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平台在网络空间治理中的重要角色愈加凸显,其基于技术优势和法律赋权形成的网络信息内容规制私权力,行使了原本由国家行使的权力。本文着眼于网络平台信息内容治理实践,探讨国家公权力与平台私权力、平台私权力与用户权利之间的关系,试图厘清平台信息内容规制的权责边界,寻求网络私人规制与公共治理中的权利保障与治理效率之间的平衡。提出为了实现网络良法善治,应当清晰界定平台的信息内容管理义务,防止平台履行义务中的任意加码或减量,限制平台私权力任性;实现平台内容审核处理的透明、可责和正当程序,规范平台的信息内容处置行为,推进网络信息内容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实现中国特色网络治理模式下的“个人-平台-政府”三元规制结构的均衡协调。  相似文献   

2.
元宇宙在促进图书馆沉浸式阅读体验的同时,也会引发图书馆对权利主体认定和权利归属困难、例外权利空间相对缩小、侵权责任风险增大等著作权问题。为此,除了进一步完善著作权立法和司法活动之外,图书馆应针对元宇宙环境中阅读推广利用著作权的特点,建立健全著作权保护体系,积极在阅读推广实践中开展著作权管理。  相似文献   

3.
在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制度随着大众传播的发展,呈现出主体产生大众化、权利归属复杂化、作品信息数字化、权利内容技术化和侵犯形式多样化等特点。应对以上新特点,侵犯著作权罪的犯罪对象应扩大到网络作品;客观行为中复制发行行为应注意新的形式;主体上还应当追究网络服务商的责任,但也要区别对待;主观上的营利应当区分直接营利方式和间接营利方式。  相似文献   

4.
公共文化服务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既具有公共服务的一般属性,又因文化自身的特殊性而与一般性公共服务相区别。政府在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很长一段时间内主要是从政府责任、保障基本以及管理文化等方面寻求突破,以期改善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但结果并不理想。随着国家治理以及公共文化治理话语的不断兴起,公共文化服务的治理转向便成为化解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低下等顽疾的新思路。从服务到治理,公共文化服务的理念、主体、机制和内容都将产生重要的变化,更加关注公民公共文化生活的实质改善。作为一种发展中的命题,公共文化治理本身的合理性同样值得探讨与反思,仍然需要学界给予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数字时代著作权公共领域的知识共享面临许多困难与挑战,目前我国是否存在著作权过度保护问题存在争议知识共享协议的本土化未达到预期效果,开放许可制度成为著作权公共领域知识共享的科学选择.在民法典时代,著作权开放许可应尊重知识产权立法内部统一性的要求,将知识共享协议纳入我国著作权开放许可的规制范围,确立权利管理信息制度,与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相互配合,明确开放许可协议的侵权责任分配,并加快建设版权信用体系以完善著作权开放许可的相关配套机制.  相似文献   

6.
档案治理主体多元化是档案治理区别于传统档案管理的重要特征.政事型、服务型、知识型、参与型主体对应的依法治理、元治理、协同治理等治理方式蕴含着档案治理的本质思维,主体间的确权、放权、分权与赋权揭示了档案治理的内在逻辑,完善档案权利制度、培育档案治理伦理、提升档案治理能力是实现档案治理效能增量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7.
网络出版扩大了出版的范围和出版者主体的类型,然而从目前网络出版模式分析,我国出版领域的法律制度在确认网络出版所涉及的著作权权利类型问题中存在概念上的混淆,而在传播模式下网络出版者不仅要承担传统出版者所要承担的出版者责任还要承担网络服务提供者和网络内容提供者责任,这无疑使网络出版者责任趋于复杂。  相似文献   

8.
王锰  陈雅  郑建明 《图书馆》2018,(5):37-43
文章从数字文化、公共服务、治理、文化服务治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治理方面剖析基本概念,从理论渊源、核心思想、适用性方面探析信息资源管理理论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治理的借鉴作用。文章认为以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为指导,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核心是信息主体,在服务中着眼于信息主体—信息—信息环境三者之间协调,重点探析这三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形成的有机整体,可提升公共数字文化的服务效能。  相似文献   

