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针对当前数字出版与数字图书馆在版权保护、使用范围、利益分成等方面存在的"冲突"而展开,通过寻找数字出版与数字图书馆合理对接的契合点,指出数字出版与数字图书馆在需求互动的链条上是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解决了政策和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利用数字文档就可以将二者有效地链接起来。对此,笔者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在政策和制度层面要合理解决数字版权保护的立法问题、数字文献资源的网络传播保护问题、数字化出版物的市场规范问题。在技术方法层面需要解决数字文档格式的统一问题、从排版文件到阅读文档的贯通问题、数字版权技术应用及推广问题等。  相似文献   

2.
古籍出版肩负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当前古籍数字化成果初具规模,日益成熟的数字人文研究范式为古籍内容价值的再发现、再利用打开了新的视角和思路。文章通过阐述数字人文为古籍出版内容增值所带来的新机遇,指出古籍出版可以进一步通过统一的内容获取机制、集成化的内容管理模式以及多元化的内容利用方式来增进古籍数字内容的价值实现,古籍内容数据要素潜力的挖掘与发现将有助于推动古籍出版实现高质量的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3.
古籍出版是对历史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数字传播日趋成熟的今天,古籍数字化出版已成为必然趋势.但在古籍数字出版领域中,存在图书出版社、数字技术提供商和图书馆(或学校、研究团体)三方主体,他们在古籍数字化出版中各拥资源、各具优势,却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最终这三方将成为古籍数字化出版的联合主体,形成以数字出版转型后的图书出版社为主导的全方位互动合作.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文档数字化方式主要采用的是扫描仪录入,该方式处理量小,文档扫描过程复杂,效率相当低,一旦遇到海量文档处理就明显力不从心。因此,如何高效率、低成本的进行文档数字化处理是目前文档管理单位所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采用非测量数码相机的检校理论、镜头畸变差参数的改正方法、图像拼接技术等,研究对图像进行纠正和拼接,由计算机根据纸张曲度对其进行自动校正,使图像与文档原件达到最大程度的匹配。  相似文献   

5.
关于古籍文献数字化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古籍文献数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整体考虑各个细节。本文从古籍文献的类型入手 ,分析了数字化古籍文献的优先选择问题 ,试图解决信息组织问题、产品形式问题和性能评价问题 ,并提出了建立具有高扩展性的“数字古籍文献系统” ,以实现古籍文献数字化的工业化流程  相似文献   

6.
浅析网络出版涉及的版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出版的流程可以简约为三个环节:获取素材、制作与发布数字化内容、有偿提供复制件(出版物)。这三个环节均不同程度地涉及版权问题。一、获取素材涉及的版权问题获取素材是网络出版的核心。获取素材的方式多种多样,通行的主要有以下四种:其一,将传统作品数字化。以传统方式出版的书籍,可以通过扫描或重新录入,由计算机处理为数字化文档。这种对传统作品的数字化不产生新作品,是对原作的一种复制行为。如果这种行为不经版权人许可,将数字化作品制成网络出版物在网上发布就侵犯了版权人的权利。其二,直接使用数字化文档。目前,国内出版社的…  相似文献   

7.
毛建军 《图书馆论坛》2012,32(2):155-158
古籍数字出版权利制度的构建是古籍数字出版著作权保护的保障。为此,我们应在保护和传播传统文化的前提下,明确古籍数字出版的立法宗旨,完善古籍数字出版权利主体制度,充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以有效保障古籍数字出版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在广泛调查我国古籍数字出版概况的基础上,思考古籍数字出版中存在的著作权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针对古籍数字化工作中大量繁难汉字录入和显示困难的问题,从计算机汉字输入与显示的基本原理入手,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案.较好地解决了古籍繁难文字处理的难题。对提高古籍数字化工作效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古籍数字化工作逐渐向“数据化”“智慧化”方向转变,智能化技术的实践应用加快推动了古籍数字出版的转型升级。本文从智慧数据视角出发,在梳理分析我国古籍数字出版实践现状和发展瓶颈的基础上聚焦于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服务创新和技术创新四个层面,提出古籍数字出版的创新发展路径模型。古籍数字出版与传播利用的创新发展应以内容创新为基础、形式创新为关键、服务创新为目标、技术创新为支撑,促进古籍数字出版事业高质量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龙玉明 《编辑学刊》2012,(4):99-101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古籍资源不断丰富,为使用新技术、新方法编纂出版类书奠定了基础.本文从类书的概念出发,分析了类书的编纂出版方法,以及数字化编纂出版类书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古籍数字化的概念与内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古籍数字化概念与内涵的界定是古籍数字化研究和开发的核心问题。针对目前古籍数字化概念模糊的现实,作者对古籍数字化的概念重新界定如下:古籍数字化就是从利用和保护古籍的目的出发,采用计算机技术,将常见的语言文字或图形符号转化为能被计算机识别的数字符号,从而制成古籍文献书目数据库和古籍全文数据库,用以揭示古籍文献信息资源的一项系统工作。同时对古籍数字化的性质、要素、目的和原则等内涵做了阐释。并在古籍数字化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数字化古籍的概念,论述了数字化古籍的基本类型与特征。  相似文献   

