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斌 《新闻界》2004,(1):54-54
广播是靠声音符号传播,是一种线性传播,其转瞬即逝和不可逆性是广播的致命弱点,这直接影响了广播新闻的收听效果。如何克服这些弱点,增强广播新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重视和挖掘广播新闻的“视觉效果”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办法。即运用广播的表现手法,通过听觉形象的“展现”,尽可能地激发听众的想象和联想,使声音符号立体的,形象的传递给听众,让听众得到的声音信息是“可感知”的,也就是让听众获得通常听说的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视觉”感受。  相似文献   

2.
广播,是以诉诸人的听觉来达到自己传播目的的媒介。其传播效果如何,最终要看广播对听众的审美要求满足到什么程度。研究听众对广播的审美要求,也就是探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能使听众在“线性传播”的单位时间最容易听明白。因为,听明白了才可能接受,接受了才可能审美。窃以为,听众对广播的审美要求大致是:具体、形象,通俗、浅显,清晰、连贯,声情并茂。 审美要求之一——具体、形象 听觉接受的对象是声音,听众听广播是被动接受信息,播出内容和播音速度的快慢,是由电台来控制的。从几十秒的短新闻到几分钟的长通讯,如此没有停歇,容不得听众细细思索、品味。这样,首先要求的是具体、形象的东西,听众才能一听就清楚、明白。而抽象、笼统的东西则进不了大脑的储存器,自然谈不上审美了。 听广播是通过声音来认识外界事物的,广播中具体的信息符号留下来的印象才容易让人记住,并在瞬间理解。以构成直接的情感呼应关系,迅疾拨动感应的心弦。比如,当听到消防车的警铃,便马上知道是失火  相似文献   

3.
五、播讲者身份的把握 小说播讲者还有什么特殊身份么? 从总体上说,当然就是播讲者,但播讲得要生动、形象、感人,就不能总是冷静地以局外人自居。要使听者能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播讲者就首先要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于是,他就要有现场者的身份的感觉;小说中人物各有语言,且又禀性各异,为了使听者如闻其人之声。以察其人之神,播讲者又要恍为小说中人,以其人自居、言其人之语。这样一来,播讲者的身份就不完全同于播音员、朗读者了。他要时  相似文献   

4.
广播小说是运用广播元素对文学作品进行二度创作,它不仅要求播讲者熟练掌握诸如感情重音、逻辑重音、停顿、连接及抑扬顿挫等基本播音技能,而且还要求播讲者具备较深的思想理论水平、鉴赏能力和丰富的学识修养,把书面语言变为有声有色的艺术语言。  相似文献   

5.
《广播小说》是广播电台的一个老牌节目,以它的收听方便、极强的故事性赢得了众多的新老听众。这个节目的策划与编辑历来没有什么大的文章可做,或是与兄弟台交流、购买,或是本台挑选本子请人播讲,找个合适的时段安排播出即可。但是,在媒体激烈竞争节目资源受众资源、广告资源,广播逐步走向市场的年代,《广播小说》再这样下去,就无路可走了。于是,《广播小说》,尤其是纪实性广播小说的策划与编辑,便被提到日程上来。  相似文献   

6.
孟玲 《新闻三昧》2004,(11):32-33
录音报道是广播特有的报道形式。通常由人物讲话,现场音响和字叙述三部分组成,由于采用了有声语言与现场音响,有利于声音优势的发挥和听觉魅力的形成,容易使听众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察其情的现场感受。因而受到听众和广播新闻工作的青睐。  相似文献   

7.
任春燕 《视听界》2012,(6):104-105
在众多媒体中,广播以声音传播的优势成为惟一可以让受众一心二用的媒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广播能将不同声音的表现力发挥得淋漓尽致;播出制作水平的提高,也为广播剧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广播剧发挥广播特点,运用戏剧技巧,在声音的世界中塑造人物、铺陈场景、展开剧情、描绘主题,人声、音效、音乐在剧中达到完美的结合,将广播的声音特征展现到极致。收听广播剧如同读一本小说或一部戏剧,听众在收听时拥有充分的想象空间,一部广播剧的完美呈现可以说是由编剧、导演、演员和听众依托各自的想象共同创作完成的。无论文化高低、阅历深浅,每位听众都可以伴随着剧情对似曾相识的感受产生联想,引发共鸣,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8.
提倡写视觉新闻,这虽然是新闻界提了多年的老话题,至今却仍有现实意义。广播新闻是写给听众听的,难道也提倡写成视觉新闻?广播的声音,听众难道能看到么?笔者认为,广播新闻虽然是写给听众听的,是诉诸听众听觉的,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换为视觉形象。广播新闻所提供的具体形象的东西越多,诉诸听觉的内容越具有立体感、画面感,它所能转化成的视觉形象就越鲜明生动,就越能打动听众。因此,广播新闻同样要写得有视觉感、立体感。笔者拟从听觉形象转换为视觉形象的物质基础、转换的具体过程和转换的必要条件等方面,对这个问题略抒浅…  相似文献   

9.
广播靠声音进行传播,有着无穷的魅力。广播能够为听众提供声音世界里多姿多彩、美妙动听的各种音乐和音响的享受。广播作品的形象生动离不开丰富的音响素材。对音响的成功运用,历来是优秀广播新闻作品的突出特色。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求真更是新闻受众的共同心理,而检验新闻真实与否的标准是客观的。  相似文献   

