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数字资源需求的不断扩大,诸如服务器、存储介质、数据库订购费用和技术支持等一些高投入及持续性投入的事实,制约了图书馆和一些研究机构发展自身的数字图书馆来满足各自的读者或研究人员。认识到并举共享的重要性,图书馆界和一些研究机构有必要组成一个信息资源协会,共同筹建、规划研究信息数据库本地镜像站点。本文讨论了协会和镜像站点的形成原因、产生的影响以及它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
网络信息资源非常丰富,但若不使用检索工具,是很难查到所需信息的,搜索引擎就是一种网络检索工具。本对主要的搜索引擎在分类、评价标准、功能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同时针对目前搜索引擎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3.
促进文献信息资源保障活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强保障质量评价。为了解国内文献信息资源保障质量评价研究发展动态,通过对有关研究的内容进行系统分析发现,现有研究对相关概念、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充分讨论,但重要概念界定不清晰、评价体系分析不全面、实证研究比较缺乏等问题仍较为明显。研究认为,后续研究应进一步厘清有关概念,完善评价理论与方法,全面分析评价体系,构建覆盖保障活动各要素、全过程的评价指标体系。此外,也应加强评价实践的调研,注重评价实证研究的发展,并适当拓展评价对象。  相似文献   

4.
关于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思考(上)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图书馆杂志》1999年3月号刊载的《文献资源共享的基本理念》一文,原是“上海地区文献资源共享协作网与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学系联合调查组”的研究报告中,关于理论研究框架的具体阐释。此文(为讨论时行文方便,以下均统一简称《报告》)引进了当代世界发达国家文献资源管理利用领域的一些新思想与方法,并参照上海地区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实例与数据,提出了从加强文献信息的获知、获得能力入手,研究文献资源共享问题的新型理念,引起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同年,《情报资料工作》杂志第4期,发表了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学系主任范并思先生《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理论的新视野》一文,进一步阐释了《报告》与传统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理论的基本分野,使关于新型理念的思考与讨论开始浮出水面。有鉴于此,本刊从2000年第7期起,将连续刊出一批专家、学者关于《报告》的商榷、研讨论述,就这一关系我国图书馆事业百年大计的问题进行深入研讨,我们热忱希望各地的专业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积极参与这一讨论,及时提供自己的观点或不同看法。我们希望,在图书情报人员的共同参与和思考中,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基本理论建设得以发展和深化,并对我国文献资源整体建设的健康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文章围绕政府信息集成这一主题,从研究视角、集成方法与技术、集成评价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和评述,展现了我国政府信息集成的研究成果,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   总被引:66,自引:2,他引:64  
陆宝益 《情报学报》2002,21(1):71-76
文章论述了评价网络信息资源的意义、目的和评价对象 ,重点分析、研究了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的指标体系 ,简要阐述了评价工作的步骤及其方法。另外 ,提出并解释了建立“核心网站 网页”、利用“调查求重”的方法求得评价指标权重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企业信息资源已成为企业生存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企业信息资源有企业环境信息资源、企业对手信息资源、企业市场信息资源、企业营销力信息资源、企业文化力信息资源等5大类。企业信息资源的研究方法有信息匹配分析研究法、解析信息研究法、模糊信息研究法、定点信息研究法、专利信息研究法、层次分析研究法、财务分析研究法、定量预测研究法、波士顿矩阵研究法等。  相似文献   

8.
我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研究述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我国公开发表的相关论文和资料为基础,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从共建共享的理论研究、国外共建共享的研究、共建共享模式的研究、共建共享障碍及对策的研究、共建共享法律保障的研究、共建共享技术的研究等方面,对1989年以来我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进展情况进行了总结性回顾。表3。参考文献54。  相似文献   

9.
WWW网络信息资源搜索引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夏旭  李健康  方平 《图书馆论坛》2000,20(5):32-35,68
1994年的杨致远等的YAHOO主题指南拉开了WWW网络信息检索的序幕,使得网络搜索引擎和主题指南的研究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对盂内外搜索引擎的比较研究、开发利用、搜索引擎的质量和性能评价、搜索引擎的选择等,均有大量文献报道,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综述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信息资源知识产权制度研究》一书从国家信息化战略和信息资源需求动力视角,结合最新信息资源知识产权保护研究成果,理论联系实践地对信息资源知识产权制度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索,为我们展示了信息资源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的远景。  相似文献   

