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维基在OPAC的应用与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结合OCLC的Wiki WorldCat(WikiD)项目,重点介绍了维基在OPAC中的应用。指出维基化OPAC将会丰富书目数据库的内容,完善OPAC的功能;为图书馆资源建设提供新思路;有可能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2.0时代的OPAC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图书馆2.0理念的内涵及OPAC系统的发展,并重点阐述了图书馆2.0技术在OPAC系统中的应用及ALEPH V18的主要功能,总结了图书馆2.0时代OPAC的特点,展望了未来OPAC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OPAC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目前正处在变革的前夜。本文分析了近几年来OPAC变革过程中的一些实例,总结出图书馆改进OPAC的三种主要途径:一是通过购买由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供应商改良、升级后的OPAC产品;二是图书馆技术人员自主开发或在原来基础上改进OPAC;三是图书馆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共同改进OPAC。最后,作者认为不管走哪一种途径,开放的、社会化的OPAC系统是OPAC2.0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大学图书馆联机公共检索目录(OPAC)现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择国内外大学图书馆中有影响的10种联机公共检索目录(OPAC)系统,对影响用户使用OPAC检索功能的若干核心指标进行深入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我国OPAC系统的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注意力经济时代,图书馆联机目录(OPAC)面临严重的注意力危机,并通过多米诺骨牌效应引发图书馆的整体性危机。以供需不对称视角作为新的研究范式,引入个体自发、环境激发和信息需求三个变量,有助于对OPAC危机做出针对性的解释。用户在数字时代产生了大数据检索、反馈共建、即时性咨询和社会化互动4类新的需求,但根据对北京市26所重点高校图书馆OPAC的考察后,发现绝大多数OPAC系统未能提供与用户需求相对称的信息供给服务,体现为馆内线性文本、版权方标注、线下延时咨询和个体化服务4个方面的局限性,由此构成OPAC危机的第一根源。据此,提出OPAC重构的4个策略,以有效应对当前的注意力危机。  相似文献   

6.
程文艳 《图书馆》2014,(3):87-90
文章对美国高校图书馆的新一代OPAC系统的当前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重点关注了分面ILS OPAC和发现工具等下一代目录的使用情况,从发现工具与经典ILS OPAC相结合、多个发现工具和分面ILS OPAC的使用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高校图书馆新一代OPAC的未来发展体现在开源与商业软件并存模式、与图书馆其他系统之间的合作和高度重视用户的参与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张丽 《陕西档案》2010,(4):46-48
联机公共检索目录,即Online Public Access Cat-alog(OPAC),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一些大学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共同开发的公共检索系统。首批采用OPAC的图书馆是加拿大Guelp大学图书馆(1976)和Waterloo大学图书馆(1977)。早期OPAC延续传统图书馆卡片目录构建思路,提供与卡片目录相同的记录内容、记录格式及检索点。发展至今,OPAC经历了从中心化、分布式到定制化系统三代产品的发展演化过程,OPAC所提供的信息已经从电子目录扩展到统计资料、图像、  相似文献   

8.
对116所"211工程"高校图书馆的手机QR码在国内外著名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调查,从馆藏书目QR(Quick Response)码在OPAC检索结果页面的集成与否、QR码识别信息是否全面、QR码的显示大小、QR码的显示分辨率、显示位置和使用说明链接六个方面对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探究手机QR码在OPAC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便启发手机QR码应用到更多图书馆的OPAC检索平台中。  相似文献   

9.
传统OPAC界面呆板,个性化不强,构建新一代OPAC系统势在必行。OPAC2.0是图书馆2.0的一部分,图书馆2.0又是Web2.0趋势下的产物。Web2.0技术及理念对图书馆2.0的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Scriblio是一款构建图书馆OPAC系统的优秀的组合开源软件,在一些图书馆得到应用,提出利用Scriblio构建图书馆新一代OPAC系统具有明显优势。参考文献19。  相似文献   

