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鼓励出于利他目的的数据共享是发挥数据潜力、促进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方式,也是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的重要路径。文章围绕《数据治理法案》提出的“数据利他”概念进行研究,探讨数据利他的相关概念内涵、利益相关者及组织运行与实践,为我国数据开放与共享提供参考。作为数据共享新机制,数据利他在发展之初会遇到一定阻碍,需要从获得利益相关者信任、激发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动力、获取可持续的资金支持、解决组织运行中的技术难题、助力公共数据开放5个方面采取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国际上公共数据开放被赋予了透明政府、社会治理、公共服务、促进数据经济发展等多重价值。基于对国际理论的效仿和对国家政策表述的简单照抄,我国各地公共数据开放制度没能精细区分公共数据开放制度的价值目标和价值效果,导致价值定位不清晰,造成公共数据开放效果不理想。本文梳理公共数据开放运动的发展历史,立足我国的制度实践分析造成公共数据开放定义不清晰的内在原因,提出应当以价值目标为导向,重新界定公共数据开放概念;并以此为基础,重新建构不同类型的公共数据开放机制,以期对我国公共数据开放制度完善和实践发展提供助益。  相似文献   

3.
公共数据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经依法授权具有公共事务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的组织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收集和产生的各类数据,对其进行收集、处理、共享和开放等多途径治理是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公共数据治理政策发展变化的特点、内在规律和基本趋势等为公共数据治理政策的完善和创新提供参考依据。在全面搜集我国公共数据治理政策文本基础上,运用统计分析和文本挖掘等方法对政策文本形式与内容特征进行抽取和分析,重点对数据治理政策的高频词组与主题内容变化、关键线索词分布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数据治理政策客体对象在发展演变中不断变化,其覆盖的主题内容范围明显扩大;在数据治理政策中开始关注有关主体的权利或权益保护;数据治理政策更加关注数据开发利用和数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厘清数字环境下公共数据的内涵、边界是推进公共数据开放共享的必要前提。基于多学科视角的概念解析、比较研究与归纳推演,本文揭示了数字环境下公共数据内涵、边界问题的表征、成因,并从责任边界、运行边界、价值边界三个维度搭建分析框架。研究发现,当前公共数据内涵认知与边界划分的不确定性反映出数据治理理念、秩序、能力等诸多方面的现实问题,理解公共数据问题的关键应把握其数据属性与公共属性两大主线。同时,概念理解的相对性、数据主张的兼容性、责任主体的多元性与价值认知的主观性直接影响公共数据边界的划分。因此,数字环境下公共数据边界划分的不确定性是对以往简单的、固化的数据边界的扬弃,应进一步理清公共数据与个人数据、企业数据、开放数据等不同类型数据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而明确其边界判断应秉持公共性原则、基于可信生态原则、弥补市场失灵原则与保持适度张力原则。图4。表2。参考文献38。  相似文献   

5.
