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从文化传播视角浅析手机媒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别林娟 《新闻窗》2008,(4):106-107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当各种信息可以迅速海量地游弋于小众传播和大众传播网络时,手机早已突破其技术层面的意义而渗透到人类的文化和生活中。手机改变了人们的沟通和信息传播方式。它“不仅仅是一种通信工具,也是一种媒体”的观点正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认同。本文以手机作为一个文本,用传播理论、社会消费理论等相关理论.知识从文化传播视角来分析手机文本体现的多元意义。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上版权作品的合理使用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更是信息的时代.网络的无限、对现实国界的超越、光电的传播速度、海量的信息、海量的参与者以及飞速的发展速度,为人类提供了一个生存的"第二空间".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因在现实生活中求助未果,网络中不断出现各种各样的网络求助信息,这实际彰显出网络往往成了弱势群体寻求救助的有效途径.但是从网络的传播特点来看,一方面网络有效降低了使用媒体的门槛,但是另一方面又带来了负面影响,即要从成千上万的海量信息中"脱颖而出",求助者有时会选择传播低俗化内容以吸引眼球,这不可避免加剧了网络低俗化现象.本文试以"酒鬼妹妹"事件为切入点,以网络低俗化为研究重点,探讨网络环境下媒体应该如何承担责任,积极进行议程设置,有效杜绝网络低俗之风.  相似文献   

4.
网络传播是多媒体组合传播,它集合了报纸、广播、电视的各种传播渠道,形成了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多种通道的特有的传播方式。它通过刺激人们的多种感官,使人形成接受外部信息的多通道接受反应机制,从而达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微内容:网络信息服务模式的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内容,可以通过各种工具快速聚合成海量的内容,以其独有的特点正在影响网络信息资源的生产与传播.从微内容的概念、特点入手,对微内容的聚合技术以及目前应用进行了阐述.微内容的广泛使用将改变现有的网络信息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6.
网络视频打破了,广电媒体对传播渠道的垄断,对电视业务形成了强烈冲击,大量抢夺广电媒体的用户资源,但同时也为其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它为广电媒体海量的节目资源提供了新的传播渠道,也使得广电媒体有机会成为综合性的信息服务商。  相似文献   

7.
随着媒介技术的日新月异,社会化媒体不断更新换代。社会化媒体强调以个体的主动性、参与性来进行信息的生产和传播,产生了碎片化、多样化的信息文本内容。其传播方式是以互动和共享为核心.而互动和共享的过程实质上是关系网络建构的过程。另外,裂变式的传播路径.令信息的传播可达到难以估量的范围.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一部优秀作品通过网络传播会起到更好的效果.但是,大部分作品都有自己的著作权,即使著作权人愿意以零费用让其作品在网络上传播,传播者仍需获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因而必然也会形成一定的成本.社会对于海量信息库的需求日益强烈,各种网络数据库应运而生.这些数据库都在各自领域朝着大而全的方向迅速膨胀,一站式的信息服务越来越普遍.中国的数据库产业还不够发达,但是从目前的市场现状看,已经有足够的理由对将来持非常乐观的态度:中国期刊网、超星数字图书馆等数据库提供商已经网罗了海量的内容,为各个领域的用户提供了非常便利的网络检索和下载服务.  相似文献   