10.
任文俊 《视听纵横》2004,(4):105-106
广播新闻视觉化就是让听众在收听广播新闻、了解新闻事件的过程中,通过声音触动人的感官,唤起其脑海中的记忆,进而形成事物的立体感、画面感和活动感,由此感知事物的形象、动程,从而给听众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笔结合多年的新闻工作实践,对实现广播新闻视觉化的途径进行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1.
在广播宣传中,对宣传效果的好坏、影响的大小起着直接作用的,是广播中所使用的语言的特点和播讲的方式。本文所介绍的是国外研究者根据听众的感知心理规律,就广播语言和播讲方式的运用上提出的一些应注意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广播是听觉媒体,它是通过声音向人们传递信息的。从小听着《小喇叭》、《星星火炬》、《小说连播》这些经典广播节目长大的我,至今对广播情有独钟,没想到的是我有幸也成为一名广播人,因为热爱广播,我至今都奔跑在新闻之路上。在新媒体盛行的今天,广播节目依然备受听众喜爱,我认为是广播声音的魅力无法抗拒。下  相似文献   

13.
《听众点播》是我台在《你知道吗》节目中新设置的一个专题。它从大量的听众来信中,选取大家普遍关心、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采用主持人播讲的形式,给予科学的解答。这个专题每周播讲二到三次。从1985年8月举办以来,共收到“听众点播”来信二万多封,已播出一百六十多档,深受广大听众的欢迎。实践证明,设置《听众点播》,有利于加强宣传的针对性和服务性,缩短广播与听众的距离,扩大广播宣传的社会  相似文献   

14.
与电视节目主持人相比,广播节目主持人少了用肢体语言去感染听众的手段,但广播是声音的艺术,主持人通过自己动听的声音与听众平等、真诚的交流,依然能够把真实、生动的形象展示给听众,让听众觉得主持人离自己不远,就像隔壁的邻居天天见。主持人为什么要具备亲和力呢?首先,它是人际交流的一种需求。人是生活在群体当中的,人们渴  相似文献   

15.
试析东北语言的亲和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播的创作元素就是声音。中国语言的丰富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的,而全民族都能接受的普通话是以东北话为基础的。远的如电视连续剧《赵尚志》,近的如《刘老根》、《马大帅》,还有就是举国尽知的东北地方戏“二人转”,都是为人所称道的。那么,在小说的播讲上,东北话能  相似文献   

16.
三、叙述的类型及表达 为了论述方便,我们从小说播讲的需要出发,将叙述作了分类。这个分类是大致的,因此带有模糊性。 第一,导入型 这一类型,是引导听众进入故事,包括介绍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地理环境等。介绍人物,我们也算在这类中。  相似文献   

17.
薛建蓉 《新闻界》2005,(3):129-129
在所有传媒中,只有广播是通过听觉而达到传播目的的。在听的过程中。听众唯一能感觉到和广播唯一能依靠的就是声音,而声音则是由各种各样的音响组成。可以说音响有着胜过语言的长处,主要在于它比语言的叙述描写更具直感性、生动性、真实性。  相似文献   

18.
刘敏 《记者摇篮》2008,(8):80-81
广播是声音的艺术,讲求的是听觉形象,不同的声音带给听众的感受是不大相同的。人们往往会从广播主持人的声音上去揣测他的容貌、体态、特征、风度和魅力。应该说声音是充满个性的,但又是最容易形成先人为主印象的因素,所以广播主持人的声音是至关重要的,关系到所主持节目的成功与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声音形象是塑造广播主持人形象的“硬件”,它既要讲究语言的规范义要感情饱满、富有个性色彩。  相似文献   

19.
广播是一种将文字或图片转换成声音后传达给听众的传播手段,所以声音是广播的传播媒介,而听众是决定广播兴衰的消费者.由此可见,广播编辑重视听众的意愿,了解并尊重听众的心理,特别是在现今许多新的传播手段不断出现的新环境下,广播编辑心理是否吻合听众心理显得更加重要.由于广播的受众面广,既有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也有下至五六岁的孩童;既有饱读诗书的文人雅士,也有目不识丁的人,广播编辑心理要吻合听众心理并不容易.广播编辑要从听众的角度出发,想方设法将自己的内心贴近听众的内心.本文将对听众心理的两大类别以及广播编辑如何提高自身心理与听众心理的吻合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柳莺  俊杰 《新闻前哨》2006,(5):60-61
名学王国维说:“戏曲,谓以歌舞演故事”。歌舞是手段,故事是核心。中国戏曲在它千百年的流传中,以故事为主要承载体,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化的思想内涵。戏曲广播故事作为一种独立广播体裁始于80年代,经过20多年的“磨砺”已经成为深受听众喜爱的广播艺节目。其基本定义为:戏曲广播故事是戏曲与学的综合,它取材于舞台戏曲,以故事为主导,以播讲为重要的表现手段,辅以唱腔、念白、音乐、音响等各种艺术元素。由武汉人民广播电台制作的戏曲故事《三寸金莲》,在第七届中国广播专家奖评估展示中以其深刻的内涵,精心的制作,被评为一类节目。下面我们谈谈该节目的创作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