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图书馆专业人才的选拔与定位初探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张雅芳  沈飒 《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26(3):12-14,20
国家图书馆应注重选用信息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 ,其知识结构应具有整体性、层次性、比例性和动态性特征。选用人才的基本原则是德才兼备和适当储备。国家图书馆培养和选备人才的群体结构 ,应符合科学互补结构、年龄搭配结构、智力层次结构和思维契合结构的要求。参考文献 5。  相似文献   

2.
档案管理人才科学定位的基础是正确地分析群体结构,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合理地使用与组织人才.……  相似文献   

3.
所谓“人才群体”,是指人才与人才之间的组合。新闻人才的群体效应,就是新闻单位为了发挥新闻媒介的特定功能,按照效能、系统、互补、协调、更新等原则,建立合理的人才群体结构,最大限度地调动新闻记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出作品,出人才。同类相聚是事物存在运动的一种现象。考察一些人才聚集的新闻机构,我们常常会发现这种现象:新闻人才群体中,都有一个或几个核心人物,他们才能出众,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形成了人才群体的中心。抗战时期的《大公报》最典型。报社经理兼副总编辑  相似文献   

4.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学科专业发展的定位指针,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提。在新世纪,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对档案学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全面、准确地把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及其规格要求,本文在一定理论高度上,从培养目标定位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其应处理好的关系上探讨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一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专业定位不准确、师资结构不合理、实践教学不完善三个方面;二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针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提高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彭青梅 《档案时空》2006,(10):26-27
一、档案信息化与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 档案信息化建设最关键的是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随着大量高新技术在档案部门的广泛应用,必须建立一支分工合理、结构科学、素质过硬、保障有力的档案管理队伍。省级以上档案部门规模大,专业分工细,研究能力强,编制人员多,档案队伍的建设应朝着研究型专业人才与应用型操作人才、技术型支持人才的综合队伍方向发展。地(市)级以下档案部门规模小,编制少,  相似文献   

7.
知识管理学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交叉学科结构理论,提出知识管理学这一新兴学科,并将它定位为众多学科相互交叉而发展起来的多边缘综合性科学。指出作为一门新科学,我们必须注意它的学科范式、学科定位、研究内容和学科体系等基本问题。从科学学角度,提出技术与人文相互交融的范式;对知识管理学的学科体系和学科内容进行分析,从而为知识管理学的稳步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导向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性质与定位,在建立科学、合理的文献资源体系实践中应遵循5个导向,即实际应用性导向、结构多元型导向、专业特色化导向、合作互补型导向、前沿实效性导向。  相似文献   

9.
科学文献关键词链的概念──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科学文献关键词链也象引证链一样,能将众多离散的科学文献、科学著者等有机地“链接”成一个有机的群体,分析这些群体,对研究文献规律、著者规律、甚至学科规律都是至关重要的。对科学文献关键词链的结构关系进行定量研究,将可能会开拓出一种类似于引证分析方法的方法。本文试就科学文献关键词链的概念、引文献群、引著者群及群中著者的权数、统计分析的应用前景等几个问题进行初步论述。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档案信息化人才需求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人才是档案信息化建设最宝贵的资源。开展档案信息化人才需求分析,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本文以江苏省为例,对档案信息化建设所需专业人才的数量与结构作一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1.
浅谈图书馆人才群体结构的优化组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问题的提出眼下,我国图书馆设立的人才,结构是较为合理的,从工作效能上看也是较高的,但是,我们不能不清醒的认识到由于传统的工作模式和旧的人事管理体制的束缚,在人才群体结构上还不尽合理,人才的使用缺乏活力;在人才群体现结构各要素之间的结合上缺乏科学性,还没有看到人才群体的组合与心理、社会、知识、能力的相关性,致使人才效益与整体工作效能不高。综合起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群体智能结构不合理,比例失调,没有按能级组合成高、中、初三级形态结构。比如:有的图书馆在使用人才上,不是大材小用,就是小材大用…  相似文献   

