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互联网+”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政策层面大力推动建设国家知识服务平台,数字出版、知识付费等业态推陈出新。用户需求趋向于多元化,服务内容与用户需求之间能否实现精准衔接,是当前出版业面临的主要课题。出版机构应深入分析用户特征,借助内外部技术资源,推动产生新的出版服务模式。通过用户特征分析,可沟通目标受众、描述用户实际需求,助力出版服务科学化、完整化与精准化。  相似文献   

2.
刘展 《中国出版》2018,(8):55-57
大数据时代,数字出版业在这样的环境下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发展的机遇,当前数字出版所面临的较为紧要的问题就是创新的运营模式。文章讨论了数字出版行业从开放存取到数据开放环境下运营模式的发展与变化,提出应建立基于数据开放环境下数字出版的服务平台模式,深化数字出版服务平台的社交互动功能,充分发挥其商业与公共价值相结合的平台效益以促进知识生产的创新。  相似文献   

3.
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对传统出版模式带来极大挑战,如何实现从内容生产商向知识服务提供商转型是一个关乎出版机构转型升级成败的重要命题.本文以"壹学者"学术科研移动服务平台为例,介绍了人大数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依托移动互联网,为学者提供学术数字图书馆、学术科研工具、学术社交等各种学术科研服务的探索,探讨了基于移动端的知识服务产品的运营策略.  相似文献   

4.
古籍知识服务数字化平台发展对于古籍文化积累、古籍传播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以"籍合网"古籍整理工作平台的众包编校模式和智能化编辑器多项应用功能为例,分析了古籍知识服务平台在古籍出版业务中的应用价值,提出古籍知识服务平台未来发展策略,为我国古籍出版数字化转型提供有效路径,助力我国古籍出版数字化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5.
探讨智慧出版知识服务平台的建设,以顺应智慧社会形态演进的要求。文章剖析智慧社会和智慧出版知识服务的内涵与特点,提出智慧出版知识服务应兼具知识的智慧化和服务的智慧化。智慧出版知识服务应以智慧出版知识服务平台为抓手。智慧出版知识服务平台具有公共服务普惠化、数据要素价值化、平台设施泛在化、建设主体协同化等属性。智慧出版知识服务平台的框架体系构建,应当按照“数据汇聚-组织分析-知识生成-平台评估-运营推荐-价值实现”的步骤进行布局,打造数据层、技术层、管理层、应用层的层级构架,突出以人为本的智慧内核,以更好地担负起国家文化繁荣发展的时代责任。  相似文献   

6.
胡德乾 《东南传播》2022,(3):109-111
数字化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学术期刊出版流程、内容开发、传播方式的深层次再造。学术期刊论文音视频融合出版既适应了数字化时代读者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的改变,更对防止学术造假、学术腐败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先从学术价值实现、用户心理、技术支撑三方面对学术期刊论文音视频融合出版的兴起逻辑进行了分析,继而深入探讨了这一融合出版模式的现状,当前学术论文音视频融合出版主要存在编辑音视频制作经验有限、音视频内容学术价值不足、论文音视频原创性内容较少等突出问题。通过加强用户思维构建、实现编辑专家化、创新内容生产机制等手段,能有效地推动我国全面实现学术期刊论文融合出版。  相似文献   

