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媒介转型背景下,新闻从业者的职业流动现象愈来愈明显。劳动报酬、传媒转型、员工满意度以及传媒产业聚集等因素对新闻从业者职业流动产生较大影响。传媒行业持续稳定的发展,需重视新闻人才流动问题,建立完善的人才流动机制,提升传媒从业者工作满意度,优化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促进新闻从业者合理有序地流动,满足媒体的人才需求。  相似文献   

2.
法律法规虽然是传媒和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行为底线,但并不是说,只要遵守法律法规就可以了.我国的新闻职业规范应该有两个层次,一个是公民层次,即传媒和新闻从业者要像普通公民一样遵守法律法规,明确新闻工作中哪些是一定不能做的;另一个是专业层次,即传媒和新闻从业者在能做的部分中,如何体现新闻的专业精神和社会责任.这个专业层次就是操作规范,是指传媒和新闻从业者在具体新闻业务中如何做对和做好.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我国目前的相关法律法规是种常德,而操作规范是种美德,是在追求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3.
女性在新闻职场作为一股正在崛起的力量不可小觑,但在行业当中女性的社会性别劣势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女性新闻从业者角色冲突,一是职业女性家庭角色和职业角色的外显性冲突,二是女性新闻从业者自我认识的内隐性冲突.媒体业界、理论研究界和女性新闻从业者都要积极思考在传媒和社会发展的同时,如何推动女性新闻从业者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人们了解新闻的途径更加便捷,视频直播正越来越多的运用到新闻传播中,这也对视频新闻出镜记者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从新闻视频直播中出镜记者的优势与挑战等方面探讨提高出镜记者职业素养的途径,为相关媒体从业者提供借鉴与思考.  相似文献   

5.
吕静 《传媒》2016,(24):86-88
新媒体的诞生对传统媒体行业和从业者造成了冲击,与此同时,也对新闻从业者个体和整个新闻行业本身的职业道德和操守形成了新的挑战.本文从新闻从业者个体和新闻行业两个层面以及传统新闻从业者和新媒体从业者两个角度,对新媒体形态下新闻从业者职业操守和行业自律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行业的自律与新闻从业者的职业操守具有重要意义.并提出将自媒体从业者纳入职业规范管理范围内,探讨并形成针对新媒体从业者的新的职业自律机制.  相似文献   

6.
周俊 《青年记者》2012,(7):35-38
职业意识 (一)新闻从业者的兼职或社会活动,是指新闻从业者在工作时间以外到其他单位或部门兼任某种职务或从事某些活动.这可能影响新闻从业者的职业形象、传媒的公信力、报道的真实、客观和公正. 西方传媒提出“实际的利益冲突”和“利益冲突的迹象”两个概念.  相似文献   

7.
丁兰兰 《青年记者》2017,(20):16-17
职业流动(Occupational mobility)最早起源于社会学中对社会流动性的关注,对职业流动问题关注比较多的是社会学和经济学领域.本文中所指的职业流动,是新闻从业者在不同的职业之间所进行的职位变换,从一种劳动角色向另一种劳动角色转换的过程,或者是在同一职业内所进行的角色转换. 近年来,中国传媒行业的市场化不断加速,新闻从业者的生存环境也随之发生改变.在中国媒介转型时期,传统媒体的竞争力下降,而新媒体发展蔚然成风.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传统媒体的从业者会面临着主动或者被动的职业流动问题.他们在职业流动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阻滞问题,即职业转型的障碍.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17,(5):2-8
社交媒体作为一种参与性媒介,是当今中国新闻从业者重要的信息搜集和意见表达平台。本文以当代中国职业记者为研究对象,以他们的微博使用为切入点,考察他们的社交媒体实践与职业角色认知。研究发现,中国新闻从业者最为看重的职业角色仍是中立式的信息传播者,但参与性的"监督与影响"角色的重要性有所提升。与此同时,在中国的微博场域中,社交媒体的使用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职业记者的角色认知,他们的媒介实践和角色认知都更多地受到组织宏观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女性在新闻职场作为一股正在崛起的力量不可小觑,但在行业当中女性的社会性别劣势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女性新闻从业者角色冲突,一是职业女性家庭角色和职业角色的外显性冲突,二是女性新闻从业者自我认识的内隐性冲突。媒体业界、理论研究界和女性新闻从业者都要积极思考在传媒和社会发展的同时,如何推动女性新闻从业者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青年记者》2006,(19):F0002-F0002
春华秋实,第七届记者节在我们匆忙的脚步中越来越近了。倡导传媒先进文化,为新闻从业者提供实用参考,关注传媒人的生存状态,是《青年记者》的一贯追求。在这个属于我们自己的节日到来之时,本刊联合业界媒体推出系列活动,以答谢长久以来支持、关爱我们的新闻同人。  相似文献   

