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纸网互动:提升传媒品牌影响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斌  程中华 《新闻前哨》2005,(10):83-84
纸网互动,是指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之间的互动,是跨媒体互动的一种形式。湖北日报报业集团是以纸质媒体为主体的传媒集团,新闻网站建成以后,在传统的传播方式的基础上,增添了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即网络传播方式。集团纸质媒体或享有多年积累而成的品牌优势,或享有极大的社会美誉度,或享有极强的市场认同度,优势不少,但纸媒受制于发行地域、时间和纸面容量,难以及时把信息传播出本地域,难以较大范围获得读者反馈和诉求,传播符号只限于图文;新闻网站虽说尚在襁褓之中,没有品牌优势,但正是在纸媒的局限处发挥作用,即利用网络的平台优势和海量储存,能把本地域的信息及时传播出界,能快速、大量地获得读者反馈和诉求,并且传播符号丰富多样。因此,这种互补性为纸网互动赢得了可能。  相似文献   

2.
基于全球信息时代的来临,对信息处理的需求有所提高。纸媒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来说,处于新时代媒体发展的条件下,需要进行转型,才能适应新媒体环境的进程。在全球化传媒产业时代下,如果纸质媒体一味的遵从传统的思想,将会被时代所抛弃。所以纸媒的发展需要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发展,进而与读者互动性融合发展。本文主要通过概述新媒体的发展对纸媒的影响,分析探究了纸媒与读者联系的搭建关系,阐述了新媒体下促进纸媒与读者互动的方式与方法,以期实现为纸媒的发展提供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媒介竞每下的视觉策略中国记者:网络终端、手机终端不断出现,竞争中,纸媒视觉上有什么优劣势?视觉改版采取的哪些措施是针对新兴媒体的挑战?墨白:相比之下,纸媒劣势是信息滞后.由于制作周期等因素,纸媒无法做到信息即时发布,但优点是容易保存,可以给读者提供真实的阅读体验.视觉表现手法上,新媒体和纸媒现在是互相借鉴.报纸的视觉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应对新媒体挑战:第一,部分设计偏网络化.  相似文献   

4.
期刊栏目策划的『互动』意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期刊栏目策划的“互动”可以理解为 :编者通过期刊栏目的内容影响读者 ,而读者也通过自己的反馈意见和积极参与对期刊栏目的内容取向产生影响 ,编者与读者互相促进 ,互相推动。这样 ,传统意义上的读者从被动的接受信息转变为主动的、有选择地获取信息 ,传播“内容主权”逐渐由编者的意愿而转变为与读者的需求相结合 ,最终导致编者根据读者的反馈意见 ,有选择地确定传播内容 ,以达到更佳的传播效果。1 期刊栏目策划为什么需要“互动”意识1 1 适应多种媒体竞争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新的传播方式不断涌现 ,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 ,以快速…  相似文献   

5.
新闻热线是媒体获取新闻线索的一个重要渠道。对纸媒而言,新闻热线在纸媒和读者之间搭建了一个互动交流的桥梁,拉近了纸媒与普通民众的距离,同时也为有困难急需帮助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决渠道。全媒体时代,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新闻热线更是纸媒沟通读者,实现党和政府主张与人民群众心声有效对接的最好平台。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以迅猛的姿态不断冲击着传统纸媒,并悄然改变了信息消费行为,纸媒的发展也必然会经历一场新的整合洗礼。尼泊尔大地震中,纸媒所表现出来的传播短板现象仍然存在,究竟如何与新媒体进行有效的互动是纸媒所面临的新一轮挑战。积极与新媒体融合,做深度、独家新闻才是纸媒未来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7.
3G手机的出现,既给纸媒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也为报纸提供了一个全时陪伴读者的媒介渠道.面对即将到来的3G时代,无论是纸媒还是其他媒体都必将使出浑身解术,利用手机这一平台"跑马圈地","黏"住用户.作为传统媒体的纸媒需要及时调整自己,与手机媒体互相取长补短,为受众制作高品质内容,并通过合适的渠道,以合适的载体呈现给读者.  相似文献   

8.
增强现实在纸媒出版中的应用与发展障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强现实技术能在真实世界中叠加虚拟数字信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报刊出版中引入增强现实技术,为互动印刷产品的设计开创了新的可能。它不仅能提升纸媒的信息呈现形式、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而且为纸媒的逆势发展带来商机;但是要获得市场成功,也面临一些需要克服的障碍。  相似文献   

9.
微博、微信大行其道的网络“微”时代,如何突破传统互动模式,让纸媒与读者找到更为畅通有效的互动路径,本文结合国内外媒体实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技术的日新月异与读者阅读需求的变化,催生了用户体验式服务。此服务有别于传统图书馆的平面纸媒传播方式,主要表现为阅读信息的即时推送、空间多元等。其实现方式是通过让读者参与体验式阅读,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让读者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从根本上挖掘阅读潜力。用户体验式服务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对大众阅读的多维服务、对个体阅读的定制服务,在根本上深化全民阅读。用户体验式阅读服务与传统纸媒服务体系并不抵牾,因为其本质就是传统纸媒信息表达的内涵深化与外延拓展。  相似文献   

