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群体性事件频发且呈现出参与主体的底层特质.由于媒介化社会的到来,媒体不可避免地介入到群体性事件当中并对民众产生影响,而考察其在群体性事件中对底层民众产生的心理影响才是把握群体性事件的“要害”,其中影响社群稳定的社会政治心理更应是瞩目的焦点.本文以“乌坎事件”事发地的相关当事人为实证调研对象,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认为底层群体在进行“权利维护”和“权利抗争”中,媒体起到了示范和启蒙的作用,大众传媒亦应在稳定和重塑底层民众社会政治心理方面担当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
刘锐 《现代传播》2018,(4):80-85
科学传播的协作生产与话语博弈有机统一。理解其中协作生产和话语争夺情况,对于把握科学传播生产机制、更有效地进行科学传播具有重要价值。研究以"PX"百度词条编纂为例,从历时性视角和科学话语生产的竞合视角出发,综合运用内容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文本细读法等,分析PX词条创立以来各传播主体的基本情况,以及协作生产、话语框架建构和争夺博弈情况及相关策略。研究发现,PX科学知识生产主体为拥有良好教育背景、位居北京等知识传播中心、具有一定科学知识和媒介素养的高校学生,PX科学知识生产与传播由众网友相互协作、合力完成,其间充满了话语冲突与博弈。有关PX的科学话语争夺,在不同的阶段表现出迥异的关注重点和话语建构策略,其中框架借用、框架延伸、框架扩大、框架转换策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出现,并导致各异的话语建构效果。  相似文献   

3.
刘志  胡正文 《东南传播》2021,(11):29-32
社交媒体正在重塑社会政治形态,个体或群体通过社交媒体介入到社会和政治事务,对社会价值观念形成、政治形态重构等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研究结合台湾"九合一"选举及"地区领导人选举"选情,发现台湾青年作为近年台湾社会运动和政治选举的重要推动者和参与者,其媒介接触行为与政治认知、资讯获取与行动决策之间存在着密切关联,并对台湾政局演变及两岸关系走向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社会中,风险无法预见、消除但风险发生概率可以被降低。作为一种危险的可能性,如何有效进行风险传播、判断风险发生概率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PX群体事件为例,从国内媒介的叙事方式、技术专家的言论、政府公关、受众的风险认知等多个维度的相互作用探讨群体性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陈瑶 《新闻世界》2014,(3):192-193
在现代社会中,风险无法预见、消除但风险发生概率可以被降低。作为一种危险的可能性,如何有效进行风险传播、判断风险发生概率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PX群体事件为例,从国内媒介的叙事方式、技术专家的言论、政府公关、受众的风险认知等多个维度的相互作用探讨群体性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生活视觉化的趋势下,消费行为成为一种日常表演。本文采用观察法、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记录部分Z世代青年的日常消费状况与消费情感心理。研究表明媒介为提供青年群体展示消费的场域,资本以不在场的形式提供消费的物品,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Z世代青年群体在消费认知、心理、行动上的变化都受控于资本媒介景观的构建。青年群体作为消费的主力军影响着未来市场的消费转向,本文从资本、媒介与日常生活中的媒介景观角度来探讨Z世代的情感消费以审视媒介景观对青年群体消费生活中的剥削和异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百度百科PX词条、保定副中心炒作、文章上头条事件为例,研究多媒体平台下,网民的非理性行为,以及媒体核心价值观缺失问题,研究发现网民对科学的轻率、对事实的捏造、对名人隐私的窥探,其实是对知情权的亵渎,是媒介素养不高的表现,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媒体的核心价值观:社会效益至上,充分发挥舆论引导职能,尤其是网络媒体,要认识到网络民主的可能及限度。  相似文献   

