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拟态环境下,由于对广告主体与信息的解构和重塑,使广告信息的真实性很难得到验证,受众在没有其他渠道来验证拟态环境下所传播的广告信息的真实性的情况下,只能根据媒介所传播的广告信息接受所看到的客观现实.由此广告信息在拟态环境的解构与重塑下有可能偏离广告信息应具有的功能和本质,从而异化为一种“信息陷阱”的符号,这意味着广告真实性的本质被拟态环境所颠覆.本文将引用传播学理论对拟态环境下的广告传播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认为,媒介的作用与传播信息无关,而只与延伸人体及其功能相连。换言之,媒介不是传播信息的渠道,而是延伸人体的器官……,凡具有延伸人体之功用的东西都属于媒介。  相似文献   

3.
"拟态环境"作为传播学领域里探析媒介环境与受众关系的经典理论,李普曼借由"拟态环境"理论的提出表达对资本主义民主社会的质疑与批判。本文对新媒体样态下"拟态环境"理论的媒介延展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互联网时代的媒介赋权带来的表层舆论复兴掩盖了社会深层的结构矛盾,"客观化"拟态环境的加剧促进了媒介的异化,后现代语境中的"拟态环境"打造造成了符号与社会存在间象征关系的割裂,催生了受众对仿真文化的消费诉求。媒介作为一道楔入在人与环境间的虚拟环境,体现了一种沉浸式的传播观,"拟态环境"理论视域下的媒介实质是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社会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4.
王金礼  魏文秀 《当代传播》2011,(5):68-70,74
作为传播效果研究的经典理论,“议程设置”假说面临着数字传播环境的挑战.信息碎片化、非组织化的微博传播具有塑造/设置媒介议程并影响公众议程的超议程设置功能.论文通过考察微博“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活动的传播效果,验证并阐释了微博超议程设置功能的一般特征.  相似文献   

5.
徐利德 《青年记者》2017,(21):27-28
保罗·莱文森是北美媒介环境学的第三代代表人物,师从尼尔·波兹曼,并与麦克卢汉保持亲密关系,被誉为“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提出了媒介进化论思想.在整体媒介史观的引导下,莱文森在其著作中提出了三个核心的媒介进化观点:媒介演化的“人性化趋势”和“补救媒介”理论、媒介演进三阶段(玩具—镜子—艺术),这三个理论也成为其媒介进化理论的奠基石.在其理论中强调人和人的理性对媒介发展的重要地位,具有较强的现实人文关怀.同时他认为媒介的发展与社会环境需要一致,环境的变化必然引起媒介的演化,所以需要新媒介的“补救”.本文从保罗·莱文森的著作、理论思想、研究背景等角度探析其媒介进化理论的思想逻辑,分析莱文森的媒介观点的关联性、内在的逻辑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对未来媒介特征的思考与媒介技术的持续发展共生,探讨媒介环境学者的相关理论对拓宽国内传播学研究视野适宜且有必要。媒介环境学派领军人物保罗.莱文森、马歇尔.麦克卢汉和刘易斯.芒福德均有关于未来媒介独特新颖的观点。莱文森主张媒介进化人性论和"新新媒介论",展望了新新媒介之后未来媒介的特征及外观;麦克卢汉预言未来于"喻言",持有"地球村"、"通感"、"四元律"和"冷热媒介"论;芒福德持"技术有机论",认为技术是生命的延伸、文化编码分别代表男性和女性的媒介技术在遵循生命伦理中和谐、平衡发展。探析三位著名学者的观点,分析了媒介未来形态的五种特征。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高速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如何在网络传播环境下,运用传播学相关理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教育界的重点课题.网络传播环境下,网络“把关人”依然存在, “把关人”变为了“引路人”;网络传播仍需要“议程设置”,议程设置呈多元化;网络传播的“培养”作用依然存在; “沉默的螺旋”假说在网络传播迅猛发展的今天却面临着一定程度上的消解.  相似文献   

8.
石迪 《青年记者》2017,(23):9-10
沃尔特·李普曼是美国作家、记者、政治评论家,传播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之一,其代表作有《公共舆论》《自由与新闻》等.在新闻传播学领域,他的著作被奉为经典,《公共舆论》一书自1922年出版以来多次再版,如今信息传播技术飞速发展,书中阐述的媒介思想“拟态环境”表现出哪些新特征?  相似文献   

9.
王蕾 《新闻记者》2001,(9):59-60
30多年前 ,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在其成名作《理解媒介 :人的延伸》 (UnderstandingMedia:TheExtensionsMan)中提出了“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等观点 ,令世人震惊 ,并招致强烈批评 ,其学说被认为是“技术决定论”而渐被遗忘。近年来 ,由于网络传播的迅猛发展及其全新的传播方式 ,传统的大众传播理论已逐步显示出对新媒体传播的不适应。于是麦克卢汉又被想起 ,其学说以过人的预见性而成为传播学研究的新热点。在对麦氏学说的价值及对传播学的贡献进行重新研究和估价外 ,国内的一些学者也开…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不同领域的学者均对以社会建构论为基础的“表征”产生了质疑,提出了“非表征”的理论取向,这与传播学前沿的物质性研究相交汇。本文尝试对非表征理论进行溯源,讨论其地理学、现象学哲学和人类学的源流以及它们的交集。此外,文章总结了非表征理论的方法论,并尝试探微不同取向的非表征理论对“行动”、“地方”与“关系”等关键概念的征用方式,以期廓清非表征可能的理论与实践进路。高度跨学科和现实化导向的非表征理论给传播学带来了更多的想象力,对于理解媒介在传播过程之外的社会意义颇有帮助。  相似文献   