11.
<正>工作者与读者的互动是人与人之间的必然联系互动,顾名思义,指的是两个物体间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从两个构成的字来说,从社会学角度归纳起来,"互动"就是指一种相互使彼此发生作用或变化的过程。而日常中的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等通过语言或其他手段传播信息而发生的相互依赖行为的过程。新闻,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经常使用的  相似文献   

12.
以互动活动重构纸媒的“入口价值”,就是要将活动作为报纸运营的“主战场”,反复、持续地与读者互动,建设起“读者—报纸活动—广告主”这一新的价值链条.惟有价值,方能生存.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传播形式日新月异的变化,传统的平面媒体,特别是纸媒,受到强烈的冲击。虽然没有出现一些专家预言那样的“拐点”,但读者群体的变化也引起了纸媒的关注。如何借助网络,发挥纸媒权威性强,新闻资源采集功力扎实的特点,结合网络互动和鲜活的优势,强化报网联动,最大限度地留住读者,成为许多报社探讨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最近几年,我国新媒体逐渐变成了人们进行互动交流以及获取信息的一个主要载体。传统纸媒因为信息相对滞后、信息传递具有单向性并且内容比较单调,逐渐处于被动地位。可是传统纸媒也拥有一定的优势,比如报道方式十分厚重深入、新闻采制人才济济等。所以,有效融合传统纸媒以及新媒体,做到扬长避短,与信息传播技术实际发展需求相一致,是传统纸媒突破被动局面的必然要求。本文主要对传统纸媒以及新媒体之间的有效融合进行分析探讨,提出相应的思考和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环境下,公众的信息交流载体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取代传统纸媒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渠道。客观而言,纸媒信息传播时效性较差,内容单一而且属于信息的单项传播,很难与受众形成即时互动,但是不可否认,纸媒也有其优势所在,如完备的人力资源队伍、深入的信息剖析报道以及在公众心目中的权威性等。在新形势下,纸媒与新媒体的融合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只有两者取长补短、融合发展,才能转变纸媒信息传播的被动方式,改变新媒体社会公信力不足等问题,实现新形势下媒体融合的崭新格局。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的社会中,手机、电脑的使用强烈冲击着人们的视觉、听觉,能够更好地满足信息传播的需求,进而影响纸媒行业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将以树立读者意识、加强与读者沟通、主动参与策划以及整合读者资源为切入点,深入探究纸媒编辑记者角色转换路径,旨在能够提高新闻的采编质量,引导纸媒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促进纸媒行业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新安晚报《生命周刊》自2004年创刊以来,通过多种渠道架设起与读者的“沟通桥梁”,从而提高影响力并扩大健康宣传效果。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办好一份健康周刊。首先,以新鲜及时的健康资讯信息抓住年轻读者的眼球;其次,邀请知名权威专家为我所用,提高健康周刊稿件的权威性;第三,通过加强与读者多方面的互动,让静态的纸媒宣传戍为读者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  相似文献   

18.
王峻  曹岩 《新闻前哨》2012,(10):44-45
纸媒如何运用微博效应。更好地为报纸读者服务,全方位调动读者的热情,并与之紧密互动呢?《楚天都市报》为伦敦奥运盛宴量身精心打磨的《微观奥运》板块,对此作出了有益而又可圈可点的探索。一、兼容微博。纸媒华丽转身简便、快捷、随性,是微博大行其道的主因。它自身的简便性,再加上手机、平板电脑等载体的移动与实时性,使得信息发布变得简单。其实还远不只此,有了微博,公众的参与热情空前膨胀,造就了信息传播的数量、速度和空间等,产生了由量变到质变的巨大飞跃。但微博的“短小精悍”,注定了受众只能“浅阅读”。要想深入、系统、全面地穷究事件始末,  相似文献   

19.
正不知不觉间,我们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已几乎改为电脑和手机,原来每天必看的那些报纸,现在在手中停留的时间越来越短。我们的读者,许多是有着多年互联网使用经历的,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他们的行为、喜好、习惯都已有了鲜明的互联网特征,但他们对报纸也有一份特殊的感情,这类在互联网和纸媒之间飘摇不定的读者,笔者认为,可以看成是"两栖"读者。传统的纸媒怎么样争取互联网原住民?怎么样守住"两栖"读者?如何进一  相似文献   

20.
科技期刊开设互动栏目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付昌辉 《编辑学报》2009,21(2):119-120
科技期刊开设互动栏目是为了充分发挥其传播功能和服务功能,形成作者、读者和编者三者之间的互动,互相促进,互相推动:作者通过互动确立自己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向,读者通过互动找到自己所需的技术知识,编者通过互动提高期刊质量和明确办刊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