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党中央、国务院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今年全党、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档案部门要紧紧围绕这一中心,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为农民服务的宗旨,把为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服务作为当前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要结合本地区“三农”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全面落实王刚同志关于对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重要批示,贯彻全国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精神。1.加快农业科技档案信息三级网络建设,为“三农”服务。于洪区农业科技档案信息三级网络建设在2004年初刚刚起步,区农林局具体全面负责此项工作的落实,…  相似文献   

2.
谈档案整理中的"正件"与"附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执行以“件”为单位整理归档,由于有整理操作简单、查找方便、适应现代化管理和档案的销毁鉴定等优势,越来越得到广大档案工作者的认可。目前,一些档案馆还把以“件”为单位整理档案的范围由文书档案延伸到声像档案、基建档案、科技档案等等。以“件”为单位整理档案有许多的好处,然而在编目的过程当中,人们注重的是对正件”题名的揭示,“附件”内容却往往被忽视,从而造成档案利用的质量下降,档案的现行价值和历史价值被削弱,本文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感触,与大家探讨:“附件”在我们归档的材料当中并不少见,有指导性文件、统计报表、上…  相似文献   

3.
执行以“件”为单位整理归档,由于有操作简单、查找方便、适应现代化管理和档案的销毁鉴定等优势,越来越得到广大档案工作的认可。目前,一些档案馆还把以“件”为单位整理档案的范围由书档案延伸到声像档案、基建档案、科技档案等等。以“件”为单位整理档案有许多的好处,然而在编目的过程当中,人们注重的是对“正件”题名的揭示,“附件”内容却往往被忽视,从而造成档案利用的质量下降,档案的现行价值和历史价值被削弱,本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感触,与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4.
郭红解在《上海档案》2000年第4期发表了《从“科技史料走进博物馆”说开去》一文 ,对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将曾轰动世界的科研成果“人工全合成牛胰岛素”的档案史料捐赠给了中国革命博物馆一事 ,发问 :“这些珍贵档案为什么都‘走’了?”作为档案人 ,他说 :“对这份档案我还是比较了解的 ,在编《上海档案志》时 ,我们特地将此档案列入志书并作介绍。呜呼!以后续编《上海档案志》时 ,不得不在后面添注一句 :2000年6月后 ,该档案已由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为了表达他的心情 ,文中议论 :“也许若干年后 ,……有关我国第一台…  相似文献   

5.
8月上旬,湖北省企业、科技事业单位档案工作协作组年会暨“十一五”全省经济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研讨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会议回顾和研究了全省企业、科技事业单位档案工作协作组的工作,交流了企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经验与做法,讨论研究了以档案信息化建设为主导的全省经济科技档案“十一五”规划。参加会议的代表有中央在鄂大型企事业单位、省属企业、大专院校、省有关重点建设项目工程指挥部和省直有关单位的领导、档案部门负责人或档案人员计50余人。湖北省档案局助理巡视员于斌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会议提出,各单位档案部门…  相似文献   

6.
为了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普及档案文化知识,积极探索档案服务机制的创新,拓宽档案服务“三农”的有效途径,逊克县档案局积极参加了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通过参加“三下乡”活动,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开辟了档案工作的新领域,推动了乡村档案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是指确定、保护、管理和利用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的系列计划和措施。2001年5月10日至11日,为推动“遗产工程”工作的全面开展,国家档案局在北京召开了“世界记忆工程”暨“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申报工作座谈会。会议介绍了“世界记忆工程”和“遗产工程”的有关情况,明确了“遗产工程”的目的和意义,通报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总计划》(讨论稿),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申报组织工作、申报范围以及申报材料的准备等提出了具体要求,研究部署首批申报工作。会后“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申报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首批…  相似文献   

8.
“三建”、“五服务”,利用见成效刘文丽地质科技档案是地质勘查找矿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建设提供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础资料。为了使本局地质科技档案资料从“死”材料变成“活材料,在当前市场经济形势下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首先第一步要做...  相似文献   

