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社会、经济与政治领域的一系列变革促使博物馆、遗产地等文化展示场所将目光转向“体验”。体验不仅代表一种与过去对话的新方式,而且也是文化产业兴起后的必然之路。在这种情况下,博物馆对实物收藏、保护、研究的关注转至观众的兴趣、行为、参观效果上。相应地,体验成为博物馆实现其公共使命、树立博物馆形象的手段。然而,体验是否真如人们所描绘的那样美好?在《转型期博物馆的哲学观察》一书中,希尔德·海因在哲学框架下讨论了博物馆由重视实物到关注体验的转变及其对于博物馆角色的影响,同时表达了对博物馆体验以及多元化宣言的担忧。海因对体验问题的探讨,为我们反思博物馆的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工业遗址博物馆和工业企业博物馆两类博物馆为例,探讨不同类型工业博物馆的建设路径。在界定两类博物馆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它们在文化塑造方面的异同,讨论两类博物馆的工业文化塑造模式,以期为两类博物馆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博物馆文创产品存在偏重消费者喜好和追求利润而忽视消费者文化需求差异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博物馆及其文化服务产品基本功能的深入分析,提出博物馆文创产品是博物馆教育的延伸,博物馆文创产品应该具有知识、文化、精神及能力内涵,评价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标准应强调满足公众的学习需求、引发公众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行为的产生,并可以从文创产品的可读性、可操作性、可探究性三方面开展研发设计。北京自然博物馆的“中国恐龙展拼插模型”,以上述理念和思路进行开发设计,获得了市场和业界的认可。  相似文献   

4.
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深受西方影响,早期自然博物馆的营建体现出了两个不同方向。西方对生物学的研究经历了博物学狭义化到实验生理学为主导的方法转向、博物馆内部教育功能的发展趋势以及外强入侵近代中国的社会背景,共同推动了中国早期自然博物馆的落地生根。西人营建的中国早期自然博物馆是欧洲自然史收藏体系下的一部分,这类“学究式博物馆”研究属性强,不以服务中国社会为目的,影响有限。而中国本土的不同阶层在传播博物馆观念与实践上均做出了各自回应,他们身处衰败之际与觉醒年代,肩负救亡图存之责任,其创办的一批“公共教育博物馆”彰显了对科学的求索,对国家未来的希冀。这些博物馆体现了科学传播的公共性价值。  相似文献   

5.
国际博协2007年的博物馆定义,将教育确定为博物馆的首要目的,将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的对象规定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从这一视角分析,科技藏品/展品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它所承载的自然、科技、历史和文化信息;科技博物馆基于科技藏品/展品的研究、传播与展示设计的基本出发点,是以“科学教育”为目标,揭示其中的“非物质科学文化遗产”,即“物”与“人”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浅析博物馆文化产业的特征、结构与开发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问题日益成为博物馆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开发博物馆文化产业究竟是一种权宜之计,还是一种战略选择?在博物馆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前提下,如何在理论层面上认识博物馆文化产业的特征、结构,以及如何在实际操作层面上实施博物馆文化产业开发策略和项目运行?本文试图从博物馆文化产业的基本出发点、结构特征、开发战略和项目运作以及应该注意的“误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科学教育加法不止是在内容和形式上做加法,更重要是让更多的群体深度参与到科学中来。如何实现更加包容的STEM教育,让女孩更多地参与到STEM领域的学习、工作中来是博物馆科学教育研究与实践中应关注的问题。科技类博物馆是重要的非正式科学学习场所,肩负着科学教育的“包容性”使命。但校内科学教育中的性别差异现象同样存在于博物馆环境中。本文梳理国外场馆在展陈设计、教学方法和教育项目的实践,分析“促进女孩参与的展览设计方法”“响应女性需求的设计框架”和面向女孩设计的博物馆教育活动,探讨从不同层面促进女孩STEM参与的方法,以期促进我国科技类博物馆为女孩创造更包容、更公平、更具吸引力的非正式STEM学习体验。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博物馆的活动空间和影响范围超越了馆舍的局限,更多地具有了大众传播媒介的特征。目前,国内对博物馆功能的探讨集中于如何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在实践层面集中于教育功能、服务功能、宣传功能等的研究,而对于博物馆传播效果和模式的分析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博物馆功能在社会层面的实现。博物馆文化传播模式和效果的研究,以受众、历史文化的当代传播、跨文化的交流等作为思考博物馆功能之时的核心问题,探索博物馆作为进行文化交流和社会沟通的媒介;在理论层面将研究的重点转向探索历史文化的当代传播模式,探求社会文化的因果关系,在社会实践层面探讨不同社会群体成员与博物馆作为一种媒介之间的解释性关系。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教育领域“由教到学”的哲学转向延伸至博物馆领域。随着关于博物馆学习的讨论日益丰富,观众在博物馆中的行为始终无法绕开学习这一因素成为学界共识。《博物馆学习:作为促进工具的理论与研究》一书从理论出发,对相关的学习理论进行阐述,将理论研究和博物馆实践相结合,试图架起研究人员和博物馆专业工作人员之间的桥梁,从心理学、社会学、 哲学、人类学等视角开展跨学科研究。本书资料丰富,理论介绍全面,可为我国开展博物馆教育和学习提供较为全面的理论指南和实践指导,如博物馆分众类别研究和学习环境如何分众化的启示,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使我们认识到理论的重要性,开展更多聚焦事物本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近代公共博物馆产生的初衷是建构、富集和传播知识。工业革命推动博物馆参与祉会民众的普及教育。20世纪中期,伴随对社会发展的关注,文化遗产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和文化支撑。20世纪后期,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激发了文化同质化与地域化的讨论,博物馆积极参与文化多样性保护的社会活动。这一变化增强了博物馆在现实社会中的影响,密切了博物馆与公众的联系,增强了博物馆的活力和变革能力。但我们也不能忽视由此带来的博物馆类型化、区域化和“碎片化”的状态,这种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博物馆内部的交流,模糊了博物馆的普遍特性和长远目标。  相似文献   

11.
No abstract available for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敦煌变文校注》中的几处疑误提出了商补性意见。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管理杂志》2013,53(1-2):31-46
No abstract available for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14.
《The Reference Librarian》2013,54(37):129-142
In the composition classroom, writing teachers regularly communicate different ideas about library research - a necessary component of the research paper - than reference librarians do. The contradictions confuse the student. And a lack of mutual understanding limits the dialogue between composition teachers and reference librarians. A survey of pedagogical theories about the research process in the composition classroom and the reference library illustrates the discrepancies. Although no one soulution for this rift in communication is possible, understanding the different approaches is necessary to restore the dialogue between the two fields.  相似文献   

15.
No abstract available for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16.
《The Reference Librarian》2013,54(45-46):67-77
Objective: To serve a culturally-diverse user population. Design: New curricula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two credit-bearing library classes as well as single-session subject-oriented instruction in an acadmic library. Setting: A university library. Participants: Librarians and students at the UCSB library. Interventions: I have no idea what to put in here. Main Outcome Measures: There are no quantitative measures for this study.  相似文献   

17.
《The Reference Librarian》2013,54(38):109-114
In the automation process,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keep the human factor before you at all times. People who are computer-shy need to be informed, and kept informed, about each step the library takes on the road to automation. It is vital not only to communicate often with the staff as each goal is reached, but to keep the public informed as well. Patrons who know what to expect from the system chosen will be able to use the system to their advantage. There are various steps that can be taken to alleviate fear and uncertainty of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8.
1992 and Beyond:     
《The Reference Librarian》2013,54(35):119-129
No abstract available for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19.
No abstract available for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20.
No abstract available for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