11.
法律法规虽然是传媒和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行为底线,但并不是说,只要遵守法律法规就可以了。我国的新闻职业规范应该有两个层次,一个是公民层次,即传媒和新闻从业者要像普通公民一样遵守法律法规,明确新闻工作中哪些是一定不能做的,另一个是专业层次,  相似文献   

12.
韩剧《匹诺曹》用新闻业务中的实例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新闻学、传播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新闻真实性、媒体的公权力及社会责任、记者的专业主义与人文情怀等。剧中所倡导的传媒观念和媒介素养观值得媒体从业者深思与学习。  相似文献   

13.
<正>重要发现85后已成为中国一线新闻记者的主力军,新闻传媒相关专业科班出身的记者比例呈明显年轻化趋势。62.7%的媒体主编为男性,自媒体人中男性的比例也明显占优,超过6成。超过8成(80.6%)的职业记者月均收入在1万元以下,近6成(58.8%)的一线新闻记者表示"收入待遇"因素将会是其离开目前岗位的最主要原因,其次有43.6%  相似文献   

14.
新闻从业者是一个高压力的职业,特别是处于社会转型和媒介市场化进程中的中国新闻从业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本论文基于一项全国新闻从业者调查显示,新闻从业者的工作强度较大,而来自经济收入方面的压力最大,因子分析显示,新闻从业者压力分经济收入压力、单位政治压力、单位经营压力、个人归属压力和身份压力五个维度,不同性别、不同教育程度从业者压力无显著差异,不同媒体、不同身份从业者压力感差异较显著,而不同性质媒体、不同职务从业者压力感差异较小,50岁及50岁以上的从业者在各项压力上均最小,随着从业年限的增长,从业者感受到的来自经济收入和个人归属方面的压力均显著降低,论文指出,有序的竞争促进媒体的发展,而过度竞争造成的压力不利于新闻从业者的成长.  相似文献   

15.
姚静 《东南传播》2016,(7):143-145
环境新闻从业者是指从事环境新闻生产、传播的媒体人。本文通过对环境新闻研究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环境新闻从业者研究是目前环境新闻研究中的缺失领域。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结合当下环境新闻从业者的实际,对比其他行业记者群体的研究,笔者建议环境新闻从业者研究优先从以下议题展开:环境新闻从业者个体以及群体生存现状研究、代表性环境新闻从业者和环境新闻从业群体的研究以及不同媒体、不同媒介环境下环境新闻从业者内容生产影响研究。随着环境新闻的主流化及环境新闻从业者群的崛起,学界亟需给予环境新闻从业者研究更多的重视与关注。  相似文献   

16.
田华 《青年记者》2016,(20):13-14
伴随着我国社会法治进程的推进,调查性报道在新旧媒体的合力下呈现增长态势.然而,调查记者群体一直处于尴尬的地位,成为法治既保护又搁浅的对象. 调查记者的概念界定 调查记者作为记者的一类,以做深度报道、揭黑报道为职业特征.伴随着上世纪80年代调查性报道在国内媒体上的广泛呈现,调查记者开始涌现.关于调查记者这一群体的身份认定至今未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调查记者王克勤认为“真正的调查记者是新闻人加法律人”,这点明了调查记者的职业特殊性.  相似文献   

17.
谈到新闻伦理,人们常把针对媒体的规范与针对媒体从业者的规范放在一起说,例如:"要对新闻传媒业实施有效管理……要靠新闻传媒机构及其成员的自律,靠传媒业界对传媒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权利和社会使命、责任的正确认识,靠新闻传播工作者在这种正确认识的指导下,以职业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中国主流媒体新闻从业者的问卷调查试图回答业外资本进入传媒业的四个问题:业外资本是否通过经营因素影响新闻内容生产、是否影响媒体人事权、是否影响从业者的新闻职业操守意识、以及对从业者构成特点的影响。研究发现,业外资本的进入在总体上对媒体没有呈现大的影响,只在一些具体问题上资本特征有所表现。  相似文献   

19.
钱阳 《新闻世界》2014,(11):104-105
新闻传媒的不断发展以及网络等新兴媒体的涌现促使我国目前的新闻传媒业正处在高速发展的道路上,但是在今天的媒体生态环境中,与这一繁荣局面不相匹配的是目前新闻记者职业伦理的缺位与不完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笔者希望通过对民国时期记者职业伦理观生成与演变的代表性梳理和研究,来挖掘出散落在历史中的报人风骨,纵向展示民国记者职业伦理观的发展路径,以期对当前新闻界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0.
郑来 《新闻知识》2013,(7):36-37,27
在当下传媒行业中,调查记者作为记者中的劲旅,既面临着机遇,又遭遇着困惑,这种现状值得我们思考。本文通过分析传媒的现状和发展,发掘调查记者生存发展中的坚持与困境,从而为媒体发展和完善新闻体制探寻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