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复(1854-1921年)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汉族,福建侯官人.1972年以优等成绩毕业于马尾船政后学堂轮船驾驶专业.1877年到1879年,被公派到英国留学,期间对英国的社会政治发生兴趣,涉猎了大量政治理论学著作.回国后,发表了许多译著和政论文章,成为晚清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 严复忧国忧民,具有强烈的反侵略爱国思想.1894年8月中日战争爆发,他密切关注战事进程.  相似文献   

2.
<正>严复(1853—1921),字几道,福建人,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系统介绍资本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严复十四岁考入海军学堂,毕业后担任海军军官,并被派往英国留学。在英国,严复广泛学习西方文化,考察西方政治、经济、教育制度等内容,并通过  相似文献   

3.
顾育红 《兰台世界》2012,(19):75-76
严复,生于1851年,福建人,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翻译家、文学家。曾翻译《天演论》等名著,将西方先进思想理念传播到中国,极大程度上开阔了当时国人的视野。严复中西文化观的产生与其早年赴英国留学的经历是密不可分的。同时,其中西文化观的产生也有着极其复杂的历史、社会背景。本文将从严复中西文化观产生的背景与嬗变两个方面对严复中西文化观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4.
一 在中国现代新闻思想史上,从张季鸾到储安平,有一条脉络明晰的思想线索,即他们身上的自由主义思想,也有学者称之为"报刊自由主义".自然,报刊自由主义思潮并不是自他们而始.张育仁先生就确认严复才是"中国自由主义运动的思想鼻祖",而胡伟希在他的<十字街头与塔>一书中,也认为"中国近代自由主义运动的真正开创者则是严复".[1]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张、储二人在报刊自由主义思潮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而不可或缺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正>对于严复本人的概况,大部分民众并不陌生。严复早期接受了新式教育,曾经到英国留学,对于西方的先进制度和技术深有感触,回国后他积极参与洋务运动,希望通过洋务运动来解决当时中国落后的问题。中国的有志之士当时已经开始反省社会并四处探求救国救民之路,严复的救国愿望也是当时大部分思想较为先进人群的共同想法。甲  相似文献   

6.
虽然我国的版权保护可追溯到宋代 ,但保护的对象主要是刻板者(出版者) ,对著作者的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则不甚关心 ,作者也未能积极主动地争取本该享有的这份权益 ,这种现状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近代中国第一个为自己的著作权奔走呼吁并实见成效的人物是我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和翻译家严复。作为翻译者 ,严复在1903年与商务印书馆订立的《社会通诠》出版合同 ,是我国版权史上第一部成文的出版合同 ,同时也是一部极具现代意义的版税合同。一、合同签订的背景1.著作者严复的努力。严复早年留学英国期间 ,就醉心于西方先进的学术文化 ,深…  相似文献   

7.
赵明 《兰台世界》2015,(7):159-160
《天演论》是晚清翻译大家严复的译著。严复通过阐述"物竞天择"进化理论,警醒国人奋起,为新中国革命注入一剂强心针。《天演论》中"汉以前字法句法"的运用使译笔有先秦诸子散文的雅韵,译著深受旧派士大夫推崇。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是从俄国十月革命后开始的。李大钊作为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第一个举起了马克思主义大旗。李大钊,字守常,1889年生于河北乐亭。1913年,李大钊于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毕业后赴日本留学,  相似文献   

9.
张世轶 《兰台世界》2012,(16):60-61
《国闻报》诞生于天津,以启发民智、宣扬变法为己任,是19世纪末中国北方宣传维新思想的重要报纸,被誉为国家"危急存亡"关头,由"维新志士点亮的一盏光芒四射的明灯"。1897年,《国闻报》连续发表了由中国近代思想家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引发重大的社会舆论思潮。由此,严复成为了《国闻报》的灵魂。王修植倡议并创  相似文献   

10.
严复(1853--1921),字又陵,又字几道,福建侯官(福州市)人。近代中国影响较大的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学习和传播西方资本主义新化的总代表。毛泽东同志曾指出:“自从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对严复评价之高由此可见一斑。严复一生致力于介绍、  相似文献   

11.
任鸿隽(1886—1961),字叔永,重庆垫江人。早年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民国成立后曾在孙中山总统府秘书处工作,袁世凯掌权后,任鸿隽不愿在官场逗留,遂于1912年底,以民国"稽勋生"身份同吴玉章等人赴美留学。留美期间,1915年与同学创办《科学》杂志,并于同年成立民间学术团体——中国科学社。1918年,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获理化硕士学位,同年10月回国。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东南大学副校长,四  相似文献   