12.
云出版是数字出版技术的新发展,已在教育、大众、科技出版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对比古籍出版与同行的差距,更凸显古籍出版应用云出版推进数字化进程的必要性。云时代古籍出版应以内容生产为核心、数据挖掘为支撑、多元出版为渠道、产业联盟为基础,走产品媒体化、经营市场化、发展集团化之路。  相似文献   

13.
刘洋  董与思 《中国出版》2023,(12):35-39
古籍数字化是加强古籍保护、加快数字资源出版、推进古籍专业数据库开发与利用的重要基础和手段。我国作为古籍大国,对古籍数字化工作始终给予高度重视,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从用户视角出发,全面审视当前我国古籍数字化工作现状,探讨如何进一步建立健全古籍数字化工作体制机制与技术标准,在广度与深度两个层面加快推进我国古籍数字化事业发展,成为当前值得深入思考与探索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要解决古籍藏与用的问题,古籍数字化是必经之路,古籍数字化程度依赖于技术的强弱。本文使用IPTECH专利分析平台,导出我国古籍数字化技术专利文献,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和内容分析,找出图书馆开展古籍数字化工作可以参考和引用的专利技术,以期对同行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5.
戴丽琴 《图书馆》2011,(6):104-106
古籍目次检索的数字化是21世纪数字古籍检索的新方式。它至今未引起学者和数字古籍建设者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当前数字古籍目次检索,还远远不能满足读者需求。其原因主要是建设者目次检索意识淡薄、落后。未来的数字古籍目次检索的建设,要两手抓,一方面分析论述目次的信息价值和古籍目次检索数字化的功效以加强和提高数字古籍建设者的目次检索意识,一方面充分利用现有技术条件推广和建设目次数字检索。古籍目次检索的数字化是当前古籍数字化的重要内容,对于数字目录学的理论与实践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多元主体竞争的古籍数字化市场中,出版社作为后发者处于不利境地.资金、技术等要素不占优势的出版社再造旧有商业模式或构建新的商业模式是破局的关键.借鉴商业模式画布理论,可将出版社古籍数字出版商业模式按用户细分、用户关系、渠道通路、价值主张、关键业务、重要合作、核心资源、成本结构、收入来源等9个要素进行分析和评估.研究发现,出版社古籍数字出版商业模式构建应该从3个层面着手:古籍数字出版用户评估、依据"双效"原则确立价值主张、完善古籍数字出版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7.
何碧霞 《今传媒》2013,(6):105-106
本文介绍了数字出版的含义,对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从内容和技术方面进行比较分析,阐述科技期刊数字化发展方向,科技期刊业数字化发展的核心是期刊的内容,发展的关键是技术,发展的基础是经营模式。指出:数字出版和传统出版两者不是彼此取代的对立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促进关系。  相似文献   

18.
数字化背景下中国古籍出版模式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化背景下,古籍出版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土壤、文化环境和传播手段发生了重大变化.为适应这种变化,传统古籍出版模式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和调整.本文从古籍出版主体的合作与融合、古籍出版流程再造、古籍产品功能的重新定位等三方面探讨了数字化背景下中国古籍出版模式重构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出版策略问题是古籍电子文献出版理论研究和实践层面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从古籍电子文献出版的成功案例总结出我国古籍电子文献出版应坚持市场化和公益化运作互为补充、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彼此促进、从古籍保护到智能化分析延伸的基本策略。这些策略对引导我国古籍电子文献出版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概述了色彩管理的基本原理,从古籍数字化的发展历程出发,分析了古籍数字化领域中的色彩管理问题.结合中华珍贵古籍数字资源库建设和《古籍数字化工作手册》(试用本),从设备与环境、设备校正和图像校色3个方面着重分析了色彩管理技术在古籍数字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