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互联网已经成为企业和组织获取竞争情报的主要来源之一.然而,现有的竞争情报研究大都关注如何从互联网中获取竞争情报,忽略了对Web竞争情报的可信性评价问题.传统的信息提供者通常要求有一定的权威性,而在互联网环境下,任何人都可以是信息的提供者,权威性不再是必须的前提.此外,互联网信息通常缺乏严格的审校,从而存在着大量的伪造、错误、篡改等问题.因此,深入分析互联网环境下竞争情报的可信性问题,对于提高Web竞争情报的实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目前在Web信息可信性评价和竞争情报可信性评价方面的工作进展,总结了已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给出了Web竞争情报的语义和实体表示结构,进而提出了一个Web竞争情报可信性评价的基本框架,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从而为进一步建立实用的Web竞争情报获取系统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日益丰富的互联网学术信息资源作为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有益补充,已成为用户信息资源获取的重要渠道。面对互联网庞杂无序的信息资源,图书馆用户信息评价能力的缺失为正确、合理、有效地利用互联网信息带来了障碍。用户互联网可信性评价能力可分为信息检索能力、信息认知能力和信息判断能力。图书馆应从提高用户信息检索能力、分析互联网用户的知识分享动机、掌握常用的互联网信息外部特征分析途径等方面,培养用户的信息可信性评价能力。  相似文献   

3.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已经步入后疫情时期,以互联网用户为研究对象,探究后疫情时期民众的健康信息需求,以期为相关部门的信息发布和相关公共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文章以社会化问答平台"知乎"为例,利用LDA主题模型与人工标注相结合的方法构建用户健康信息需求编码体系,并通过周期划分,结合内容分析、主题分析、需求强度分析等,从时间和需求主...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三甲医院门诊患者互联网健康信息查寻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意义]探讨患者的互联网健康信息查询行为特征。[方法/过程]通过对400例北京市三级甲等医院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患者对互联网健康信息内容需求的分布情况和关联性,总结出患者互联网健康信息的查询模式,同时对患者互联网健康信息查询路径进行分析。此外,以患者对互联网健康信息查询渠道的使用率和可信性评价为基础,区分患者信息查询渠道类型。[结果/结论]提出3种查询模式,区分出4种患者信息查询渠道类型,对互联网健康信息服务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 针对日益棘手的健康信息可信性问题,研究影响在线健康社区信息可信性的中心路径因素和外围路径因素,以利于学界和业界为在线健康社区的管理者和用户在采取多种措施提高信息的可信性方面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指导。[方法/过程] 基于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建立在线健康信息可信性的影响因素模型,并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结论] 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论据质量、信息完整性、表达质量、一致性和来源可信性对信息可信性均有显著影响;自我效能正向调节中心路径变量对信息可信性的作用,负向调节外围路径变量对信息可信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主题图书的海外传播是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形态,是适应当下全球化语境中文化交流和融合时代趋势的重要体现.文章以美国亚马逊China Books特色书店的数据信息为基点,考察中国主题图书的海外传播影响,为效果研究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样本.本研究以儿童类中国主题图书为对象,分两个层次来展开,第一个层次分析亚马逊美国网站China Books子板块Children Books的总体存量、标记信息、图书类别和题材类型等数据;第二个层次抽样选择9种童书样本对其受众反馈进行内容分析,抽取反馈高频词以考察中国儿童图书海外传播的落地效果和受众态度.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网上学术信息的可信性成为大家所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根据在我国大学生中对网上学术信息可信性认识的调查数据,结合美国有关的调查结果,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8.