8.
微传播对转型期社会的言论生态及中国政治生态的影响,其在官民沟通和影响公共事件进程、凝聚公民社会力量等方面的高效性,都促使我们对微传播视域下公民社会形成的媒介助力进行研究。本文从公民社会形成的媒介场域特性;公民社会微传播的媒介内容特质;微传播语境下公民社会塑造的思路与路径三方面,论述了公民社会形成与作用机制的微传播媒介特性。在微媒介赋权的过程中,媒介信息自由与信息控制、发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张力,一个介于公民和国家之间,公民积极参加的社会活动领域正日渐形成。  相似文献   

9.
横跨14年的两届北京奥运会其盛大召开与落幕在Z世代的成长中见证,对这一代青年的世界想象和认知必然有着深刻的影响。新旧媒体为两次国际体育盛会带来了丰富的媒介景观,青年积极的话语表达,成为建构世界想象的媒介“文本”。本文将分析北京双奥的媒介图景和Z世代的媒介实践,探究青年群体不同形式的“想象的共同体”的建构过程,由此形成了“民族的共同体”、“消费的共同体”和“情感的共同体”,以及在共同体的联结下青年对民族和世界的理解与想象,揭示北京双奥带给中国青年看待世界的眼光和心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汪聪 《新闻世界》2013,(4):262-263
新闻报道中的偏见因其媒介特性,影响受众社会心理的客观认知,严重时会引起群体间的偏见和对立。本篇文章通过对“天价切糕事件”相关报道进行解构,分析记者和媒体的思维惯性造成的新闻偏见是如何在新闻报道中体现的。  相似文献   

11.
新闻作为一种公共话语形式,受到意识形态、社会语境等宏观因素及媒介价值取向、记者认知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在新闻报道中难免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尤其表现在对弱势群体的相关报道中。本文试图从此类新闻报道中探寻出客观现实到媒介现实、再到心理现实这样一个路径,并通过大众传媒的媒介偏见现象、价值取向利益化和受众选择性新闻接受、刻板印象等影响因素探讨大众媒介与社会认知之间的具体互动过程以及受众的认知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
金玉萍 《青年记者》2016,(24):93-94
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成为信息时代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一种新方式.对于同样进入网络社会的少数民族来说,网络政治参与及话语表达将直接影响群体中社会成员的认知框架,形成网络舆论,并影响某些事件的进展,既产生积极效应,也可能导致利益冲突和治理危机.由于各少数民族在社会发育、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和传统文化等方面存在与其他群体的差异,其网络政治参与、话语表达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并与政治参与动机、政治心理、行动逻辑以及政府的介入方式直接相关.目前,我国少数民族网络政治参与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通过梳理其研究现状,探讨其研究价值与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内接连发生谣言引发恐慌的事件,有的甚至引发大规模群体事件及生命财产损失,归根结底还是由于信息传播的不透明而造成。本文试图结合响水事件分析信息传播中认知功能的把握和透明度的问题。认知心理的功能和意义认知心理是一个弄清客观事物面貌的过程。人的许多行为模式和观念是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通过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个体被逐步引入社会或群体的生活中,完成个体的社会化过程。  相似文献   

14.
环境风险冲突在我国日益突出,迫切需要政府改善公共决策模式,增进风险政治沟通.本文以厦门PX项目和广州南沙石化项目的迁址议题为案例,分析大众传媒的风险传播过程、话语特征及其对政治沟通、公共决策的影响,揭示转型社会背景下媒介、公众与政府协商、冲突与互塑的政治过程,为我国社会风险的善治探寻实践经验.研究显示,大众媒介的风险传...  相似文献   

15.
青年女性作为爱情主题的星座命理内容的主要消费群体,在进入亲密关系时,往往借助互联网平台上的“地方性知识”来进行自我心理疏导,进而对于不理想的亲密关系实现短暂逃避,并表达对于现实社会压力的心理抵抗。本研究以青年女性星座爱好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扎根理论和深度访谈,探讨她们在亲密关系中为何频繁参考星座命理知识,并尝试理解现象背后复杂的文化和社会心理因素。研究发现,算法技术为她们提供了一个具有持续性愉悦体验,近乎于“零负反馈”的信息环境,研究者谓之“情感茧房”。在该场域中,青年女性星座爱好者通过短暂逃避社会现实、建构理想自我来实现正向自我认知,进而对由亲密关系引发的社会压力表达心理抵抗。但是,她们做出该行为的同时,也伴随着自我异化的风险。因此,本文将青年女性星座爱好者的媒介消费行为定义为一种算法控制下的“异化抵抗”。  相似文献   

