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2 毫秒
1.
当代社会,博物馆因其混杂性的社会、文化、经济、认同取向而成为一个极富潜力的场所。在这种理念下,“设计博物馆”或“博物馆设计”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物理和建筑的显性层面,其运营、内容、技术、服务、责任等隐性层面也被纳入到讨论的范畴。《博物馆设计:故事、语调及其他》一书从博物馆建筑、信息传播、展览叙事、呈现棘手记忆、社区参与以及多元文化等各方面对广义的“博物馆设计”一词进行了深入讨论,给博物馆业界和学界提供了一些灵感,可以激发关于未来博物馆发展的可能性思考。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教育领域“由教到学”的哲学转向延伸至博物馆领域。随着关于博物馆学习的讨论日益丰富,观众在博物馆中的行为始终无法绕开学习这一因素成为学界共识。《博物馆学习:作为促进工具的理论与研究》一书从理论出发,对相关的学习理论进行阐述,将理论研究和博物馆实践相结合,试图架起研究人员和博物馆专业工作人员之间的桥梁,从心理学、社会学、 哲学、人类学等视角开展跨学科研究。本书资料丰富,理论介绍全面,可为我国开展博物馆教育和学习提供较为全面的理论指南和实践指导,如博物馆分众类别研究和学习环境如何分众化的启示,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使我们认识到理论的重要性,开展更多聚焦事物本质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妮娜·西蒙从参与的原则出发,建构了“参与式博物馆”的参与理论,强调从个性化到社交化的渐进式转变,同时探讨了参与的四种模式,即:贡献型、合作型、共同创造型与招待型,并为参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妮娜笔下的“参与式博物馆”是在“Web 2.0”大潮下勾勒的“博物馆2.0”蓝图,她希望更多的博物馆与文化机构能加入到参与式博物馆的阵营,重塑博物馆与观众的关系,提升博物馆的传播效益。  相似文献   

4.
2019年10月26—27日,“博物馆展览策划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科博论坛”在浙江杭州召开,会议围绕博物馆展览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展开了深入探讨,分享了不同领域与背景的观点。当今的中国博物馆展览发展迅速,建立起符合中国自身特点的策展机制,能为策划“好展览”提供制度性保障。以此为基础,立足于博物馆使命,策展团队通过提炼展览主题,采用多元的叙事方式、叙事视角、叙述语言以及视觉传达等手段,能为观众策划出更多有思想、有品质的好展览。  相似文献   

5.
讲解作为博物馆中最基本、传统的教育服务内容,具有多学科综合、灌输和探究并举以及重塑学习空间等特点。讲解的内容、方法和对象等组成了博物馆中以人为核心的叙事,与公众的叙事思维相连接,体现了个体心理活动中具体性、形象性、情境性和直接经验的思维方式,在了解叙事内容并形成认知、唤醒和调整已有认知同化新认知、触发主动思考并提升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博物馆收藏史中出现了大量为认知服务的展品,这些展品的集合所形成的主题性展览旨在帮助人们理解某一事件、现象或进程。对展品进行阐释是帮助观众理解展览的必要工作,也是展览策划与设计的核心任务。阐释工作可以从个体的和群体的两个层面展开。在对个体展品的阐释中,主要要解决实物展品在传播中的信息隐蔽性与表达非耗时性带来的困难,除了符号化外,内涵与语境的可视化,在展项中注入时间维度,都是解决传播难点的有效方法。展品的群体性集合可以通过分类和叙事展开,分类和叙事都具有良好的阐释功能,使集合体中的个体得到有效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在博物馆的展览策划中,双线索或多线索的展览并不少见。很多展览会选择一条线索作为主线,另一条线索作为副线,两线交织并行。本文以深圳博物馆“征程——从鱼到人的生命之旅”主题展览为例,探讨了展览双线索叙事的另一种表达方法,即可以将不同的线索分开放置于不同的展场空间进行表达,两条线索既不重合又相互关联。  相似文献   

8.
数字时代的到来带动了博物馆传播的空间转向。从表象来看,手机、电脑等社会化媒介高度嵌入博物馆空间,不仅为博物馆传播提供了新渠道与新话语,也在潜移默化间改变着普罗大众对博物馆空间的社会认知、价值认同与情感体验;而从更深层的机理着眼,数字符码体系已与以博物馆为代表的现代文化景观彼此交织、深度融合,在催生新型文化心理、公众参与和社会变革的同时,也将博物馆、广场等公共领域内的社会化生产裹挟进一种变化的、暂时的、过渡性的流动空间中。基于此,本文尝试探究博物馆空间的媒介性命题,进而阐释博物馆空间的媒介性在当前语境中如何体现,博物馆空间如何通过对可见性的发掘实现虚实空间的社会化生产,以及不同的博物馆空间之间如何实现关系的重组,并带动公共注意力的流动。  相似文献   