7.
打造专业出版领域知识服务平台,首要任务是构建优质内容资源基础.要将出版社传统的内容资源转换成知识服务平台需要的知识资源,就要充分利用XML结构化内容单元、领域本体、主题词表来实现内容资源的知识组织,以满足知识服务平台的功能需求.挖掘整合行业资源,打造"深度短时阅读产品"的专业领域知识服务平台资源基础,是我国专业出版领域知识服务平台构建内容资源数据基础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传统出版可以通过与自出版融合发展来实现资源整合与合作共赢。在与传统出版的合作方面,国外自出版作者服务平台颇具代表性并且在我国也有应用空间,但较少得到国内用户的关注。文章提出,英国的Reedsy和挪威的Boldbooks体现了自出版作者服务平台的成熟模式,国内出版单位可借鉴其经验,应用于我国自出版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9.
关于图书馆知识服务平台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明芳 《河北科技图苑》2010,23(1):35-37,22
对图书馆知识服务平台的构建进行了研究.以用户与图书馆的互动关系划分,图书馆知识服务的主要模式有参考咨询服务模式、专业化服务模式、个性化定制服务模式.图书馆知识服务平台的总体结构是由资源层、操作层和服务层组成的.实现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理念,其实质在于以创新的服务满足读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张棣 《出版广角》2018,(7):19-21
2016—2017年,互联网领域知识服务付费模式异军突起,创造了5000万付费人次和近150亿元的市场份额.涌现"得到""知乎"等一批优秀知识服务企业.出版业作为知识服务领域的正规军,积极结合互联网最新技术与思维,在近年筹备和建设了很多符合出版业特点和优势的知识服务项目.作者结合直接参与的多家出版相关机构的知识服务项目,探讨如何利用专业出版机构的优势和特点,形成能创造更高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知识服务融合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在图书出版类视频的生产实践中,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拓展了知识生产关系网络,互动参与赋能公众情感共在与知识聚合,图书出版机构针对自身特色的垂直化运营具有明显的知识导向和服务性质。在角色关系上,作者、编辑、图书出版机构、内容需求对象等群体的主客体边界逐渐模糊,角色功能和关系的拓展体现出主体从隐蔽的“幕后”走向“台前”,以及由知识生产到知识服务的转变。从行业发展的视角看,图书出版机构通过聚合资源优势、注重用户意识的培养,实现了知识增值与知识服务价值,而视频生产也为图书营销探索出跨平台、多渠道融合的模式,进而实现经济效益的增值。  相似文献   

12.
周凯伦 《出版参考》2017,(11):20-23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每个人都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自媒体应运而生.出版上游产业链开始下移,自媒体出版这一新兴出版形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新型的知识服务模式也随之产生.本文通过分析自媒体出版的特点,深入探究其兴起的内在动因,并结合“罗辑思维”这一成功案例,探索如何在自媒体内搭建更优质的知识服务平台,以期为出版业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3.
文章研究了高校机构知识库建设现状和遇到的问题,提出高校机构知识库应突出知识服务的功能,通过区域高校联合机构知识库的建设,为科研人员构建知识整合和知识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了大数据知识服务模式的运行机理,建立了大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构建体系架构,阐述了大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构建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要关键技术,并对实施大数据知识服务模式的思路和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学术出版机构作为典型的知识型企业,将知识管理理念与学术出版的核心业务流程有效融合,对其竞争优势的获取及创新能力的提升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文章对学术出版机构核心业务流程管理与知识管理的知识获取、存储、共享、创新融合路径进行分析,提出学术出版机构要重视信息化建设,搭建有利于知识共享和创新的知识管理信息化平台,建立学习型组织,营造知识管理与核心业务流程融合的文化氛围,构建有利于企业知识管理环境与动力机制的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16.
调研2013年图书馆出版联盟发布的《图书出版指南1.0》中的图书馆出版服务项目,选取94家美国大学图书馆作为研究对象,发现61家的出版服务具有机构知识库服务性质。进一步调查这61家图书馆,从业务布局、人员配置、合作对象、经费来源4个角度分析组织建设与资源配置的特点,从资源类型与载体、服务内容、服务平台3个角度分析出版资源与服务内容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大学图书馆基于机构知识库拓展出版服务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科技期刊集群化运营模式,以中国煤炭学会煤炭领域精品科技期刊刊群建设实践为例,介绍了煤炭领域科技期刊的基本情况,阐述了当前刊群建设的主要进展:设立了期刊出版部、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和新媒体事业部;推动建设了行业第一个期刊集群化数字出版平台——中国煤炭行业知识服务平台。并详细阐述了主要建设成果和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实施“煤炭精品期刊建设工程”,增强行业期刊凝聚力;加大“煤炭领域精品科技期刊刊群”新刊吸纳力度,扩大刊群规模;加大“中国煤炭行业知识服务平台”创新力度,推动期刊由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转型;打造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集群运营模式,以期建立起一套与“煤炭领域精品科技期刊刊群”发展相适应的集群运营模式、管理机制和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8.
图书情报机构知识服务平台构建及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知识服务的定义与特征切入,分析图书情报机构知识服务创新的构成要素,提出了图书情报机构知识服务平台构建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全面梳理国内外数字教育出版领域的六种发展模式,包括教材立体化出版模式、移动教材模式、电子书包模式、开放式教材模式、电子教材租赁模式、在线教育服务平台模式。对这些模式的涵义、主要特点及优劣进行分析并列举著名案例,并指出我国现阶段数字教育出版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主要探讨台湾数字出版服务平台营运模式并预测未来之新营运模式.借由剖析产业整体面貌,找出影响服务平台营运之关键因素,并透过对现有营运模式在未来五年内可持续性及可链接性之检视,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营运模式为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