参与主体多元化等新特点与新挑战,科普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伦理问题,这就要求对科普工作应该确立何种伦理立场进行深入思考。本研究基于对科普的学术内涵和政策内涵的辨析,结合当代科普的新特点分析其面临的伦理问题,从功利论、义务论、契约论、德性论等提出科普应坚持的伦理立场,提出将负责任的科普从倡议落实到行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互联网+”的时代,科普信息化已经成为了科学普及事业新的增长极。然而,“互联网+科普”是一种超前的理念,是一种方法和途径,更需要先进的科普传播内容。以生态文明保护为主要内容的“绿色科普”在信息化的时代迎来了发展的良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理念将通过信息技术从传统的科技馆传播到每个人的心田,真正的做到了科学普及的润物细无声。本文通过分析科普场馆“绿色科普”在信息化时代的业态新变化,得出“绿色科普”的信息化之路是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的必然结果,是科技馆履行社会责任的必由之路,科普工作者应该遵循这一规律,让科普更加贴近基层,贴近时代,贴近群众。  相似文献   

3.
王琨 《中国出版》2023,(5):47-52
“两翼理论”与树立“大科普”理念对新时代少儿科普创作与出版提出新要求,也为其发展提供新机遇。研究认为,“大科普”理念与全媒体思维应贯穿少儿科普创作、阅读、传播生态建设全流程,面向未来的少儿科普出版需回归科学思维与科学精神,坚持系统性观念。进而提出三种创新实践路径:基于生活教育、自然教育、美学教育融合创新的人文路径,以科学素质性别平衡发展为目标的性别书写路径,以及“双减”政策下推动校内外协作的少儿科普助学路径。  相似文献   

4.
王忠军 《今传媒》2006,(5X):44-45
积20年科普期刊采编工作之经验,我认为,若以科学发展观的态度来看问题,搞科普宣传教育工作就应当是万变不离其宗,即社会效益。要想提高科普工作的社会效益,首要的工作就应是随“心”所欲,从“心”做起。  相似文献   

5.
科学家参与科普图书创作与出版是推动我国科普图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文章聚焦科学家参与科普图书创作,研究梳理我国科普图书出版的现状与趋势,调研分析科学家创作的科普图书作品在获评奖项、市场反馈、原创与引进以及内容主题分布等方面的现状与特点,探讨分析优秀科普图书创作的经验模式,并从科学家科普创作良好环境营造、科学家科普创作能力水平提升、科学家科普图书创作出版新模式构建3个角度出发,为后续科学家群体更好地从事科普图书创作提出发展建议,以期促进我国科普图书出版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大数据技术不仅在商业领域应用巨大,而且在公共管理领域也大有可为。科普事业作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的重要领域,研究利用大数据为科普工作服务有深远的意义。文章从分析大数据技术为社会带来的发展机遇入手,梳理 了我国目前科普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十三五”时期我国科普工作的新形势,探讨了新时期如何借助大数据技术,以提 升我国科普工作  相似文献   

7.
米莉 《报刊之友》2011,(2):115-116
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关键在于传播主体能否从对方的表情、行为等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只有主体双方遵循一定的伦理规范才能达到彼此和谐的目的。本文从卡尔.罗杰斯提出的“坦诚交流”概念出发,提出人际传播过程中应遵循的伦理规范:真诚的自我表达、与人为善和报人以信。  相似文献   

8.
邵华 《全国新书目》2022,(3):129-132
在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进步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公众对科普内容供给的要求不断提高。本文结合案例重点探讨在新时代科普编辑应如何积极改变传统的出版思维,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秉承“服务大众”的思想,坚持把“弘扬科学精神”当作使命,用“科学与人文结合”的理念指导作者,充分运用“编创互动”的行为打造科普精品,积极利用“融合出版”满足读者新需求,做好科学传播工作。  相似文献   

9.
一直以来,我国的科普工作都带有浓厚的“官方”色彩,很大程度上依存于政府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这样一种制度设定在计划经济时期显然有其不可忽视的优越性,但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下,这种制度设定也呈现出日益增大的不适应性,由此也导致了我国科普工作陷入一种“低水平均衡陷阱”。因此,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如何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出发,确立现代科普制度,特别是确立媒体介入科普工作的市场机制,将是我国传播工作所面临的一个至为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着重阐述科普期刊用稿应遵循新、精、深原则,以唤起读者通过对期刊文章的阅读而对期刊加以认可。科普期刊只有坚持用稿的新、精、深原则,编出高质量、能与读者心心相映的作品,才能让期刊生存、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持续增加科技投入,科技创新水平显著提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科技成就。但以科技馆、科技 类博物馆为代表的科普资源短缺,西部地区、特别是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科普基础设施匮乏,国家科普能力仍较 为薄弱,难以满足公众需求。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科普能力发展现状,就加强科普能力建设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高校博物馆是教育系统开展科普活动的重要科普基础设施,如何促进高校博物馆建设对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归纳总结了我国高校博物馆发展现状和问题,分析了制约高校博物馆发展的成因,提出促进高校博物馆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3.
科学和艺术产生的根源是大自然。本文对于实践、大脑活动对科学艺术形成和发展的作用,财富对科学和艺术发展的推动作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同时也对科学和艺术的效益,科学和艺术的相互影响,以及科学和艺术相互结合对科普工作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萧江 《编辑学报》2003,15(5):324-325
指出将科普期刊的普及性等同于普通、普遍、平庸、平均的误区,论述科普期刊普及性实现的9种主要途径,即寓普及于特殊之中、寓科学于生活当中、科学的叙事化和寓面于点。  相似文献   

15.
科普教育是图书馆的重要使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新形势下加强科普教育的内容,图书馆科普教育的定位以及科普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大医精诚 无问西东:中西医结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纪实展”作为中国科技馆2020年策划并推出的应急科普展览,是快速开发应急科普展览的一次成功尝试。本文总结和梳理了该展览在主题提炼、设计思路、形式设计、展品征集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提出了对于应急科普展览在策展机制、选题策划、展览内容和形式以及延伸传播方式等问题的思考和对策,以期为科技馆界进一步做好应急科普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传播学中的公众认知特征,公众参观科技馆展品时的认知可以分为注意过程、感知过程、记忆过程、思考过程以及情感塑造过程。对应公众认知过程的心理特征,科技馆通常通过强化感官刺激、强化公众自主探究和深化科技人文内涵等方式设计展品。广西科技馆在展品创新中尝试了三个方面的实践:一是增加刺激强度聚焦公众注意力,二是获取直接经验调动公众记忆和思维,三是弘扬科学精神引发公众情绪共鸣,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十四五”的新起点上,现代科技馆体系迎来了新的时代机遇与挑战,亟待实施科普资源的供给侧改革。改革应当向着促进公众参与、加强跨界融合、应用新兴科技、推动科普产业、深化国际合作的共同方向,优化展览展示的水平和质量、深化教育资源多元与创新、细化观众需求探知与响应、强化学术建设与成果转化,从而提升展览吸引力、科学传播力、精准服务力与创新驱动力,踏上高质量、高效能的现代科技馆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