10.
随着OPAC的不断发展,基于OPAC的图书馆资源整合仍然是新信息环境下数字资源整合的一种重要方式.将图书馆电子资源与OPAC书目查询系统整合在一起,为读者开辟了更加快捷地获取文献全文的渠道.本文结合实际,就电子资源与图书馆OPAC的整合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情境的知识共享与重用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情境是知识共享和重用的重要基础,为此提出了基于情境的知识共享与重用方法。讨论了情境的概念与特点,提出了分层的多维情境建模方法。在分层的多维情境模型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主情境模型树的情境相似性评估方法。给出了基于情境的知识共享与重用系统的体系框架。通过基于情境的知识共享与重用方法,实现了根据用户情境的自适应知识匹配,提高了知识共享和重用效率。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学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图书馆学基础研究中有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那就是找到大家公认的研究对象.从古至今图书馆工作不变的对象就是文献知识,图书馆最不可或缺的是文献知识,文献知识就是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文献知识在传播的过程中与图书馆产生交集的部分就是图书馆学研究的范围,图书馆学是研究图书馆文献知识交流的学问.  相似文献   

13.
引文分析是图书情报学的重要贡献.引文分析的局限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对伪引的难以控制、对漏引的难以确认和对引用动机的难以辩识.引文分析局限性的根源在于“唯引是举”.引文分析是以整部文献为单元的分析,而互文性分析是以一个文本内部的话语为单元的分析.引文分析是基于形式的表层分析,而互文性分析是基于内容的批评性分析.互文性分析的目的在于揭示文本话语隐含的文化、心理、政治意义.互文性分析中的互文性类型包括语句互文、字词互文、体裁互文、修辞互文等.图书情报学理论应该关注互文性分析.进行互文性分析,有利于拓宽和深化图书情报学理论,有利于加强图书情报学理论的社会影响力.互文性分析与内容分析之间有区别.  相似文献   

14.
曾建勋 《编辑学报》2020,32(4):355-360
在系统梳理“以刊评文”的由来和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刊评文”的危害,包括:1)以SCI为导向,损伤科研生态;2)优秀科技论文外流,知识产权割让;3)科研方向跟从,应用价值不高;4)期刊竞争不平等,有碍国内科技期刊发展。阐释了以建立健全同行评议为核心的应对策略:1)建立小同行专家库,实行分类分领域评价;2)优化同行评议生态,提升专家评审素质和环境;3)建立国家开放知识库和预印本平台,推进开放评审与开放获取相结合的公开机制;4)建立有国际影响力的论文引文索引数据库,完善自身评价手段和工具。  相似文献   

15.
陈隽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20):94-99
通过对信息产业的投入产出分析,研究信息化在上海经济领域的发展情况:从理论上建立研究信息产业的投入产出精炼模型,对信息产业的技术进步影响以及社会经济对信息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进行研究;分析信息产业发展对产业和经济结构的影响;对信息技术在经济中的推广方式进行解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上海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问题。  相似文献   

16.
适度的规模经济对我国出版业而言是非常必要的,但我国出版业自提出集约化发展以来,规模经济的优势并没有显现出来.这一方面是由于出版业并非规模经济显著的产业,另一方面也与目前我国出版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偏低有关.  相似文献   

17.
王遥 《兰台世界》2020,(4):66-68
档案资料征集是国家综合档案馆的一项基本职能,是档案资源建设的重要方面。当今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和文化重构的重要历史时期,运用多种方法开展档案资料征集,有利于夯实档案馆藏建设,有利于继承并发扬地方传统文化,更有利于推动国家振兴发展,但征集的方法比较粗浅,效果不甚理想,如何提升征集质量,从而确保我国档案事业蓬勃发展是摆在当下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编目的社会化已经无所不在,遍地开花,从某种程度上说,强调编目的专业化其实是拒绝其社会化的托词。专业化只是基础,社会化才是目的,专业化服务于社会化,反过来,社会化又会促进其进一步专业化,二者绝不冲突。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学本土化误解举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图书馆学本土化的前提是必须正确理解其内涵和实质。然而,目前图书馆界对其存在着种种模糊的认识甚至误解,如图书馆学本土化是一个伪命题;本土化是对西方图书馆学合理成分的否定;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矛盾;本土化只是理论上的,与实践无关;本土化的主体是理论研究者,与基层图书馆实践者无关;本土化要以文本为标准等。  相似文献   

20.
一种协同过滤方法及其在信息推荐系统中的实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聚类技术的协同过滤方法,应用模糊聚类技术从项目的属性特征上对项目进行聚类,用隶属度的值来表示项目属于每个模糊簇的程度,由用户-项评分矩阵和模糊簇的隶属度值,构造用户-模糊簇的偏好矩阵,进而利用用户-模糊簇偏好矩阵获得用户相似群体,为用户实现基于协同过滤的文档推荐。最后,利用过滤技术实现了一个科技文献推荐系统,对多种推荐策略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