16.
张杰  孙晓萍 《现代传播》2015,37(2):28-33
性别刻板印象的媒介生产是效果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运用范畴化和社会认同理论,聚焦于该领域中性别刻板印象从媒介到现实的社会心理生产机制,通过对《非诚勿扰》男性受众的深度访谈,发现媒介建构的"女性"范畴通过具象化、类社会互动和群体边界确定等具体的社会心理机制,和男大学生群体现实的"女性"认知范畴发生互动从而产生了现实影响。  相似文献   

17.
星座文化是互联网线上线下流行的一种文化现象,在青年群体中有着无穷的吸引力和很强的参与度。星座文化在青年群体中的流行反映了他们自我认知、人际交往、信念系统等心理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因社会的压力和传媒影响的共同作用而成。文章从新媒介传播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星座文化如何迎合青年的需求,探究青年社会化过程中对星座文化依赖的心理与文化机制。  相似文献   

18.
李珊 《东南传播》2022,(2):26-29
青年群体异质性的媒介实践受到现代社会时间感知的影响,“现时化”的时间感知外化为消极的媒介依赖,“当代性”的时间感知外化为积极的媒介创作。不同的时间感知则受到媒介技术的影响,叙事建构是中介或者连接两者的方式,但是周围世界经过二进制媒介的储存和传输却造成了记忆的“不遗忘”和经验的“不持续”,使得叙事不能得以建构,继而影响了青年群体对时间的不同感知,产生了不同的媒介实践。海德格尔认为,存在通过存在者显现,存在者则通过时间性存在。对于时间的感知实际上是一种自我存在问题。因此,我们要以“凝思生命”的姿态去保存时间,通过“时机的复活”与未来对话,这也是本文从物质性视角观照媒介实践的意图,揭示人与媒介、非物质与物质的共存和对话。  相似文献   

19.
认知传播接受主体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对信息具有接收、感知、识辨、判断、加工以及再传播功能的个体,其对信息具有能动认识与处理能力。在认知科学还未成为一门显学之前,人的大脑运行机制及心理机制对信息传播的影响还处于"暗箱"状态,传播学受众研究还仅停留在理论与思想层面,未能真正透视人类认知机制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作用机理。本文以"认知"为切入点,对传播过程中的接受主体进行考察,探究在动态的传播活动中,接受主体的大脑、心理机制与信息的交互影响,信息的体内认知传播机制及体外社会环境对信息的认知影响机制等。经考察发现,在体内系统中,经过选择的信息经感官输入后,在体内会被知觉系统加工,这一加工过程伴随着信息的留存或舍弃,最后输出的是新质信息;考察媒介系统发现,新媒介会通过调动颜色、字体等结构性要素来建构思想;在社会系统中,个体认知受群体意识和规范的影响,在媒介影响的不同社会阶段,人们对信息认知的态度与行为也在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8,(2):40-46
互联网技术对于社会公共性的作用究竟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网络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都有其各自的解释,然而却鲜有实证研究支撑。在对公共性概念进行操作化的基础上,本文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经济社会地位、信息地位和媒介事件认知、媒介信任评价、媒介素养水平之间的结构化关系。研究发现,个体的信息地位是其经济社会地位与网络认知态度间的中介变量;信息地位越高,媒介事件认知越低,媒介素养水平越高;与此同时,媒介事件认知作为信息地位和媒介信任评价的中介变量,媒介事件认知程度越高,媒介信任评价越低。最后,本文从重新思考社会结构、个体社会政治参与、网络社会价值判断三个方面对研究发现进行了讨论,提出"公共理解"和"公共交往"的矛盾性悖论构成了网络社会公共性的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