12.
出版家张元济与翻译家严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近代文化出版史上,有两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们是出版家张元济和翻译家严复。张元济矢志从事出版事业的精神,严复致力于译书以警世的抱负,以及他们之间的友谊合作,至今对我们仍有启迪和教益。严复(1854—1921)是清末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和著名翻译家。他青年时期留学英国,广泛涉猎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理论著作,倾心于亚当·斯密、孟德斯鸠、卢梭、达尔文、赫胥黎、斯宾塞、穆勒等人的学说。而在这些思想家的学说中,达尔文的进化论,后来决定了严复对历史的最高贡献。严复于1879年学成归国。他在中日甲午战争失败的奇耻大辱刺激下和维新变法的近代烟云中,毅然离开他服务多年的海军界,专门从事翻译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严复与《天演论》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进西学唤醒国人 1.传播西学第一人.严复(1853年12月10日~1921年10月27日),乳名体乾,初名传初,改名宗光,字又陵,后名复,字几道,晚号愈壄老人,福建侯官(后并入閩县,称为闽侯,今福州市)人.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  相似文献   

14.
詹天佑(1861—1919)号眷诚,字达朝,是我国著名的铁路工程师。他原籍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今南海市)。1872年,詹天佑赴香港考取“幼童出洋”赴美留学。到美国后,他先后在威士黑文小学、纽黑文希尔豪  相似文献   

15.
密苏里新闻学院是世界上最早的新闻学院,是世界上第一个授予新闻学学士(1913年)、第一个硕士(1921年)、第一个博士(1934年)的新闻学院,被誉为"新闻学圣殿"。密苏里新闻学院也是迄今与中国交流最为密切的新闻学院。在1908年9月密苏里新闻学院开学之际,黄宪昭进入该院学习新闻学,是第一位留学密苏里新闻学院的中国人。1912年,黄宪昭顺利毕业,成为第一位在密苏里新闻学院而获得新闻学位的中国人,密苏里新闻学院也宣称:他是"第一位国际留学毕业生"①。在他开启了中国人留学密苏里新闻学院之门后,至新中国成立先后有62人前往密苏里新闻学院学习  相似文献   

16.
何明星 《传媒》2011,(6):66-69
2009年赴瑞典留学的中国大学生何抒扬,结识了来自埃及的同班同学艾哈曼德(Ahmed Taha Mahmoud),两个"80后"无意中完成了一份传播学方面的调研:当代埃及青年如何认识中国?中国在当代埃及青年人的脑海中是个什么形象?  相似文献   

17.
田晶 《兰台世界》2013,(16):130-131
<正>蒋梦麟(1886—1964),浙江省余姚县人,原名梦熊,别号孟邻,字兆贤,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光绪十二年出生,12岁进入绍兴中西学堂;后参加浙江省科举考试,中秀才;1904年入南洋公学,做赴美留学准备;1908年加州大学读书半年后转社会教育学院,毕业于1912年;后入哥伦比亚大学  相似文献   

18.
正胡霖,字政之,1889年出生,解放前是我国著名的老报人和新闻机构的组织者。《大公报》自1902年6月17日在天津创刊,到1949年上海解放后发表《新生宣言》,共有47年的历史。胡政之曾两度担任该报经理或总经理兼总编辑或副总编辑,历时共27年。采访国际新闻的先驱清朝末年有一个到国外留学的热潮,去日本留学的人最多。1906年胡政之只有17岁就自费到  相似文献   

19.
列强的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旧的社会结构慢慢发生变化,逐渐趋向近代化.此时,清政府内部分为两派:"守旧派"与"洋务派".经过与守旧派斗争后,洋务派在1872年派遣了留学生赴美留学,这成了"中国较有规模的官费留学运动的开端"[1]1",这些留美生打破了传统的知识结构,融合了西方文化儿素,形成了"亦中亦西、亦‘土’亦‘洋"’的特征[2]3.此后,留学教育不断地发展,留学生队伍也不断地壮大,到了民斟末年,留学生群体已经成熟.通观近代史,我们可知留学始终与中国社会的变化相关联,每一次留学都是巾国社会自我适应时代的过程.因此,不同政治背景下产生的留学生不同,留学生在不同的留学阶段也有着不同的政治诉求,而当时的政治背景与政治诉求莫过于这两方面:"改革"与"革命".基于此,笔者拟在"改革"与"革命"的话语下对近代留学生群体的演进作一番梳理.  相似文献   

20.
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出生于上海。原名洪骍,字适之。一九零六年入上海中国公学。一九一零年赴美国留学,先后入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哲学,接受了杜威的实验主义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