12.
范宇 《河南图书馆学刊》2021,41(2):68-70,73
高校教育系统是培养专业化人才的高等教育机构,高校学生是社会知识群体的主要构成单元,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科技研发、产业创新的重要人才基础。在信息化全面推进的背景下,具备高信息素养的人才可以更快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兼具实践操作能力与信息素养的专业人才,也成为高校现代教育的重要改革方向。基于此,文章从提升高校学生群体信息素养的重要意义出发,对优化高校信息素养培育机制的有效对策进行了系统探析,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综合性科技期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和平 《编辑学报》1993,5(3):125-131
在当前科学发展出现了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的两种趋势下,我国科技期刊也明显地分化为专业性和综合性的科技期刊。后者在近年来有所发展,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特点是学科上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科学与经济建设的结合、和宏观战略研究与微观技术研究的结合。本文从宗旨、信息和系统结构三方面的控制法探讨了综合性科技期刊学科和内容的宏观控制;从群体结构和个体智能结构方面对综合性科技期刊的编辑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4.
王天铮 《当代传播》2011,(4):119-120
针对文化产业园区在园区定位、产业集聚、主业发展、投融资和人才等方面的问题,园区应进行文化定位和产业定位、优化园区企业类型和结构、科学规划园区各项运营业务、构建投融资平台、完善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5.
简论图书情报学刊的科学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情报学刊是社科学术期刊丛林中的重要家族成员,对其的科学定位,是从学术期刊之林中脱颖而出的重要战略理念。笔者认为,图书情报学刊应定位于学术价值、学科精品,定位于特色发展、学科优势,定位于学术创新、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情报学作为计算性较强的人文社科学科,具备数据科学的特点,大数据相关技术能为情报学提供有效手段,因此,设立情报学取向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培养具有大数据思维和扎实的情报学专业基础、掌握大数据处理技术及分析理论、并能将其应用于情报学理论与实践的复合型人才,能够促进情报学学科发展。[方法/过程]对国内外大数据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模式进行调研,总结学科教育发展特色,结合国内的教学资源情况,设计情报学取向的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结果/结论]情报学与大数据既有联系又有不同,情报学为大数据提供了基础研究方法,促进了多源数据融合,拓宽了大数据的应用领域;大数据为情报学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丰富了研究方法,提升了研究效率、扩大了研究范围。情报学取向的大数据与数据科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既有其必要性,又有其不可替代性。学科体系需进一步改革创新,设立更多紧密结合大数据与情报学专业的新兴课程,如文献大数据分析、用户大数据研究等,系统地培养学生将情报学领域知识与计算机技术和大数据技术融合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电子信息网络环境和市场经济环境下 ,信息管理学的学科定位应是横向的普适工具、方法学科 ;应培养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经济与管理知识为背景、广博科学文化与语言工具基础、宽厚横向信息管理知识为核心、专门领域信息管理为发展方向的人才 ,办出专业特色。参考文献 5。  相似文献   

18.
编辑人才是现代新闻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从新闻出版业的可持续发展,还是从促进人才全面发展的角度看,注重编辑人才的继续教育,不断提高编辑人才的素质,无疑是现代新闻出版业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系统工程。一、实施人才继续教育的现实意义继续教育对各类专业人才成长发展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具体地讲,实施人才继续教育的现实意义表现在:继续教育是促进编辑人才获得成功的基本条件。国内外很多学者通过研究证实,一个人如果在学生时代有接受严格教育的机会,毕业后又有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加上良好的健康状况,那么他的创…  相似文献   

19.
编辑人才的考核与评估(以下简称考评),是编辑人才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考评,可以全面深入地了解到编辑人才所作的贡献及其成长情况,奖励先进,鞭策后进,带动“中间”,充分调动每个编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重组最佳的编辑人才群体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群体的整体功能,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养编辑人才。  相似文献   

20.
主持人包装中形象定位是首要的,这是包装的基点。如果这个基点找不准不加思考地盲目定位的话,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可能还会弄巧成拙,事与愿违。所以,主持人包装首先应结合受众市场的需求、频道和栏目的定位、主持人本身的条件进行恰当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