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袁红  李秋 《图书情报工作》2015,59(15):94-105
[目的/意义] 探究用户搜索能力和任务类型对探索式搜索行为的影响,进一步深入认识探索式搜索,以期为建立和完善探索式搜索系统、构建探索式搜索行为模型提供参考。[方法/过程]设计1 个提问应答式搜索任务和 2 个不同复杂度的探索式搜索任务,依据搜索能力对实验者进行分组,开展搜索实验。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浏览器日志分析和搜索过程视频分析,从搜索任务和搜索能力用户两个角度,对探索式搜索行为中的搜索工具、检索词、搜索动作、网页4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结论]搜索能力与任务类型对探索式搜索行为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任务越复杂,探索行为越深入。搜索能力越高,搜索过程越活跃。此外,还归纳了探索式搜索的信息需求演进的动态性、搜索路径的波动前进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网络用户探索式搜索行为的特点,设定一个提问-应答式搜索任务和两个复杂程度不同的探索式搜索任务,并根据受试者的检索能力分组,在实验环境下,记录受试者的浏览日志。日志分析结果表明,任务类型与搜索能力均对探索式搜索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与提问-应答式搜索相比,探索式搜索需要的信息量大,受试者受自身知识背景影响程度高,且任务难度越大,探索结果越多、越分散;检索能力的强弱对受试者探索式搜索行为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探索式搜索行为的特点,设计用户实验,依据搜索能力和学历对受试者分组,设定1个提问-应答式搜索任务和2个不同复杂度的探索式搜索任务。利用屏幕录像和浏览器日志,主要从搜索动作、网页浏览、检索式等角度,挖掘不同搜索能力的受试者在不同复杂程度搜索任务中的搜索行为特点。结果表明,在探索式搜索过程中,受试者围绕中心主题搜索,同时探索其相关方面;随着搜索任务复杂度的增加,受试者搜索行为更加深入和开放;受试者搜索能力越强,其搜索效率越高、探索范围更广、程度更深。  相似文献   

4.
采用日志分析、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设计用户实验,每位受试者均对两个不同类型的探索式医学搜索任务进行搜索和学习,从日志和认知的角度综合比较分析探索式医学搜索行为的特点和规律。日志分析从起始阶段、搜索词、组面浏览次数和时长、链接深度、其他特点等方面展开;认知分析从认知负荷、认知影响因素、认知趋势特点、注意力分配情况、认知加工要素等方面展开。最后建立探索式医学搜索行为模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针对复杂多面的探索式搜索情境下高校学生用户的搜索元认知测评问题,设计一个可行有效的测评问卷。通过设定4类不同的探索式搜索情境,对被试在各规定情境下的元认知表现进行多维度分析与评价。[方法/过程]运用元认知理论设计"探索式搜索元认知测评问卷",在预试环节对该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在正式测评环节,通过开展搜索测验的方式组织60名高校学生被试进行探索式任务搜索和问卷调查,使用"Camtasia Studio"录制被试的搜索画面,并进行事后访谈。综合问卷调查数据、搜索行为视频与访谈内容,分析在4种不同探索式搜索情境下被试对"搜索任务与个体认知"的认知、对"搜索过程监控"的认知、对"搜索过程与评估反思"的认知情况。[结果/结论]该问卷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结构效度,可作为测评高校学生用户探索式搜索元认知水平(或表现)的有效工具。根据维度数据分析结果,高校学生用户对于决策型问题(评估决策搜索)和研究型问题(知识获取搜索)的个体能力认知、任务理解能力、搜索障碍监控等能力相对匮乏,针对该分析结果从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搜商能力的培养和网络搜索系统人机交互功能设计三个方面,提出改善高校学生用户探索式搜索能力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国外探索式搜索行为相关研究文献为对象,采用综合归纳方法,从相关理论、基于实验环境和基于真实环境3个方面分析探索式搜索行为的研究进展。