9.
档案馆"资治"、"存史"和"文化传承"功能辩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档案和档案馆的社会功能可以抽象地概括为“资治”、“存史”和“文化传承”。三者之间存在“资治”为源、“存史”为本、“文化传承”为实的辩证关系。“资治”是档案现象的成因 ,也是“存史”和“文化传承”等功能的源泉。“存史”是社会赋予档案馆的最高使命 ,是档案馆的根本功能。文化传承功能的提出是在特定社会背景下对档案职业的一次“重新发现” ,是对档案馆社会功能的高度涵盖 ,它具体体现在档案馆的“存史”、“资治”功能之中。狭义的档案文化效用不同与广义的“文化传承”功能 ,它只是众多档案利用形态之一。在强调档案文化效用的同时 ,决不可本末倒置 ,忽视甚或忘却档案职业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0.
从"档房"到"档案馆"--关于中国档案事业近代化的文化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档案思想的产生和中国档案事业的近代化 ,即从古代作为政治附庸的“档房”模式向近代公共文化性质的“档案馆”模式转变 ,以及早期档案学的萌芽 ,是多方面的原因促成的。近代社会 ,科学求真精神与实证主义的影响 ,公共心、爱国心的滋养和近代文化事业如图书馆博物馆事业的拉动 ,传统史学精神的积淀与“新史学”对档案信息价值的凸显以及来自欧美的档案专业见识等 ,共同促成了我国档案事业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11.
吕玉军  伯亮 《历史档案》2001,14(4):105-108,113
20世纪20年代初期,由于国内反帝斗争的影响和体育运动比赛活动的增多,中国教育界和体育界人士发出了从外国人手中收回体育运动比赛主办权的强烈呼声。并从1923年起,开始酝酿成立由中国人自己组建的全国性体育组织。1924年8月,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以下  相似文献   

12.
建国前夕美国影片约占中国电影市场份额的90%。新中国成立之际为了缓解电影市场的供需矛盾、减少失业人群、稳定社会秩序,人民政府暂允各大影院放映一些影片内容不违反《共同纲领》和政府法令的西方电影。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中国观众增强了对美国的仇视、鄙视和蔑视,纷纷远离和摒弃美国影片。随着国产新片的超额出产、苏联及东欧电影的大量译制引进和发行放映部门的努力,到1951年初美国影片绝迹于中国电影市场。  相似文献   

13.
据最新史料表明:1917年5月6日,天津《大公报》最早报道了“黎里尼”(列宁),并于5月17日首次使用了“列宁”译名;1919年11月18日,《晨报》首先采用了“列宁主义”一词。十月革命前,中国人在关注俄国革命过程中“初识”列宁,为列宁主义在华初步传播奠定了舆论基础。十月革命后中国对列宁主义的介绍逐渐增多,态度也由负转正;其中,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是其转折点。1920年4月,共产国际代表来华后,传播和实践并行,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宣传与中国革命相结合,帮助先进中国人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的推动下,积极实践列宁党报思想,催生了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促进了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兴起。  相似文献   

14.
民国时期美国对我国图书馆学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兴起于19世纪末,图书馆学教育则始于20世纪20年代。民国时期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处于萌芽时期。受美国影响尤深。如在教育思想、教育经费、教育人才等方面都与美国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中国印刷博物馆于1992年开始筹建,1996年6月1日落成并对外开放.经过十年的发展,中国印刷博物馆不断丰富馆藏和改造展馆,全馆总建筑面积已达8000平方米,成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印刷专业博物馆之一,并以其独特的展览内容和多渠道的办馆思路,越来越为社会所关注,并先后被有关部门列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和国家"AA"级景区.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重视通过馈赠礼品来维系人际关系,《礼记》中有所谓"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品往往能传达言语所不能表达的感情和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自2004年起逐步解密开放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档案,其中礼宾部分有很多关于当时国家领导人在外事交往中馈赠礼物的趣闻往事。  相似文献   

17.
18.
国家图书馆民国文献保护人才队伍建设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国家图书馆民国文献保护工作的具体情况,讨论了民国文献保护人才队伍建设对民国文献保护事业的重要意义;对国家图书馆民国文献保护人才队伍现状进行了分析;从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成长环境等方面,对国家图书馆民国文献保护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国家图书馆保存本民国文献为对象,介绍保存本民国图书的馆藏概况和入藏渠道,例举特色文献。提出为更好地保护馆藏民国文献,应该进一步改善文献库房条件、优化文献流通政策、全力推进抢救性修复、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开展文献调查、建立文献保护分级体系、进一步完善数据著录、着力补藏原缺文献、积极推进文献整理与文化推广、强化民国文献保护研究。  相似文献   

20.
闫浩  杜小军 《编辑之友》2016,(8):104-109
民国时期,英国最早编辑出版了英文版的《中国年鉴》.商务印书馆等出版机构在学习英国人编辑《中国年鉴》的基础上,也编辑出版了中国人自己的中文或英文版的《中国年鉴》.同一时期,日本军国主义侵攻中国的野心不断膨胀,其详细了解中国的需求也不断增强.故此,日本一些特务机构在进行广泛调查的基础上,编辑出版了《支那年鉴》(东亚同文会)、《中国年鉴》(上海日本社调查编纂部)及《大陆年鉴》(大陆新报社)等多卷本的《中国年鉴》.上述多种版本《中国年鉴》对于中国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