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意义]从用户动机视角对Altmetrics指标的本质和价值进行分析,使Altmetrics的应用更为科学合理。[研究设计/方法]首先对相关文献中的动机进行组织提炼与规范化表述。在此基础上引入用户行为理论解释和分析用户动机体现的指标价值。再选取Twitter提及量指标,使用内容分析法进行案例研究。[结论/发现]提炼出19种用户动机,其中有6种动机会降低指标应用价值。[创新/价值]探索Altmetrics数据的产生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Altmetrics指标可用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通过分析某个学科领域中Altmetrics指标的特征,为该领域文献影响力评价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方法/过程]定位于图书情报领域,选取Scopus、Altmetric.com进行文献被引频次及Altmetrics指标值的采集,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聚类分析和内容分析。[结果/结论]在众多Altmetrics指标中,Mendeley和Twitter更适合于对图书情报领域文献的影响力做出评价;Mendeley和Twitter中文献的使用群体、文献主题、内容和期刊分布都存在明显的差异性;Twitter适合对文献的社会影响力做出判断,Mendeley更适用于文献的学术影响力评价;不同工具的流行程度存在地域差异,利用Altmetrics指标时应考虑该指标对文献影响力的评价是否存在地域缺失。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分析国内社交媒体用于学术成果Altmetrics评价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以期推动国内学术成果Altmetrics评价研究。[方法/过程]采用文献调研方法,对国内外社交媒体用于学术成果Altmetrics评价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结果/结论]国内社交媒体用于学术成果Altmetrics评价存在6个方面的问题:缺乏数据基础;缺乏数据源和指标的探索;缺乏指标之间关系和影响因素的验证;缺乏对指标深层含义的研究;缺乏Altmetrics分析工具的开发;缺乏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刘红煦  王铮 《图书情报工作》2018,62(16):102-110
[目的/意义]为了探讨在学科论文评价上,Altmetrics指标间的量度结果是否具有一致性,试图通过已有测量数据构建基于Altmetrics的文献综合评价模型,为评价数据的使用和重用创建新的度量标准。[方法/过程]获取PLoS ALMs上土木工程学科2009年至2016年发表的全部文章的Altmetrics指标,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方法将15个原始指标划分到4个主成分,得到适用于具体学科的Altmetrics评价指标体系,并对Altmetrics的单一指标与综合评价指标进行相关度分析,采用"公平性测试"方法探索时间对论文评价相关度的差异。[结果/结论]研究发现采用"公平性测试"方法消除时间影响后,引用指标相关性上升,而与社交媒体传播相关的指标有所下降,但Twitter指标不降反增,且始终与F值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 创新是学术论文的本质要求,如何有效评价学术论文的创新力一直以来备受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关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计算机技术从论文内容角度对单篇学术论文的创新力进行评价逐步成为可能。[方法/过程] 提出一种基于研究主题对比的单篇学术论文创新力评价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Keygraph算法提取代表论文研究主题的关键词,然后,将论文的研究主题与科学研究前沿主题进行相似度计算,最后,结合期刊影响因子和Altmetrics两项外在指标提出一种论文创新力综合评价模型。[结果/结论] 通过对"碳纳米管"材料研究领域的实证研究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迅速和准确地从论文内容角度对单篇学术论文的创新力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 多样化的科研成果、数字化的出版方式、网络化的科研交流呼唤新的机构影响力评价指标,探讨Altmetrics指标与传统科研机构影响力评价指标以及Altmetrics指标内部之间的相关性,有益于更好地探索数字环境下如何更加客观、有效地开展科研机构影响力评价。[方法/过程]以 Plum Analytics为数据源,基于样本机构2012-2015年间的引用数据与Altmetrics数据,开展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结论] 多元化的Altmetrics指标可反映多维化的机构影响力信息,故应当引入Altmetrics指标以全面审视机构影响力;指标数据源的属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指标所反映的信息性质;要因评价对象的不同而遴选适宜的评价指标;对Altmetrics指标分类需作小范围调整。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 试图探明Altmetrics应用于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影响力评价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应对措施。