开放共享公共数据资源是时代的要求。探索公共数据开放的质量控制机制,能够促进公共数据开放,提高公共数据资源的利用率。通过网络调查法,对上海市、深圳市、青岛市等10个城市的公共数据开放政策、平台建设、数据应用情况进行调查,依据调研结果以及相关经验,从政策保障机制、平台建设机制、开发利用机制3个方面构建公共数据开放质量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 探究科学数据开放共享中的数据质量问题及其治理对策,以便促进科学数据开放共享的有效实施。[方法/过程] 运用规范分析法和因果分析法,分析当前科学数据开放共享中的数据质量问题和引发问题的根本原因,构建科学数据开放共享数据质量治理模型,并从诱因入手提出4类治理对策。[结果/结论] 科学数据开放共享中的数据质量问题涉及科学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及时性、可靠性、关联性、开放可访问性。可以从政策法规、组织管理、技术与平台、利益相关者4个方面制定科学数据质量治理对策,从而解决相关科学数据质量问题,进一步推动科学数据开放共享的实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 探究科学数据开放共享中的数据质量问题及其治理对策,以便促进科学数据开放共享的有效实施。[方法/过程] 运用规范分析法和因果分析法,分析当前科学数据开放共享中的数据质量问题和引发问题的根本原因,构建科学数据开放共享数据质量治理模型,并从诱因入手提出4类治理对策。[结果/结论] 科学数据开放共享中的数据质量问题涉及科学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及时性、可靠性、关联性、开放可访问性。可以从政策法规、组织管理、技术与平台、利益相关者4个方面制定科学数据质量治理对策,从而解决相关科学数据质量问题,进一步推动科学数据开放共享的实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创新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为了促进我国公共图书馆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摆脱路径依赖,实现转型与超越,以制度逻辑考察有关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过程]基于制度分析的视角,结合我国公共图书馆治理现状,利用文献调研法探索发展过程中蕴含的制度内涵及外延。[结果/结论]理事会制度是公共图书馆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显著标志;公共图书馆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困境主要表现为法人制度效果有限、法律制度供给不足和科层制度根深蒂固等;制度逻辑下公共图书馆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具体包括:明晰主体权责、厘定治理边界,完善利益分配、重塑治理格局,健全监督机制、规范治理行为,推进信息公开、开放治理过程。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公共数字文化事业的整体发展,公共数字文化治理应该得到充分重视.对公共数字文化治理能力进行评价,有助于全面把握公共数字文化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不断完善公共数字文化治理体系.在梳理文化治理能力评价和公共数字文化评价研究现状、阐释公共数字文化治理及治理能力的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对公共数字文化治理能力的评价目的 、评价原则...  相似文献   

10.
李思艺 《图书馆建设》2020,(2):98-103,150
开放政府背景下,现代社会治理强调建立多方参与、协商合作的治理模式,为图书馆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了发展机遇。文章从治理问题、治理目标、治理主体、治理方式四个角度论证了图书馆参与社会治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提出从制度、机制、意识、技术四个层面来促进图书馆参与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 政府数据治理问题研究是当前政府信息管理领域的前沿热点问题,对于有效衔接和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开放数据以及公共信息再利用等政府信息管理的关键问题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方法/过程] 通过文献调研、概念比较、背景分析以及逻辑推导等方法,着重探讨政府数据治理概念的内涵与构成要素,并从数据驱动型行政、经济、社会以及数据风险防范等角度指出政府数据治理概念出现的必然性。[结果/结论] 站在宏观、中观和微观的不同视角详尽分析政府数据治理的主要内容和程序,进而指出其在体系结构的整体性、管理的有序化以及治理结构的耦合性、风险应对的紧迫性等方面的基本特征。最后,着重分析政府数据治理在与IT融合、内外融合以及价值融合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图书馆治理与图书馆管理两个概念的区别,与英美等国对比,从治理单元、治理主体、治理评价三个方面指出了我国图书馆治理的特点及其所产生的弊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 揭示科学数据开放共享中的数据安全问题,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以更好地促进我国科学数据开放共享实践。[方法/过程] 运用规范分析法,梳理与界定科学数据开放共享中的数据安全问题,然后从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3个维度探究科学数据安全治理措施。[结果/结论] 科学数据开放共享在数据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方面存在许多安全问题。加强数据安全立法、建立科学数据分级分类标准与系统、充分利用隐私增强技术3项措施可以治理数据机密性问题;建立数据保护官制度、实施数据保护影响评估、运用数据认证技术3项措施可以治理数据完整性问题;制定科学数据可用性政策、提高科学数据质量、构建基于数据联盟的国家科学数据中心3项措施可以治理数据可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 揭示科学数据开放共享中的数据安全问题,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以更好地促进我国科学数据开放共享实践。[方法/过程] 运用规范分析法,梳理与界定科学数据开放共享中的数据安全问题,然后从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3个维度探究科学数据安全治理措施。[结果/结论] 科学数据开放共享在数据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方面存在许多安全问题。加强数据安全立法、建立科学数据分级分类标准与系统、充分利用隐私增强技术3项措施可以治理数据机密性问题;建立数据保护官制度、实施数据保护影响评估、运用数据认证技术3项措施可以治理数据完整性问题;制定科学数据可用性政策、提高科学数据质量、构建基于数据联盟的国家科学数据中心3项措施可以治理数据可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治理的开放带来透明、效率和公正,也使治理本身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有机体。或者我们也可以把新商业文明的这种治理称为“湿的治理”。  相似文献   

16.