9.
自媒体泛滥引起的法律责任,在民事、行政、刑事方面均有不同形式的表现。究其原因,主要源于法律制度体系建设滞后,相关平台忽视乃至放松审查、部分自媒体参与者自身法治素养缺位。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应当在尊重数字产业发展和技术趋势基础上,探求最优的解决方案。要加快立法修规,把自媒体治理纳入法治轨道;落实网络平台的审查责任,加强行业自律;强化主体意识,提升全体参与者的法治观念。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多个方面比较了档案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合理使用传统著作权和数字著作权的规则,认为档案馆等公共文化机构行使合理使用数字著作权的权利面对着更大的潜在法律责任。为此,应采取各种措施开展科学的著作权管理活动,以规避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时代,要强化网络治理,必须构建科学、严谨的网络治理模式,为此,必须明晰网络治理主体及各自责任,采取政府主导下的多主体协同治理模式;必须建立、健全网络治理体系,包括网络治理的法律体系、制度体系、技术体系和管理运作机制.当下,关于网络治理的研究日渐增多,但是关于网络治理模式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拟从网络治理主体与责任、网络治理体系层面探究网络治理模式构建.  相似文献   

12.
网络圈群众筹电子图书是在互联网社交化背景下出现的一种电子图书传播现象.因网络圈群本身形成和运作的特点,使得所涉电子图书著作权保护特点迥异于传统电子图书著作权保护.为有效解决网络圈群众筹电子图书带来的著作权保护问题,应从电子图书资源有效供给,社会公众的著作权保护意识,圈群组织者和参与者的行为边界与责任追究,集体管理组织和专业监测机构的作用发挥等几方面进行探求,助益数字图书出版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前,虽然我国政府在保障公民阅读权利方面的工作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实际操作层面仍然存在一些偏差,主要表现在公共阅读资源配置不均、弱势群体阅读权利保障不利、阅读立法障碍重重等方面.政府是公民阅读权利制度保障的责任主体、资源保障的责任主体、监督管理的责任主体,因此,推动全民阅读,保障公民阅读权利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需要通过强化政府责任意识、强化职能部门统筹协调、强化政绩考核评价、强化社会共同参与等途径促进政府兑现责任.  相似文献   

14.
网络对媒介民意表达结构的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民意表达是媒介民意表达的崭新形式,具有直接、及时、平民气质、虚拟性和整合力强等特点,在表达的主体、形式、内容、功能等方面形成了对传统媒介民意表达结构的深层变革.这种变化及其所蕴含的话语权利结构的变革,对公共管理和学科研究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崔林  吴昊 《青年记者》2022,(3):70-72
以"五大主体"平等协同模式为核心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组成了当前我国网络社会治理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我国网络社会治理应在顶层设计层面创新治理的组织架构,加强制度协作,提升治理效能;在治理实践上聚焦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两大中心工作;在技术创新层面提升智能化实现能力,拓展数字化应用场景,不断向治理现代化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16.
沈凌  许娟娟 《传媒》2015,(4):64-66
网络时代的来临给传统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带来巨大的挑战,应对这种挑战需对网络著作权的合理使用进行研究,使相关权利主体的利益得以平衡,同时对完善我国网络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汪洋 《新闻世界》2014,(4):284-285
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时,媒体不仅要对政府和公众负责,更需要对自己负责,媒体对自己的约束,对自己的行为负有责任,这就是媒体的自律责任。媒体在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时,应从三个方面担负起自律的责任,即维护公众信任、保障媒体从业人员安全以及防止滥用报道权利。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中国图书馆学会《关于网络环境下著作权问题的声明》(审议稿)入手,从新的角度来分析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与著作权保护的互动关系,阐明图书馆界必须联合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成为保障公民公共借阅权利的维权代言人,成为实现著作权平衡的不可或缺的机构,为公众和图书馆赢得网络环境下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9.
袁雪渊 《东南传播》2016,(10):96-99
自媒体传播在解构传统媒体线性传播下的传受者关系和话语权体系的基础上,所建构的媒介传播空间呈现出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混淆、公共空间私人化与私人空间公共化、道德空间紊乱等新特点.借助自媒体平台,主体彰显了自己的价值和尊严,促进了道德自主性的发展,但在文化、网络技术和外部环境的多重影响下,主体也面临诸多伦理困境.从伦理层面规避自媒体传播乱象、规范主体行为,需处理好自律与他律、自由与责任、现实与虚拟三对关系.  相似文献   

20.
媒介化治理指在多元主体构成的治理网络中发挥媒介重要性的治理新形态,其中主流媒体在提升媒介化治理效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科学评价主流媒体参与治理的效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把握媒介化治理效能的概念内涵,又要根植媒体融合的具体实践语境。主流媒体参与治理的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可包含媒体融合层面的内源性指标和网络管理层面的外源性指标两方面,其中内源性指标包含技术支撑力、内容竞争力、公共服务力三个二级指标,外源性指标包含多元主体协同力、优势资源整合力、协商程序执行力、关系信任合作度四个二级指标。这一指标体系框架的初探,既考虑到治理效能在“能力”和“效用”上的基本内涵,也考虑到了媒介逻辑与治理逻辑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