探索如何应用Altmetrics评价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学术影响力及社会影响力。[方法/过程] 采用文献回顾及网络调查的方法,对国内外Altmetrics研究理论与实践成果进行分析。[结果/结论]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Altmetrics评价面临六大挑战,但这些挑战并不会贬损其价值,而是提供了开展深入研究的空间。虽然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Altmetrics评价面临挑战,但这些挑战是可应对的。应用Altmetrics可分析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的学术影响力及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Altmetrics国内外研究中的问题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试图了解当前Altmetrics研究中的主要问题与亟待应对的挑战。[方法/过程]采用文献回顾的方法,对国内外Altmetrics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结果/结论]提出Altmetrics的理论研究需要面对定义模糊、研究方法和对象的独特性不足、理论基础缺乏、行为层面的理解较少等4个方面的问题,而应用研究需要面对指标覆盖率低、有偏、易为操纵和异质等4个方面的问题。作为科学计量学中最热门的新兴研究领域,当前Altmetrics研究中的诸多问题与挑战并不会贬损其价值,而是为我们提供了开展深入研究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 探讨Altmetrics指标对学术图书影响力进行评价的有效性,为学术图书评价工作提出合理建议。[方法/过程] 获取Twitter提及量、Mendeley阅读量、在线书评数量以及馆藏量指标数据,对数据集的覆盖率、分位数等统计量分析后,将被引频数与Altmetrics指标进行了指标间相关系数检验,再对高Altmetrics指标值的学术图书进行年份分布、学科差异及图书主题等实证分析,探究各指标在学术图书影响力评价中的应用。[结果/结论] 传统计量指标被引频数与Altmetrics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较低,说明Altmetrics可以作为学术图书评价的一个新视角,不同Altmetrics指标反映了学术图书影响力的不同维度。未来的学术图书影响力评价建议结合学术图书的年份、学科等特征,将传统的引文与Altmetrics指标相结合,探索更全面有效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0.
Altmetrics指标在机构知识库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意义]鉴于目前机构知识库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技术支持和平台建设等方面,欠缺对机构知识库质量控制与内容评价的有效方式的研究,利用Altmetrics可以弥补传统计量学方法评价和机构知识库质量控制方面的不足。[方法/过程]根据机构知识库的特点,从机构知识库整体、特定资源和发布者角度提出可用于机构知识库评价的Altmetrics指标;依据不同的机构知识库开发平台系统,归纳总结其所具有的Altmetrics功能,并进一步结合实例进行分析。[结果/结论]总结国内机构知识库建设发展的情况及其现有的评价指标,发现传统评价指标可以与Altermetrics指标互相补充,认为Altermetrics在机构知识库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张洋  庞进京  母丹 《图书情报工作》2020,64(23):141-150
[目的/意义] Altmetrics诞生十周年之际,对其前期发展情况进行总结,有助于推动其往积极方向发展。[方法/过程] 利用文献计量方法进行量化研究以展现Altmetrics领域的总体研究和发展情况;从术语变迁、定义等方面揭示其内涵;提出三种理论假说寻求Altmetrics存在合理性的理论支撑;划分不同阶段梳理其发展程度;分析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以明确学科属性及价值。[结果/结论] Altmetrics为计量学提供了一种新思维、新方法;开放科学假说、数字学术假说和学术传承假说符合新环境Altmetrics发展的新特点,有效支撑了Altmetrics的存在与发展;Altmetrics发展迅速,但现阶段处于发展初期,且国内外发展程度存在差异;在辨析与其密切相关学科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认为需推动Altmetrics自身学科纵深发展以及加强跨学科的合作研究。  相似文献   

12.
张洋  庞进京  母丹 《图书情报工作》2021,64(23):141-150
[目的/意义] Altmetrics诞生十周年之际,对其前期发展情况进行总结,有助于推动其往积极方向发展。[方法/过程] 利用文献计量方法进行量化研究以展现Altmetrics领域的总体研究和发展情况;从术语变迁、定义等方面揭示其内涵;提出三种理论假说寻求Altmetrics存在合理性的理论支撑;划分不同阶段梳理其发展程度;分析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以明确学科属性及价值。[结果/结论] Altmetrics为计量学提供了一种新思维、新方法;开放科学假说、数字学术假说和学术传承假说符合新环境Altmetrics发展的新特点,有效支撑了Altmetrics的存在与发展;Altmetrics发展迅速,但现阶段处于发展初期,且国内外发展程度存在差异;在辨析与其密切相关学科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认为需推动Altmetrics自身学科纵深发展以及加强跨学科的合作研究。  相似文献   

13.
