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意义]深入分析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的国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立项情况,从基金视角呈现学科发展态势,为研究人员提供系统性参考。[研究设计/方法]运用统计分析、词频分析及可视化方法,对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994-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97-2018年)资助项目进行了立项数量、立项地区、立项机构及立项主题分析。[结论/发现]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发展渐趋成熟,但地区、科研机构间的立项分布不均衡;研究主题变迁体现出学科发展的延续性与变革性特征。[创新/价值]较为全面地考察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的国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立项情况,明确了基金立项在地区及机构间的扩散态势,直观呈现立项主题词的历时演化,兼顾热点主题与新兴主题,较好地区分了延续型与涌现型词汇。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 “器识为先,文艺其从”,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方法/过程] 聚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课程思政建设逻辑,梳理图情档学科和课程思政的相关研究,调研多所高校在课程思政方面的实践经验,围绕课程思政目标设立、教学模块构建、教学工具以及资源基础和评价体系进行探讨。[结果/结论] 提出以图情档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教学模块和教学工具为核心、以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为支撑的图情档课程思政建设逻辑框架,以期为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 对南京大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思政育人”建设情况进行分析,旨在促进大思政的理念共识,推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工作的开展与实施。[方法/过程] 在深入分析近年来高校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课程思政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基础上,探索南京大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思政育人”工作所面临的实践成效,并提出构建立德树人工作“四个矩阵”、建设“三全育人”多维工作体系、注重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四个联结”的实施路径。[结果/结论] 作为创新人才培养及高等学校“三全育人”的重要任务之一,南京大学面向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开展的思政育人建设,有利于全面提高广大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完善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提升高校立德树人成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阐述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面临的机遇,探讨学科和专业发展路径。[方法/过程]从新文科建设出发,将新图情档看作一个系统,分析外部环境对系统的影响,具体从高等教育、技术、行业、文化四个维度进行分析。[结果/结论]新文科建设对于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进行新图情档建设,全力打造创新式教育,通过技术赋能形成技术人文一体式教育,面向行业和社会需求,突出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本文系统梳理了中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界在2019年的主要研究热点。[方法/过程]论文采用内容分析法,辅助以简单定量分析,全面而有重点地回顾了在新中国成立一级学科事业、研究和教育中的历史研究,数字人文研究,数据驱动下的核心知识、技术和服务变化研究成果;分别综述了图书馆学、情报学和档案学在2019年重点领域中的研究进展。[结果/结论]论文认为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坚持在贴近国家重大需求,延续学科内核和使命,主动将信息职业的实践、研究和教育三个领域融合到学术中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 以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为例,探讨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思政育人”建设的思路和实践。[方法/过程] 坚持“四个统一”,按照传统课程、基础课程、通识类课程、实践类课程四个类别进行顶层设计,以点带面开展思政案例建设。[结果/结论]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的跨学科属性和应用性强等特点给课程思政实践带来了独特的契机和要求,思政建设还需要不断总结、继续提升。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研究方法创新发展的现实背景,论述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传统研究方法创新发展的方法以及相关学科研究方法在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中的创新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通过梳理图书情报领域情感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脉络,以识别该主题范围的核心作者和重要文献,归纳总结相关研究框架及研究特点,并展望未来研究趋势。[方法/过程]以Web of Science、LISA、Google Scholar等数据库中图书情报领域情感研究文献为分析对象,借助HistCite软件对引文数据进行挖掘分析;采用内容分析法构建了情感研究框架。[结果/结论]图书情报领域情感研究处于快速发展期,人机交互及IT利用、信息行为中的情感研究是图书情报学者比较重视的研究方向,社交网络环境中的用户情感倾向识别是热点研究方向。图书情报情感研究还存在理论发展滞后、术语和分类体系混杂等问题需突破。  相似文献   

9.
近十年间,中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教育的发展呈现出教学点数量稳步发展、相关专业日趋融合的趋势。作为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的基础课程,文献学课程在本科生阶段至少应包括中国文献学和中国文献发展史两门课,在研究生阶段也至少应包括中国目录学、中国版本学两门课。  相似文献   

10.