信源可信性是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意见领袖是社交媒体用户重要的参考群体。本文以社交媒体用户为调查对象,通过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探究意见领袖可信性的影响因子及其对用户行为意愿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声望、互动易近、信息质量、道德品质是影响社交媒体意见领袖可信性的四个因子;意见领袖可信性四因子与用户搜索意愿、分享意愿、购买意愿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互动易近因子对三项用户行为意愿均有显著作用,而道德品质因子对三项用户行为意愿均无显著作用。本研究拓展了社交媒体环境下意见领袖的研究视野,对品牌有效开展意见领袖营销活动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Folksonomy成了互联网信息组织的新宠,它的出现也给图书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更好地研究大众分类法在图书馆的运行模式、建设策略、优势和不足,以及成熟的应用,以2005~2012年间LISA数据库收录的关于Folksonomy的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别进行载文、著者、期刊和主题分析.基于这些分析,将研究文献归纳为3种主题,详细阐述了主题内容,总结了发达国家图书馆Folksonomy的应用,指出了国内图书馆使用Folksonomy应注意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目前,档案信息服务问题的研究论文主要集中在定性方面,但缺乏定量的统计分析.本文运用定量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我国档案信息服务问题的研究论文的数量、年份分布、期刊分布、研究对象、主题内容分布等进行分析,以探索我国档案信息服务问题研究的状况,了解档案信息服务问题研究的总体概况和发展趋势,为档案信息服务问题研究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 在线信息搜寻行为一直以来都是用户信息行为研究领域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既有文献对在线信息搜寻意愿的影响因素认定存在差异,进一步明确各影响因素的整体效应值,可为深入理解用户在线信息搜寻意愿提供系统性参考。[方法/过程] 选择影响用户在线信息搜寻意愿的8个前因变量、5个调节变量,纳入104篇研究文献的178个独立效应值进行元分析。[结果/结论] 感知风险(r=0.166)、自我效能(r=0.309)、感知有用性(r=0.509)、感知易用性(r=0.384)、信源可信度(r=0.441)、信息质量(r=0.466)、信息素养(r=0.389)以及焦虑情绪(r=0.244)对用户在线信息搜寻意愿产生显著正向作用。搜寻渠道、搜寻场景、受教育程度、身份类别和社会文化会对上述8个变量与在线信息搜寻意愿之间的关系产生调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基于在线知识问答社区平台,通过眼动实验阐明用户注意与用户信任的关系,有助于用户获得高质量的信息,维持知识问答社区平台的公信力与可持续运营。[方法/过程]从视知觉的角度出发,利用眼动追踪技术量化在线知识问答社区用户的信息浏览行为,明晰用户对各信息要素的注意力分配特征,并结合自我报告式量表探究用户注意力是否反映其对信息的信任判断;同时基于ELM模型探讨信源个人成就、信息内容和系统累计线索值与用户信任判断之间的关系。[结果/结论]对不同卷入度的信息,用户对各信息要素的关注情况存在差异,且各信息要素对用户信任判断的影响不同,用户对信息的认知加工也存在路径差异;用户注意力指标(注视时长、注视次数)与信任判断之间关系甚微,注视未必代表相信。  相似文献   

13.
国佳  郭勇  沈旺  潘梦雅 《图书情报工作》2019,63(17):137-144
[目的/意义]提出基于在线评论的网络社区信息可信度评价方法,为信息治理提供有效依据。[方法/过程]构建基于在线评论的网络社区信息可信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改进AHP理论确定指标权重;利用LSTM模型对评论情感分类,采用改进的D-S证据理论模型融合情感分类数据作为指标量化计算方法。以知乎网络社区为例,从3个角度计算网络信息内容的可信度:经过筛选的具有可信观点评价的在线评论、所有在线评论、调查问卷。[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可信观点评论的可信度排序与基于调查问卷的可信度排序基本一致,说明利用在线评论对网络信息可信度进行评价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This research explored the perception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about the credibility of information being shared on Facebook. The data were collected using an online questionnaire from university students who were Facebook users. A total of 325 usable responses were received which were analyzed using SPSS.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se students perceive information shared on Facebook as credible and of good quality. The source credibility, medium credibility, and information quality had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s with each other. The age, social background, and educational level of students appeared to predict the credibility of information shared on Facebook. These results are useful for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 and social media managers in extent to understand and cater to the demands of information consumers. These findings would also be helpful for teachers, information providers, and researchers to understand the perspective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students on the credibility of social media information. Furthermore, this study is supposed to be a valuable addition in existing literature which could provide guidelines for novice researchers, interested in exploring the area, especially in the context of Facebook users in a developing country's context.