孟伟花  向菲 《图书情报工作》2016,60(11):107-112
[目的/意义]Altmetrics通过API跟踪和分析学术文献的网络活动,根据影响力分值评价学术成果的影响力。然而,其评价学术影响力不考察读者态度极性,仅提供简单的公众关注度信息,不能直接体现学术成果的质量。为此研究altmetrics评价学术质量的可行性方案。[方法/过程]将情感分析与altmetrics相结合,并以新闻媒体、社交网站、文献数据库、学术论坛的提及、评论、引用、讨论指标为例,探讨altmetrics量化指标与情感分析相结合的理论框架。[结果/结论]构建基于情感分析的altmetrics加权综合运算模型,该模型虽有情感分析技术实现难度较大、计算过程复杂且缺乏实证研究的不足,但作为评价学术质量的一种尝试,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 评价《替代计量学理论、方法与应用》一书在完善与发展"五计学"学科体系方面的重要学术贡献。[方法/过程] 从Altmetrics理论、工具、方法和应用四个层面剖析该书在"五计学"学科体系的完善与新发展方面的核心价值。[结果/结论] 该书作为计量学研究丛书之一,论证了Altmetrics与"五计学"的紧密联系,对推进Altmetrics的未来应用与发展具有特殊的学术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 研究Altmetrics热点论文的传播特性,阐释学术内容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方法/过程] 以www.altmetric.com热点论文的数据为基础,双向分析热点论文的Altmetrics分值与Web of Science被引次数的相关性,并讨论其传播渠道的多样性、传播主体的分布以及学术内容在社交媒体的传播影响。[结果/结论] 学科的差异影响Altmetrics与传统引文分析的相关性。公众为学术内容社交传播的主体,科学家利用社交媒体推广学术内容的比例呈逐年增长趋势。热点论文在Twitter上的传播一般在10-30d达到峰值,影响其传播的因素主要包括:学术传播内容的显著性和新奇性、学术传播的内需、开放获取、学术内容的营销途径等。虽然Altmetrics有速度和广度的优势,但也存在理论方法缺失、认知程度不高、数据质量较低、商业驱动浓厚、容易博弈等缺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 随着Altmetrics研究日益深入,有效识别Altmetrics评价的利益相关方需求对评价指标设计及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以高校科研人员为对象,利用半结构访谈法识别我国高校科研人员的Altmetrics评价需求,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取数据并检验识别出高校科研人员Altmetrics评价需求的差异性。[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我国高校科研人员主要有7类Altmetrics评价需求,分别是:研究评价,成果展示,需求发现,学术认可,交流传播,成果操作,学科发展;不同年龄组别高校科研人员在"研究评价"方面有差异,"51-60岁"年龄组较其他年龄组在"研究评价"方面的需求明显偏低;除"交流传播"外,人文学科的6个Altmetrics评价功能需求强度均低于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间的评价需求完全一致;除"研究评价"功能需求在教师与学生存在差异外,6个Altmetrics评价需求对所有不同身份类别高校科学人员没有差异;7类Altmetrics评价需求对高校科研人员具有较高的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 随着Altmetrics研究日益深入,有效识别Altmetrics评价的利益相关方需求对评价指标设计及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以高校科研人员为对象,利用半结构访谈法识别我国高校科研人员的Altmetrics评价需求,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取数据并检验识别出高校科研人员Altmetrics评价需求的差异性。[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我国高校科研人员主要有7类Altmetrics评价需求,分别是:研究评价,成果展示,需求发现,学术认可,交流传播,成果操作,学科发展;不同年龄组别高校科研人员在"研究评价"方面有差异,"51-60岁"年龄组较其他年龄组在"研究评价"方面的需求明显偏低;除"交流传播"外,人文学科的6个Altmetrics评价功能需求强度均低于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间的评价需求完全一致;除"研究评价"功能需求在教师与学生存在差异外,6个Altmetrics评价需求对所有不同身份类别高校科学人员没有差异;7类Altmetrics评价需求对高校科研人员具有较高的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