11.
广告传播拟态环境的作用机制经由两个方面实现:一是作为广告传播主体的意识形态灌输,二是广告传播客体的“睡眠效应”与“沉默的螺旋”的共同作用。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揭示了广告发生效用的奥秘,并就广告传播拟态环境的正确认知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2.
传播学家李普曼在《公共舆论》中提出,“脑海图景”和“身外世界”是不一样的,“在社会生活的层面上.人对环境的调适是通过‘虚构’这一媒介进行的”。因此,大众传媒的舆论号召力和对现实的干预,实质上都是通过由符号所建构的“拟态环境”实现的。如今,媒介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印刷媒介的倾向于单一、单向,线性传播模式,到电子、数字媒介的倡导多元、交互,环形传播模式,从传统精英文化的强调一统一律,到现代生活的鼓励个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3.
聂晶磊 《中国出版》2013,(18):36-40
微博作为最火爆的传播媒介,大大延伸了人类身体器官的功能,应验了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的经典名言"媒介是人体的延伸"。众多的微博主成为"微博控",说明微博信息传播具有独特的传播魅力和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新传播技术条件下媒介新拟态环境虽然具有环境监测功能与去中心化、权力化等表征,但并不能就此简单地推论出新的拟态环境更趋于真实世界。移动互联网络所构建的拟态环境更为复杂,呈现的是支离破碎的现实,与现实环境表现为一种离散的偏离关系。媒介的世界永远无法替代真实的世界,移动新媒体对人的异化只是与传统大众传播时代的"电视人"表现形式不同而已,甚至更令人堪忧。李普曼的拟态环境理论的理论预设只是随时代的发展变迁发生了转移,其本质与核心并没有发生改变,仍然是具有理论解释力与适用性的。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传播学的研究实践中,存在“媒介生态学”和“媒介环境学”从概念到延伸理论常常被混淆应用的研究乱象.我国与北美Media Ecology有联系或容易混淆的研究,有以何道宽、崔保国和邵培仁为主要代表的三种研究,且这三种研究属于不同的传播学派.乱象的产生与国内对北美Media Ecology的译名存有争议及对我国三种研究的定名有关.以何道宽为代表的媒介环境学研究和北美Media Ecology 一致,崔保国和邵培仁各自的“媒介生态学”与Media Ecology 不同,其研究都自成体系.为北美Media Ecology的译名定名,并厘清相关研究的关系,有利于传播学相关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 促使我写本文的动机之一就是想提出"非新闻媒介"这个概念.据我所知,以往的中外传播学著作中并没有这个概念,而只有"新闻媒介"概念,但是此概念并不能涵盖传播学研究的所有媒介."新闻媒介"指的是那些具有传播新闻信息功能的媒介,主要指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这几种媒介不仅具备传播新闻信息的功能,也具备传播非新闻信息的功能,除传播新闻以外,还用大量版面、时间、频道等传播与新闻无关的信息,如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教育体育、医疗保健、娱乐消遣等.这些信息都可称为"非新闻信息".那么,具有传播非新闻信息功能的媒介,就可以称为"非新闻媒介".  相似文献   

17.
在广义的议程设置中构建"真实"的拟态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拟态环境理论认为大众传播构建了拟态环境,真实环境与拟态环境存在严格区别.另外,传统的议程设置理论将其局限于大众媒介、公众事件和公众范围内.本文通过对这些传统理论进行思考提出了是传播而非仅仅是大众传播构建了"拟态环境",议程设置对于"拟态环境"的构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就个人层面而言,在议程设置构建的是真实的"拟态环境"等三个层面的结论,扩展了原有的理论范畴,并且简述了这一新结论对现实的效用.  相似文献   

18.
“使用与满足”理论是传播学中引用次数多,使用范围广的流行理论.本文就发表在中国知网的核心期刊上的70篇相关论文做出分析,分别从运用“使用与满足”理论对某一社会现象进行分析解读、对特定媒介使用者的动机和特点进行分析,并利用这些相关性预测各种不同因素、对影响媒介使用的社会和心理特点进行了验证、“使用与传播”理论的自身探讨等四个方面对该理论进行综述,并最终得出结论,研究者应更多关注理论自身建构,使理论本身能提供更多知识,使其成为系统的实证性理论.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通过对大学生样本的随机抽样调查,并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对传播素质概念的假设模型进行验证。得到一个对数据拟合较好的模型:传播素质包括人际沟通能力和媒介传播能力两个维度.人际沟通能力维度包括“尊重”、“双向沟通”、“言语表达”、“同理心”、“沟通风格”、“非言语表达”和“亲和力”七个因子。媒介传播能力维度包括“媒介接近”和“媒介内容制作”两个因子。  相似文献   

20.
媒介技术创造新环境,新环境与人的适应性之间存在间隙,因此人们在面临媒介新环境时最先感受到的往往是痛苦,人体的神经系统选择“关闭”以阻塞痛苦,就形成了所谓的“那喀索斯自恋”,引发一系列诸如麻木、梦游、幻觉、焦虑等“心理病态”症状,而破解之方蕴藏在对媒介的深刻理解中.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提出“媒介即讯息”“媒介即人的延伸”和冷、热媒介理论,提供了探析这一症状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