湘潭大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开办于1983年,是国内创办较早、湖南省唯一、建制完整、特色鲜明的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点,是湖南省图书情报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和档案干部教育培训基地。1998年在湖南省率先获得图书馆学硕士授权点,2006年获得情报学与档案学硕士授权点,2010年获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现设有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和信息资源管理四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图书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档案学和编辑出版四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信息资源管理与信息产权、图书馆管理与图书出版发行、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档案管理理论与档案信息化建设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意义]推动档案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迈向数字转型,是档案学专业进行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后如何加强自身建设和实现创新发展的有益探索。[方法 /过程]运用文献研究法、政策分析法解析一级学科更名对档案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主要影响,研究档案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数字转型的时代需求与机遇、现实基础和条件、实践策略与路径。[结果 /结论 ]档案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相辅相成,在开展全域性数字化改革转型的数字时代,一级学科更名对于档案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而言机遇大于挑战,亟需通过明确学科建设定位、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充实课程建设体系、加强教材资源建设、创新教育教学方式等举措实现对档案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动态调整与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美国图书情报教育历史悠久,具有完善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而我国图书情报教育历史较短。对比分析中美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能为我国完善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推进学科发展提供借鉴。[方法/过程]以中美31所设立了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的培养单位为研究对象,运用网络调研法和对比分析法,分别从内部保障体系和外部保障体系两方面入手进行调研和分析;着重对比分析中美两国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特色与异同。[结果/结论]针对我国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现状,提出相关改善建议,以促使我国逐渐构建高校、政府、社会组织相结合的混合型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保障体系,共同推动图书情报专业硕士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发展中的分化与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开始向信息社会迈进,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已经进入一个特殊的转型发展期.分化与整合成为学科发展的常态,而其中整合成为学科发展的主流形态.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体系将在不断的分化与整合中持续完善和拓展,既有分支学科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还有新的更具时代特色的分支学科的不断形成和发展,使学科的整体水平跃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的研究问题包括:中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教育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目前该学科教育的专业发展规模、师资队伍、学生培养的现状是什么?经验与发展建议有哪些?论文采集数据的方法和途径为:向全国高校与科研院所的所有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院系机构发放学科发展历史与现状问卷并回收56份有效机构问卷,并通过网络调查获取另外22家机构的学科点现状,对七所院校开展实地调研和访谈。核心研究结论为:第一,中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教育百年发展中学科点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艰难而荣耀,图书馆学、情报学与档案学历经各自独立创建并发展之后在1998年融合基础上走过了坚守主流专业并积极拓展新领域的道路。第二,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无论是单独建系还是在历史、文学、管理或图书馆实体机构之下创立,经历了平均3. 77次的院系名称更名,目前大多数学科点以信息管理或信息资源管理作为名称并基本稳定下来。第三,中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教育经历百年的沉淀和发展后,尽管师资规模仍然偏小,但已形成相对稳定、不断更新换代的师资队伍,国际化程度不高、学缘结构不够优化等问题值得关注。第四,中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教育的在读学生中本科生培养规模大于硕士和博士,但从学科点授予学位情况看,从初创时期的以培养本科生为主已过渡到现在以培养硕士生为主的阶段;本科、硕士和博士在就业去向上均以签署就业协议或者国内外升学为主要去向,本学科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不高。论文最后提出中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教育发展中的若干方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 探讨新文科背景下图书情报学科建设与行业实践的互动融合问题,以有效推进图书情报学科建设的理论联系实践。[方法/过程] 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从重视互动融合、指导和参与行业制度设计、对标行业需求培养人才3个方面提出图书情报学科建设与行业实践的互动融合思路。[结果/结论]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图书情报学科建设与行业实践要抓住新机遇、创造新价值、创新培养模式,实现高质量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管理学部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战略规划研究报告》的核心内容是五大重点研究领域和26个研究选题。选题的特点是信息资源概念的进一步确认、实践需求性、问题导向性、学科的综合交叉性、视野的宏观战略性和图情档学核心知识的扩展性。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的研究领域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可适度拓展学科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7.
郎青 《浙江档案》2023,(6):50-52+61
为深入认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更名的背景,为新时代信息资源管理学科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参考,采用历史研究法和概念分析法,分析学科专业目录的作用和意义,阐明了博士、硕士人才培养是学科的首要任务,系统回顾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专业的变迁和发展趋势,从学科内涵、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三方面探讨了学科更名的内在、外在和现实驱动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博士硕士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后,有序实施学科建设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方法/过程]梳理30多年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建设的相关研究,以系统观为基础分析本学科的对象、使命、发展战略选择并构建系统建设框架,从抓住核心矛盾、技术与人文协同、学科交叉融合、专业-学科一体化等方面提出学科发展路径。[结果/结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建设必须深耕自己的研究对象,坚守学科使命,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坚持技术与人文并重,协同发展本科与研究生教育,践行以贡献度为重心的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9.
豆志磊  赵怡 《档案管理》2023,(5):18-19+27
本文在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的背景下,以图书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为视角,对图书馆学、档案学等在内的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未来发展的战略定位和重点方向进行了分析,为深入探索信息资源管理功能转型与领域拓展路径,推进学科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近年来,定性比较分析在国内外图书情报领域备受关注,对QCA在图情领域的应用情况进行梳理、分析,有助于创新图情领域实证研究方法,促进学科发展。[方法/过程]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及内容分析法,对QCA引入图书情报领域以来的文献进行回顾、梳理,从文献分布、QCA方法类型、样本、条件变量以及与其他数据分析方法的配合使用5方面进行归纳与总结。[结论/发现]QCA在图书情报领域的应用具有主题分布广泛、样本数量要求宽松、样本与条件变量选取方式多样、可与结构方程建模、回归分析等数据分析方法共同使用等特点,是图书情报学实证研究中的新视角,今后在扩展研究领域及研究问题、探索与图书情报领域常用理论的结合、挖掘QCA在处理图情领域动态时序问题的应用价值等方面有待学者的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