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With reference to the current debate about a loss of trust in news media, journalism experts in practice and research often demand that journalists should concentrate on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their reporting and hence focus on facts and evidences. Building on research on trust and credibility, we investigate how the use of different forms of evidences affects the credibility and quality evaluation of news stories, as well as the reading experience from the audience’s perspective. We conducted an online experiment to detect the influence of the presence of scientific sources,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and their visualization in an online article. Our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se evidences increase the perceived credibility. At the same time, we found that adding scientific sources, statistical data and, visualizations to an article does not lessen its reading enjoyment but improves its perceived vividness in the view of news users. Further results and implicatio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examines credibility perceptions in online consumer reviews. Specifically, this work investigates the effects of review emotionality (high vs. low), review valence (positive vs. negative), and individuals’ need for affect on source credibility and information credibility. In an online experiment, U.S. adults (N = 327) viewed a product review from Amazon.com varied across four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Results indicate that high-emotionality reviews are perceived as lower in source and information credibility compared to low-emotionality reviews. A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 was tested with the source credibility dimensions as possible mediators of information credibility and need for affect as a moderator for the effects of review emotionality. The effects of emotionality on information credibility were significantly mediated by source trustworthiness, and this mediation was moderated by participants’ need for affect, with the credibility-hampering effects of emotionality found only among participants with low and moderate levels of need for affect.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 在线教育评论是影响用户选择和使用在线课程的重要因素,在线教育评论信息的有用性的研究可以辅助用户选择决策,增强用户的使用意愿,推动在线教育产品迭代更新。[方法/过程] 采用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在线评论情感极性(正面评价、负面评价)、产品类型(搜索型在线教育产品、体验型在线教育产品、信任型在线教育产品)对于在线教育评论有用性感知的影响,同时研究在线教育评论信息的有用性、可信性等对选择和使用在线教育评论信息意愿的影响。[结果/结论] 搜索型在线教育产品和信任型在线教育产品的负面评论比正面评论更有用,而搜索型在线教育产品的评论情感极性对评论有用性无统计上的显著差异。当在线教育评论信息固定为正向评论时,在线教育产品类型对感知有用性的调节作用并不十分显著,然而当在线教育评论信息为负向评论时,在线教育产品类型对在线教育评论有用性有显著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用户视角下社会化问答社区信息可信度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意义] 基于用户角度,对信息可信度评价进行研究,分析用户可信度评价行为,探索用户可信度评价指标体系,对信息可信度评价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采用扎根理论方法,从信源、信息内容和结构、媒介3个维度对问答社区语境下用户信息可信度评论进行编码,分析用户在真实情境下的可信度评价决策。[结果/结论] 用户更倾向于使用信息内容维度评价指标对信息可信度进行评价。单项指标使用频率较高的是准确性、逻辑性、客观性;联合指标是准确性与客观性、准确性与合理性。专业知识背景影响用户的可信度评价深度,专业背景与话题的相关性越高,可信度评论的影响力越大。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已成为消费者健康信息搜寻的重要渠道。Web 2.0环境下互联网信息传播的路径和形态嬗变使在线健康信息环境日趋多样与复杂,用户在异质信息源中选择恰当健康信息的难度显著提升。本文基于启发式信息处理视角,从理论层面梳理启发式与健康信息可信度判断之间的内在关联并构建概念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实验研究法,以受控健康信息文本与启发式信息线索网页框架构建实验材料,并招募高中生群体这一典型的数字原住民作为被试开展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各类健康信息来源中的启发式信息线索对数字原住民的可信度判断具有显著影响,特别是机构信息源线索的出现会显著提高数字原住民的可信度评价。数字原住民对机构信息源的可信度评价显著高于商业信息源与社会化媒体信息源,而商业信息源与社会化媒体信息源之间没有显著差别。研究结论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数字原住民的健康信息行为模式,并为政府部门和公共卫生机构更好地构建健康信息平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