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21世纪,我国公共数字文化在技术、资源、服务和人才队伍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成功实践,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推出国家公共文化云、启动数字文化馆建设项目、普遍建立专兼职人才队伍,为推动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十四五”期间,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以贯彻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为契机,对标对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在内容建设、基础设施、服务平台、数据体系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以公共文化云项目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高效、高质量发展——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标准规范,联合共建全民艺术普及数字资源库,提升文化数据服务平台能力,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打造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品牌。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2.
“十三五”时期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成就突出,呈现出八大亮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标准化促进均等化取得了突破;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跃上新台阶;社会化发展快速推进增强了发展动力;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有了重要突破;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走向普及深化;融合发展新实践带来发展新机遇、展现了服务新场景;公共文化示范区引领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时期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应围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这一核心任务,重点谋划、着力推进六项工作:全面落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制度,促进城乡一体发展;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社会化发展,实现动力变革;扩大覆盖面,提高实效性;持续创新和提升数字服务能力;以新发展理念推动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大致形成数字设施体系、数字资源体系、数字化服务平台三大建设路径,这三大路径在打破文化信息服务“鸿沟”,提高基层文化服务能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从新时代推动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高度审视,原有“公共数字文化”概念值得质疑,过往路径也已疲态尽显、效能递减,迫切需要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指引下,与时俱进加强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技术科学应用和综合集成,聚精会神深化内容创新和渠道载体创新,实现公共文化数字化发展水平大跨越。  相似文献   

4.
《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是党和国家落实“十四五”规划的顶层设计再深化。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公共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和公共文化管理的数字化,最终是要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便利化、公共文化管理的标准化、公共文化权益的均等化。图书馆的现代化始终与信息化、数字化息息相关,从图书馆自动化到电子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再到目前的智慧化发展新阶段,图书馆一直是公共文化数字化转型的排头兵。未来,馆舍(建筑)、服务、业务和管理“四位一体”的智慧图书馆系统将是我国图书馆贯彻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必要路径。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公共文化数字化是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关键议题。[方法/过程]文章系统梳理了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对公共文化数字化提出的指引和任务,并进一步关注到当前公共文化数字化的建设逻辑,指出当前由“吃螃蟹”机构和“履薄冰”机构所构成的公共文化数字化生态存在一定的异化现象。[结果/结论]作者认为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谋定为公共文化数字化的生态转型和调整提供了契机,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将“负责任创新”引入这一议题,或有望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图书馆业务工作中,数字化服务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山东公共文化云整合了各级各类文化服务机构包括数字化的内容资源、场馆与机构资源、服务与活动资源,为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7.
用户是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的使用者,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优化服务供给,有助于促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发展。本研究以江苏省12个乡镇公共文化服务点作为调研对象收集语料数据,利用扎根理论对28份语料数据进行梳理与凝练,构建出基于用户需求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优化框架。结果表明,乡村用户从个人使用需求出发,延伸出对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的系统、内容、专业人员三大需求,个人使用需求与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存在互促作用。基于调研结果,本文从个人使用需求、系统需求、内容需求、专业人员需求四个方面提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的优化建议,以期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发展与优化提供一定参考。图1。表3。参考文献28。  相似文献   

8.
于2000年伴随“数字福建”建设起步的福建省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在新技术驱动、社会需求拉动、国家政策推动下走出了一条“集中”与“联合”相融合之路,并在基础设施平台统一建设、资源协同平台统一支撑、标准规范统一选择应用以及智能化服务开展、大数据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与创新实践,形成了前期认识与经验。未来该工程将围绕国家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融合创新发展要求,夯实现有基础,完善协作功能与机制,健全适用技术应用,提高工程集约化程度,实现与国家平台的有效对接,促进福建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参考文献7。  相似文献   

9.
城乡公共文化空间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遍布城乡各处的各类型公共文化空间,是推动县域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文章通过分析鹤庆县城乡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整体发展情况,结合城区旦墨书院与银河乡村文化空间的实践案例,剖析了公共文化空间的委托代理建设运营机制与新乡贤参与建设治理机制。文章指出,县域视角下城乡公共文化空间建设重在通过“盘活存量资源,优化增量供给”的方式进行“空间整合”,具体建设路径为优化空间布局、完善空间管理运营模式、丰富空间功能内容、提升空间服务效能以及构建互联互动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改变了公共文化服务基础环境,数字化通过增加新生产要素、促成技术与文化的高适配,扩张传播边界、促进规模经济和长尾经济,数字技术深度介入、缓解“成本病”问题,促进用户内容生产、重塑商业价值等路径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赋能。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建设是在数字技术支撑下,实现新的价值创造,利用数字优势为公众提供具有良好获得感和体验感的新型服务。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需要用系统化的战略眼光进行统筹规划,建构良好的公共文化服务数字生态系统,使各类要素、各级各类主体之间形成协同共建、共创、共生、共享的开放型价值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