9.
网络传播具有即时性、交互性以及传播内容海量性等特征,但是同时网络传播也具有着无序化、传播内容良莠不齐等特点,如何趋利避害的适应网络传播环境,成为了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的关键.本文在对网络传播环境中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的转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从提高图书馆员在网络传播环境中的信息服务能力、对网络传播环境下的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做出发展与完善这两个方面对网络传播环境中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的优化进行了论述,以期能够为网络传播环境中高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做出探索.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以超乎寻常的速度由信息传播工具嬗变为一种媒体形态。作为传统媒体的延伸,网络传播媒体对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与日俱增。传与受的互动化、全球化、即时化、匿名化,内容的海量性,形式的多样性等这些特点使网络媒体的价值导向问题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11.
吴敬涛 《今传媒》2014,(7):151-152
本文概述网络出版物的含义及其编辑、加工、出版、传播、发行、流通和使用方式等方面的特点,分析其对教育教学特别是对大学工艺类课程的有效教学辅助作用;分析工艺类课程的教与学的方式、内容信息等特点,提出工艺类课程构建网络出版物的适应性;提出构建工艺类课程网络出版物的具体思路与方法,为工艺类课程开发网络立体教材,改变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海量教学资源,充分利用文本、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媒体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充分活跃学生思维,以更加直观、形象的方式进行教与学的互动,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一、网络动员概述及特点 1、网络动员概述 网络动员是针对于某一利益诉求,以互联网为媒介,面向网络某"准群体",广泛传播信息,以达到预期目标的社会动员手段.[1] 网络动员是时代发展的产物,高速快捷的网络环境使得现代人利用网络实现顺畅的交流,以至促生出新型的社会动员渠道.参与者将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结合在一起,在网络中借助微博、微信等工具进行组织与传播,进行没有空间障碍的交流,影响到更多的个体加入到活动中,形成网络动员.[2]  相似文献   

13.
网络专题应当是网络媒体有别于传统媒体报道,集多种传播手段于一身的海量信息的精准聚合。针对当前网络专题形式单一,海量信息无序堆砌造成传播“失效”现象,本文结合组织策划网上报道实践,提出精准策划,精心设计制作,在把握新闻精准传播与海量信息呈现的度中,实现网络专题报道的有效传僠。  相似文献   

14.
网络舆论就是公众通过互联网这种载体公开表达的对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倾向性的共同意见。网络舆论因网络媒体所具有的海量的信息,交互性、开放性、及时性等特点而呈现出与传统传媒舆论不同的特点,如:舆论主体的分散,舆论形成速度快,内容丰富但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等。分析网络舆论的形成过程,首先应全方位探讨网络舆论形成的环境因素,一般来说,网络舆论的形成,需要群体环境、意识环境和特定的传播环境三个因素。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网络为信息资源开发提供了快速有效的获取途径,传统的获取信息的理论受到严峻的挑战。在网络传播中,学科资源数据库以超文本为载体。把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了新的超文本情景。在这种全新的网络情景中,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有着新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2013,(19):42-45
网络谣言基于网络这种工具形成了与现实社会不尽相同的传播形态,传播更迅速,传播范围更加广阔,谣言在网络传播过程中,经过参与者的加工、评价、提出意见,于是完成了舆论的畸变。网络谣言舆论并不是在评价社会事实本身,而是在评价通过谣言所负载的社会信息。由于谣言所反映的这些信息一定指向某一社会事件,因此,网络谣言舆论对社会产生影响也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7.
杨延方 《传媒》2006,(10):53-55
报网之恩:有了网络才有厚报 海量信息成就了都市报互联网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海量"信息.都市报要变厚报,有了网络的海量信息才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8.
大数据时代海量的数据资源为我们的内容创新提供了丰富的"新鲜食材";也给传统媒体内容传播带来巨大冲击:其一,信息发布不再是媒体的专利;其二,媒体原创、深度的内容产品在海量的数据中很容易被淹没;其三,以社交媒体为主要载体的民间舆论场日益壮大,对传统主流媒体如何发挥舆论引导的主流引导作用提出严峻挑战。以芦山地震报道为例,在灾难发生后很短时间内,灾区信息就在以微博、网络为代表的新兴媒体上铺天盖地。4月20日当天,新浪热门微博排行榜上榜信息全部是关于芦山地震的。  相似文献   

19.
网络社交媒体传播的自由交互性,容易消解舆论的社会整合功能,使网络传播空间处于无政府无秩序的状态.传播规范的缺失,信息传播的失控,致使网络社交媒体的传播极易出现各种负面功能.在今年初突尼斯、埃及等中东国家出现的政局动荡中,网络社交媒体扮演了不可忽略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0.
网络舆论生态是指以网络各类媒介为载体。传播各种信息所形成的舆论环境和舆论态势。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微博等新兴媒体的迅速崛起。网络为广大网民营造了一个几乎不受约束的网络舆论环境。“人人都有麦克风”,网民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而且是信息的发布者。广大网民可以平等、自由、公开地参与到网络舆论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