研究发现:理论研究吸收了大量早期关于搜索行为探索性的研究成果,但尚未形成清晰的理论框架;基于实验环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行为主体的领域知识、不同的搜索任务、搜索策略、认知变化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尚缺乏各视角下的多层次研究;基于真实环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特定资源、特定领域、特定搜索方式以及特定目的的行为研究,尚未形成相应的搜索模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探索研究生学术搜索中的信息规避行为及成因,为改善信息规避消极影响、提升学术搜索效果提供依据。[方法/过程]首先利用任务式搜索实验获取搜索行为数据;其次通过访谈、扎根理论编码析出各搜索环节的信息规避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然后结合实验和访谈归纳出信息规避行为引发的搜索模式及搜索路径;最后依据SOR理论构建不同搜索模式下的信息规避模型,并结合问卷调研分析各搜索环节的信息规避成因。[结果/结论]研究生学术搜索中的信息规避行为受任务、信息、环境、资本因素外部刺激,受心理因素内部驱动,受能力因素调节控制;信息规避行为引发了直线式和螺旋式 2种搜索模式,在心理因素的反作用下,螺旋式搜索模式是对直线式搜索模式下信息规避行为负面影响的主观矫正;信息规避行为有积极和消极之分,需要引导消极信息规避行为,减少其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 研究高校图书馆OPAC中引入分面搜索技术给用户带来怎样的搜索体验。[方法/过程] 主要通过对用户在两种界面下(传统列表界面和基于列表与分面的界面)进行两种搜索任务(已知任务和探寻式任务)时所表现出的行为和喜好进行实验与观察,从搜索时间、搜索结果准确度、用户评价3方面对比分析搜索界面、搜索任务对用户搜索体验的影响。[结果/结论] 通过研究发现:相对于传统列表界面,受试者在使用基于列表与分面的界面时,搜索用时更短、用户评价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从元认知调控视角,探索用户信息搜索策略改变的特征规律,超越传统策略行为表征的分析,强调动态搜索进程中行为主体的能动性,揭示行为内在的触发动机,形成协调认知与行为活动的搜索策略监测和调整思路,为信息搜索系统感知策略的发展变化、激发用户策略的能动意识、支持策略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方法/过程]通过观察法和刺激回忆法收集学生在学习型搜索任务的完成过程中策略改变的自我意识和行为调整的相关数据,并采用扎根理论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结论 ]识别出元认知调控视角下用户信息搜索策略改变的动机意识和行为操作两个特征维度,以及被动调整动机、主动调整动机、检索式调整、检索工具转换、系统功能帮助、任务内容改变6个特征要素,并进一步探索搜索策略改变的动机意识与行为操作之间对应的驱动关系。基于策略改变特征要素,聚类生成自驱型、适应型两类不同的搜索策略改变风格,并进一步发现,自驱型搜索策略改变风格的用户较适应型用户表现出更好的搜索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探索用户在完成不同类型的网络学术信息搜索任务过程中情感的识别及变化。研究综合采用实验法、出声思考法和问卷调查法收集了75名被试完成事实型和主题型两类学术搜索任务过程中的情感数据,并利用配对样本t检验、开放式编码和主轴式编码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第一,用户在完成两类搜索任务过程中均会产生正向、负向和中性三种类型的情感。其中,负向情感的数量在两类搜索任务下均呈现出倒V形变化模式;正向情感的数量在不同任务类型下呈现出不同的变化模式;中性情感的数量在两类搜索任务下均非常小。第二,用户在完成搜索任务各阶段的情感源自不同的因素。在需求产生阶段,用户对搜索任务的认知是用户产生情感的主要来源;在执行搜索阶段,用户对搜索结果和搜索策略的认知是导致用户产生情感的主要来源;在选择资源阶段,用户对搜索结果的认知是引发用户产生情感的主要来源。第三,用户搜索满意度在不同任务类型间存在显著差异,即用户完成事实型搜索任务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完成主题型搜索任务的满意度。本研究可为开发面向用户情感需求的信息检索系统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在信息检索系统评估和信息搜寻行为研究中,实验法是常用的研究方法,而实验中的任务设计是实验成功的关键环节。设计模拟仿真工作任务情境是近年来常用的任务设计方式,而它能否替代用户的真实工作任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实验研究结果的科学性。为验证此方法,招募42位本科生参加实验,要求其为完成一项真实工作任务和一项仿真工作任务,在CNKI中展开搜索。