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化信息传播媒介,尤其是互联网、微博等,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主导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平台,同时也成了滋生谣言和疯传虚假信息的最佳“温床”.那些健康的、良善的文化信息指导着人们积极地面对生活,努力完成合理人格的塑造.而那些人为的误导、文化信息的偏差等却又极可能将大众导向歧途,给国家和社会带来危害.  相似文献   

2.
民间话语权崛起导致政府等公共权力部门对谣言的定义权、判断权和治理权被消解和分流。研究发现,官方信息渠道不畅、社会情绪紧张、社交媒体同质化传播等因素使谣言生成机制多样化,从而消解了公共权力部门对谣言定义权的垄断;谣言在传播过程中呈现的失实程度不一、情绪影响认知、立场左右态度的特点也令公共权力部门主导的谣言判断权面临挑战。基于此,治理谣言需要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政府应完善有关法律,动态治理谣言;媒体机构应规范操作标准,发挥新闻聚合作用;公众应树立信息识别与求真素养理念,培养理性精神。由此在多方的协同共治中实现官方话语与民间话语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从信息素养视角出发,探索公众虚假信息甄别能力的提升路径,为日益严峻的虚假信息现象提供应对之策。[研究设计/方法]运用网络调研、文献调研、案例分析等方法,系统梳理了全球提升公众虚假信息甄别能力的实践和研究发展历程,列举了新闻传播、健康医疗和社会管理等场景下的虚假信息甄别实践,总结英国、美国、芬兰等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分析当前全球实践与研究中面临的问题,并据此提出我国的发展之策。[结论/发现]虚假信息甄别相关研究不断深入、实践场景不断拓展。发达国家采取的政策、图书馆服务和教育等手段有效提升了公众虚假信息甄别能力。然而纵观全球,仍存在发展失衡、教学资源建设不完善、研究不够充分等问题。我国应尽快完善针对虚假信息现象的信息素养政策,开展图书馆虚假信息甄别服务,将信息素养知识融入义务教育体系。[创新/价值]丰富了信息素养相关理论研究,提出了我国公众虚假信息甄别能力的提升之策。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有关的虚假健康信息泛滥,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需要主动服务,利用现有的健康信息资源参与虚假健康信息治理,承担社会责任。[方法/过程]运用网络调研与文献调研的方法,以新冠肺炎虚假健康信息为例,总结图书馆参与新冠肺炎虚假健康信息治理工作的价值,分析图书馆参与虚假健康信息治理在信息资源整理、专业服务、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等面临的阻滞因素,提出图书馆参与治理的实现路径。[结果/结论]图书馆参与虚假健康信息治理工作,有助于图书馆服务创新,发挥图书馆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信息服务作用。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马克思曾用信息势能来揭示新闻传播的规律.信息势能也可以解释我们当代社会上谣言的传播机制.本文对马克思信息势能的概念及其运作逻辑等进行再梳理,并将其置于现代的维度上进行分析,力求对风险时代的信息疫情等谣言恐慌治理具有启发性意义.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可以探索"新...  相似文献   

6.
信息聚合正成为信息组织与检索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对现有信息聚合相关概念进行阐释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以情景、关系和对象作为信息聚合概念的主要构成,并依此对当前国内外信息聚合的典型应用和研究前沿进行梳理,依据聚合的情景、关系和信息粒度大小,将现有研究和实践中相关聚合模式归纳为情景聚合、语义聚合、引用聚合、社会网络聚合和粒度聚合五种主要模式和十二种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多模式综合的深度聚合发展趋势:情景是决定关系和粒度等其他聚合要素的依据,情景的细化和深入研究势必带来多模式的综合应用,概念和实体、引用和社会网络等关系正被综合运用,而对不同粒度信息对象的聚合则是情景和关系聚合的落脚点。图1。参考文献96。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2021,(11)
数字技术在很多方面改变了信息的创建、传播与解释方式,并"生态性地"介入当代新闻业的发展。"数据化"是数字新闻的特征之一,然而对于数据化不加反思地推崇和合理化,即数据主义的思想开始占据优势,导致在数字新闻生态中,公众、媒介与机构之间的关系被解构与重构,并衍生出信息失序等社会现象。信息失序涵盖了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恶意信息三大类,其涌现与新闻业的结构性转型密切相关。在去语境化、不透明的信息传播环境之中,数据来源不清,加之公众对情感和身份表达的重视,进一步推动并放大了信息失序,对公众、新闻业以及社会的影响颇深,但最严重的结果是公众对所有信息的不信任。基于对数据主义的反思,提升公众获取可验证信息的能力,同时强化政府、组织团体等主体的干预是治理信息失序的重要思路和方式。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21,(2):14-25
本文探讨了社交媒体时代选举中的信息危机的组成、技术原因、政治后果与专业影响,并以美国2020年总统选举为例,揭示其背后信息与权力的复杂关系,讨论社交媒体在"元新闻"领域引发的焦虑,寻求应对信息危机的政策与行动路径。社交媒体带来的信息危机,导致错误信息、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的泛滥。在美国,广泛使用的用户分析和定向分发算法技术,正在有力地影响选民的意见和选举决定,泛滥的虚假新闻正在危及民主进程。信息危机已然正在造成不信任、恐惧和分裂,也造成了"信息道德恐慌"。究其原因,虚假新闻与数字媒体的发展密切相关,技术平台使得政治选举中虚假新闻得以更大规模地生产、传播和放大。虚假新闻是复杂社会关系、权力博弈的折射,是嵌入选举的复杂关系中的一种信息现象,也是使假新闻成为可能的社会技术条件和赋予其意义的解释性话语。监管与平台自律存在自由与治理的多重矛盾,需要多利益攸关方采取联合行动,共同应对信息危机、治理社交平台。  相似文献   