9.
国际博协2007年的博物馆定义,将教育确定为博物馆的首要目的,将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的对象规定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从这一视角分析,科技藏品/展品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它所承载的自然、科技、历史和文化信息;科技博物馆基于科技藏品/展品的研究、传播与展示设计的基本出发点,是以“科学教育”为目标,揭示其中的“非物质科学文化遗产”,即“物”与“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博物馆展品的时空统一体特性,决定了博物馆艺术史叙事中不仅需要对展品的空间特性进行再现,更需要从总体上对艺术史实进行时间性的复原。尽管博物馆空间具有着可视化艺术史书写的先天优势,但其时间性表征的不足却严重影响叙事。跨媒介叙事理论能够有效的引导博物馆展陈中其“框架结构”对文学时间性的模仿;推进博物馆“主体内容”展览中以“表征历史故事”“同类图文应用”“建构观赏秩序”来弥合其时间性叙述的局限,实现借由观者“出位之思”对艺术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维感知。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博物馆的儿童教育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但是如何提升博物馆儿童学习的质量,是业界面临的重要课题。多元智能理论为博物馆儿童教育提供了一个提升儿童学习认知能力的全新途径。在构建基于藏品实物的“真实情境”基础上,采用“多元切入点”的活动设计模式,辅之以实践共同体的实践参与模式,使儿童利用获得“直接经验”开发多元智能,将成为博物馆儿童教育从“参与”到“理解”提升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自然博物馆传播科学家精神的必要性、内涵、路径与实践案例。自然博物馆传播科学家精神,符合当今科学教育的目标、科学传播的内容、博物馆的发展趋势与社会需求。“过程—关系”是传播科学家精神的核心要素。本文以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为例,探讨了自然博物馆传播科学家精神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现代的博物馆文化经历了几个世纪发展,其不只是"物"的档案馆。本文从媒介学视角出发,认为博物馆不只是承载信息的中介,还具有社会传递的作用。文章以黑龙江省密山市的北大荒开发建设纪念馆为例,分析纪念馆本体以及展品陈列的散播空间叙事,以此探究博物馆作为一种媒介隐喻出的观念是如何嵌入到人们的思维活动和行为实践中的。  相似文献   

14.
科技博物馆学习是最重要的非正式学习方式,基于展品资源的STEM项目化课程是科技博物馆“馆校结合”与“博物馆学习”理念下教育转向的学习载体。本文从STEM教育课程模式、非正式学习特征、项目化学习、基于大概念的课程设计等视角阐述了科技博物馆展品资源STEM项目化课程开发的原则,构建了包含七个核心要素的展品资源STEM项目化课程开发模式。通过对应用这一模式开发的温州科技馆课程案例进行分析和解读,旨在为科技博物馆STEM项目化课程开发提供框架。  相似文献   

15.
在日本,生态博物馆的发展的过程呈现出本土化的趋势,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博物馆学家新井重三构建了具有日本特色的生态博物馆解读体系和"核心—卫星设施"模式,在九十年代被视为乡村振兴的方法论,在此基础上1998年日本农林水产省创立了"田园空间博物馆"制度,在日本全国建设以研究、保存、活用三项基本功能为原则的、"没有屋顶的"田园空间博物馆,最终的目标是要为该地域的整体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社会、经济与政治领域的一系列变革促使博物馆、遗产地等文化展示场所将目光转向“体验”。体验不仅代表一种与过去对话的新方式,而且也是文化产业兴起后的必然之路。在这种情况下,博物馆对实物收藏、保护、研究的关注转至观众的兴趣、行为、参观效果上。相应地,体验成为博物馆实现其公共使命、树立博物馆形象的手段。然而,体验是否真如人们所描绘的那样美好?在《转型期博物馆的哲学观察》一书中,希尔德·海因在哲学框架下讨论了博物馆由重视实物到关注体验的转变及其对于博物馆角色的影响,同时表达了对博物馆体验以及多元化宣言的担忧。海因对体验问题的探讨,为我们反思博物馆的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17.
叙事学发端于20世纪早期的西方文学研究,至90年代延展至博物馆学领域,应用于分析和指导博物馆的叙事,至今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2000年后,我国开始对博物馆叙事展开讨论,并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研究以展览叙事为重点,从文本内容和话语表现两个层面,在内涵特征、作用意义、构建方法和语境关系上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整体而言,我国博物馆叙事研究还存在着对理论的认识和应用不足,缺乏宏观思考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博物馆作为城市的文化名片,以其特定的物质载体构建了城市的文化精神空间。台湾地区的博物馆因其注重将在地的历史、人文古迹等打造成有机整体,根据建筑展开自身的叙事,博物馆本身也成为一种城市景观符号,参与城市空间的再造。台湾的博物馆,在突显在地特色上已有较为成功的经验,本文选取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台湾在地博物馆进行案例研究,从台湾的在地原乡迷思、集体记忆认同及博物馆虚实空间的建构三个方面入手,看台湾博物馆何以借助地方文脉实现对城市形象的表征。  相似文献   

19.
传统媒体向数字新媒体迁移的“跨媒介性”叙事问题,成为媒介融合语境下电视媒体跨媒介叙事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电视沉浸综艺节目《诗画中国》的跨媒介叙事文本类型、叙事模式及受众/用户叙事沉浸体验的具体表征与叙事模式。研究发现,电视沉浸综艺节目的“回旋跨层”叙事模式与具有无限衍义“开放—自生式”的数字叙事模式影响着媒介融合文化的表达与建构。在由“模拟”到“数字”的“跨媒介”过程中,从文本到叙事,再到文化属性与传播形态,原有的传统媒体文本特质被改写。跨媒介叙事不仅革新了电视媒体的视听传播范式,还催生了新的“个体叙事—社会认同”的数字意义空间。  相似文献   

20.
以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为基础,沉浸式演艺中的个体在空间中表现为“沉浸在场”这一新型在场方式,基于其形式、内容和作用特征,沉浸式演艺的复合媒介、叙事文本和互动体验这三大要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构成介质空间、叙事空间和应答空间“三位一体”的空间生产机制,在个体与空间的双向互动过程中建构起沉浸式演艺的空间价值,通过场景塑造、合理应用科技激发空间效能,内容表达、彰显空间的文化价值,主题IP培育、构建文化传播话语体系这三方面实现沉浸式演艺的价值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