11.
对《信息资源与社会发展》一书的三大部分作出了详细的评价,认为它充分反映了20世纪末信息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发展动态,肯定它既是信息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文献,又是一部难得的国际信息研究文献总汇。  相似文献   

12.
关注不同用户群体信息行为之间的差异有助于提高信息资源建设水平和服务质量。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法和综合分析法,从性别、年龄、学历、学科等4个方面出发,对新时代不同用户群体的信息行为特征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不同性别、年龄、学历、学科用户的信息行为既有共性,也有差异:不同性别用户在信息获取渠道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年轻用户更倾向于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具有博士学历的用户对信息素养培训服务的期待程度相对较低;社会科学用户更喜欢阅读图书、学位论文。文章建议信息资源保障主体更新发展理念,明确发展定位,重视需求导向,构建反馈机制,根据不同用户群体的特征开展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  相似文献   

13.
政府信息资源与高校信息资源共享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信息资源和高校信息资源均是具有重大价值的国家资源,加速信息化社会以及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必须大力加强政府信息资源和高校信息资源的联合开发和利用,其基本思路和对策是加强政府和高校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组织与领导;加快信息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安全保障和信息共享政策体系建设;建立科学和完善的信息产业政策;加快基础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造就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信息工作队伍等.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14.
论信息资源的经济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信息资源具有六大经济学特征:相对稀缺性、不均衡性、与人的互动性、信息资源的竞争性、信息产品的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信息生产的外部性。随着政府、企业、信息机构在信息资源的管理、开发和利用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经济问题,以及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的迅速发展,对信息资源的经济学研究日益重要。参考文献7。  相似文献   

15.
论文在研究各种网络资源评价方法的基础上,针对法律信息资源的特点,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因特网上中文法律信息资源进行评价,确定了一批法律核心网站。  相似文献   

16.
信息资源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信息是生产力要素的构成成份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力量。在生产力里面,生产工具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主要标志,生产对象是赖以创造社会财富的物质基础,而生产者则是在整个生产活动中超主导作用的因素。信息这一古老而又新颖的主题,在生产力诸要素中究竟具有何种属性,居于何种范  相似文献   

17.
出版信息资源是构成出版物内容以及出版生产全过程所需信息资源的总称.对出版信息资源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狭义的理解,即仅指信息内容本身;另一种是广义的理解,它包括与出版活动紧密相连的各种要素,如信息内容、信息设备、信息人员、信息系统、信息网络等.  相似文献   

18.
一站式服务、用户信息素养教育、协作学习研究等是IC的核心理念。IC信息资源建设应着力构筑合理的信息资源空间布局,强化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开发,重视OA资源的组织与整合,并努力构建面向用户的IC信息资源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9.
重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以适应新时代文献信息资源需求变化、信息技术变革,是我国文献信息资源保障所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梳理国内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研究,研究发现,一方面,国内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研究日趋完善,内容包括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文献信息资源服务、文献信息资源保障评价等。另一方面,国内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保障主体分析不足、保障评价不全面等。研究提出,新时代我国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研究应加强文献信息资源需求分析,完善理论框架构建,优化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推进面向智慧服务的发展路径研究以及强化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评价。  相似文献   

20.
<正> 一位记者朋友向我反映说,一个驻外记者在驻在国工作期间所积累的新闻信息资料都记在个人的笔记本上、留在了自己的脑海里,一旦他工作期满奉调回国,这些信息资料也就跟着他和他的脑袋一起回国了。接替他的人初来乍到,没有这个国家现成的相关资料,眼睛一抹黑,一切都得自己从头摸起,等到把情况基本摸熟了,他也该回国了。后来者又得周而复始地重复这个过程,珍贵的新闻信息资源就这样白白地流失了! 他的话启示我对新闻信息资源重新作了一番审视。我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