通过分析实验参加者在实施两项搜索任务中的交互信息检索行为和检索绩效,发现仿真工作任务与真实工作任务在属性上尽管存在某些显著差异,但并未对用户交互信息搜索行为及绩效产生显著影响。因而,仿真工作任务可以替代真实工作任务用于交互信息检索实验研究,但需要进行合理设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全面考量任务感知和情感状态在协同搜索中呈现的规律及其对协同搜索效率的影响,深入理解用户协同搜索行为,可以为协同信息检索系统的设计和改进提供借鉴。[方法/过程]运用模拟实验和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选取Coagmento协同搜索系统作为研究平台,研究对不同任务类型的协同搜索过程中不同问题解决能力和亲密度的协作团队的任务感知和情感状态差异,以及任务感知和情感状态之间的关联性和协同搜索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结论]任务类型全面影响协同搜索中的任务感知,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大于成员亲密度;三者影响协同搜索中的用户情绪状态;用户情绪状态呈现"正向→负向→正向"的变化规律;任务感知和正向情绪有利于提升协同搜索效率; 任务感知和情感状态之间具有复杂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如何理解新手在与学术数据库交互过程中其心智模型的演进过程和学习模式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探究任务类型对学术数据库新手用户心智模型和学习模式的影响能够更好地帮助用户使用学术数据库。[研究设计/方法]本研究通过77位新手用户参与完成三种不同类型的任务(事实型搜索、探索型搜索和干涉型搜索)前后分别绘制的中国知网概念图的实验,对概念图的结构差异和内容差异进行分析,探讨不同任务情境下学术数据库新手心智模型的演进规律及学习模式。[结论/发现]研究表明用户信息搜索前后心智模型的演进模式受到任务类型的驱动,呈现出不同的概念图结构和维度内容;用户在不同任务的搜索前后均进行了学习行为,但学习模式存在差异,大多数新手用户在事实型任务和干涉型任务搜索后进行了有意义的学习,而在探索型任务搜索后用户进行了初步学习。[创新/价值]从任务类型的影响视角丰富了“搜索即学习”中的新手用户心智模型和学习模式的研究内容,有利于信息专业人员为新手开展信息检索技能培训和优化检索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14.
刘畅  赵瑜  杨帆 《图书情报工作》2015,59(1):99-105
[目的/意义] 通过分析时间限制和任务次序在用户实验设计中对被试和实验结果的影响,提出响应的优化方案。[方法/过程] 使用实验法,对被试搜索时间进行严格的控制,分别验证时间限制和任务次序对被试搜索体验的影响。[结果/结论] 在有时间限制的情况下,被试对于成功完成搜索任务的信心较低,且在任务结束后,对检索结果的自我认同度较低;任务次序也会影响被试的检索体验,搜索任务的次序越靠前,用户的信心和体验越易受到较为负面的影响。建议学者在采用实验法进行用户行为分析的时候,要科学全面地对搜索任务和情境变量进行轮换,如采用拉丁方的设计。同时,若非检验实验时间限制对搜索行为的影响,应尽量避免实验过程中对被试的搜索时间进行限制。  相似文献   

15.
借助用户实验和行为观察技术,采集用户的网络视频检索过程,从检索行为的总体分布情况、视频检索入口、检索入口的跳转行为与翻页行为、检索结果的处理等不同角度描述用户视频检索的行为和心理,讨论分析视频检索的途径、用户的定势心理、检索任务对检索过程的弱影响和相关性判断的行为特征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探究在协同与独立模式下完成信息搜索任务的过程中,用户在搜索体验、交互行为方面的差异,试图通过对比研究来理解协同信息搜索行为的特点,为协同搜索系统的设计提供借鉴。[方法/过程]基于图书交互式检索平台(CLEF-Social Book Search)进行实验,共招募16名独立被试和18名协同被试到实验室完成多种类型的书目搜索任务,对搜索前后问卷记录的搜索体验以及后台服务器记录的搜索过程交互行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论]搜索体验方面,协同搜索被试比独立搜索被试对实验系统的功能评价更好,对系统的美感、耐用性、新颖度评价更高,参与实验的专注度更高,但却感到更加费力;搜索行为方面,相比独立模式下的被试,协同模式下的被试在目标型任务中进行更多次决策,尤其是删除书目的决策,意味着协同搜索被试在搜索后期会进行更多的决策讨论和整理;在探索任务中,协同被试比独立被试的平均决策时间和首次决策时间都更长,可能是由于在探索任务中协同被试的参与度更高、讨论更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