9.
谣言是一种待证实的信息。对不同真实度的网络谣言与正面信息的交互规律进行研究,可为高效辟谣提供科学依据,以节约辟谣成本。分析公共危机事件下的网络谣言发生机制,提出谣言真实度参数改进谣言传播公式,以百度新闻帖子数量的变化为依据,构建网络谣言传播规律的宏观模型,并进行仿真与实证分析。由实证结果可知,真实度高的谣言传播范围更广,需要更有说服力、更具有情绪引导力的正面信息才可以有效遏制。因此,应当针对谣言的真实度进行分级管理,以达到节约行政成本、精准辟谣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信息推荐和信息过滤的概念,并通过几个具体的应用实例来展示它们的不同功能和各自的应用范围.文章最后指出,在中文语境里,应该明确区分信息推荐与信息过滤,并且这种区分是有助于那些没有技术背景的中文读者理解的.  相似文献   

11.
面向未来的技术分析概念、方法与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未来的技术分析是指各类面向未来的技术分析的理论、方法与实践,涵盖了技术预见、技术预测、技术评价和技术竞争情报等诸多领域.本文介绍了面向未来的技术分析的概念,并对面向未来的技术分析方法的研究与实践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文章认为,由于各种面向未来的分析方法在实践应用中各具优缺点而新方法的研究需要大量时间和资源,因此两种或多种方法的混合使用是当前研究的重点.文章还着重对情报学领域的面向未来的技术分析方法进行了分析,并认为基于情报计量的分析方法是重要的面向未来的技术分析方法,但仍需要与其他方法混合使用以便更好地反映未来技术的状态信息.  相似文献   

12.
13.
针对目前本体集成领域相关概念和集成工具较多、集成过程不一、集成方法介绍过少等问题,简要辨析本体集成的概念,给出本体集成的基本过程。对比分析国内外流行的本体集成工具,对目前本体集成领域新出现的方法,如形式化概念分析法、范畴论法、RDFS闭包图法等理论基础和实现过程进行详细分析,以便为国内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启发和指导。  相似文献   

14.
关于文物一词 ,在英语中有两个概念 ,一是HISTORICALRELIC ,直译为历史的遗物 ;另一是CULTURALRELIC ,直译为文化的遗物。而在现代汉语中 ,文物一词是一个包罗万象的词汇 ,包含了英语中的两个概念 ,凡是人类历史上所创造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历史遗留物、文化遗留物均囊括在其中。此外 ,在我国文物、博物馆界 ,还有民族文物、历史文物、革命文物、展品、仿制品等广泛使用的专有名词。在这些既有联系又有差异的专有名词中 ,也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对这些名词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必要的研究和划分…  相似文献   

15.
16.
基于知识的语义网:概念、技术及挑战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万维网由松散结构数据组成。为改变这种状况 ,提出了语义网的思想。大量的数据需要结构化 ,更为重要的是赋予含义。这种语义网将提供对异构和分布式信息的智能访问 ,使得软件产品可作为用户需求和可获取信息源的中介。图 1。参考文献 13。  相似文献   

17.
������Ϣ��Դ:������ͼ��ص�   总被引:105,自引:3,他引:102  
提出“网络信息资源”这一概念并对其含义进行初步说明;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对网络信息资源加以分类,并分析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19.
从相关性研究的四个历史阶段对相关性研究进行了梳理,进而总结出相关性的各种类型,并对各类型进行归类,在此基础上,从信息检索过程出发,具体分析了各相关性(系统观的相关性、信息观的相关性和情境观的相关性)的不确定性表现。最后,预测相关性研究将朝着系统、信息和用户并重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对数字图书馆信息丰富化进行分析、探讨。理论部分主要研究数字图书馆信息丰富化的概念、内涵和特征。实践部分主要从系统的角度对信息丰富化框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