我国对图书馆治理的研究始于2000年,研究文献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从研究内容上看,我国学者对图书馆治理概念的理解虽然存在差别,但却是大同小异;图书馆治理模式的规划应包括执行主体、执行内容、执行制度等主要的内容;国外有关图书馆治理的研究可为我国提供参考。从实践上看,我国图书馆治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法制保障、建设主体责任缺失、建设主体形同虚设、建设主体能力分割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我国开放档案信息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这一公共事物的特殊性,阐述开放档案信息资源多中心治理的必要性,依据多中心理论,提出开放档案信息资源需选择以自主治理为基础的多中心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通过开展生态治理重点区域政府环境数据开放利用水平的评价,能够发现影响环境数据开放利用水平的影响要素,有助于促进各地政府提高数据平台的开放利用水平,更好地服务于生态环境治理实践。[方法/过程]基于价值共创理论和DPSIR模型,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5个维度构建环境数据开放利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汾渭平原等具有典型跨域特征的国家生态治理重点区域为例,对区域环境数据开放利用水平进行评价。[结果/结论]研究发现:①四个区域环境数据开放利用水平存在明显差距,依次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和汾渭平原;②在环境数据下载量、区域经济支持力、平台使用功能模块数量、数据安全问题数量、安全检测评估次数等指标上的表现是决定区域环境数据开放利用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③长三角环境数据开放利用水平最高,主要得益于其在平台使用功能模块数量和环境数据下载量等关键指标上的突出表现;珠三角虽然平台布局全面,但在环境数据下载量上表现不佳;河北省数据开放平台布局和资金投入的不足制约了京津冀区域环境数据开放利用的整体水平;汾渭平原环境数据开放利用水平偏低则受制于平台建设、开放程度、环境数据资源集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为了提高政府环境数据的开放利用水平,各级政府应在平台建设、资金投入、数据开放标准、数据应用、风险防范等方面采取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探究图书馆治理及其机制的概念与内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文化体制改革为背景,论述我国图书馆治理理论研究的迫切性。介绍并分 析机制、元治理、治理、图书馆治理等概念,得出两个结论:机制是一种内在规律;图书 馆治理的实质是如何安排治理机制的问题。通过对我国图书馆治理的趋向及其变革过程 分析,初步概括我国图书馆治理及其机制的概念与内涵,指出国家应在文化领域发挥其 应有的元治理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意义]聚焦数据开放利用的隐私权益抗争现象,分析隐私权益抗争的基本类型及其引致的治理风险和分层治理策略。[方法 /过程]利用八爪鱼爬虫软件,抓取2018年6月1日至2022年6月1日新浪微博平台发布的429条相关原创推文的文本资料,进行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通过构建“二维四态”的分析框架,对数据开放利用隐私权益抗争的类型展开具体分析。[结果 /结论 ]研究发现:数据开放利用隐私权益抗争包括“利益目的—弱策略”“伦理目的—弱策略”“利益目的—强策略”和“伦理目的—强策略”4种基本类型。网络平台的数据隐私权益抗争行为具有合法性风险、秩序风险和信任感风险。政府应着眼于法规制度健全、组织架构完善和机制策略设计,对数据开放利用的隐私权益抗争进行分层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