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佳 《今传媒》2016,(11):51-52
社会化媒体已经成为今天的一个热词,作为公众收发信息最常见的传播平台,很多社会舆情都引爆并发酵于社会化媒体,它扩大了舆论传播主体、重构了受众身份、拓展了舆论传播载体、丰富了舆论议题内容,对传统的舆论调控机制形成冲击,也引起了网络舆论环境的变迁.面对新的情况,要想有效地提升网络舆论引导力,就要首先厘清网络舆论环境的新情况.  相似文献   

2.
彭剑 《编辑之友》2016,(4):70-74
当前,社会化媒体舆论的涌现和爆发,深刻改变了传统舆论的生成及运行模式.文章主要研究社会化媒体舆论生成、传播机制与动员模式,探讨社会化媒体舆论生产背后的独特性和传播机制的复杂性,并提炼和概括出社会化媒体舆论的运行机制及模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传播的发展,纸媒等传统媒体的失语越来越成为新闻传播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尤其在娱乐新闻报道方面,新媒体以压倒性优势抢夺了传统媒体的话语权,引导着舆情走势。本文基于乔任梁去世事件,通过纸媒对娱乐事件新闻报道进行的内容分析及网络舆情分析,探寻纸媒这一传统媒体是如何一步步丢失娱乐事件报道的舆论阵地和新媒体环境下舆论传播主动权、舆论场及舆论推手的。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互联网的高度发展,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自媒体时代,人人随时都可以对社会热门事件各抒己见,发表看法,这就导致了舆论形成和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对舆论走向产生影响。百度、微博等自媒体平台对于热门事件的舆情发展情况能够起到一定的体现作用,本文对“红眼睛蓝兔子”邮票引发的舆情进行分析,以网络舆论为依据对热点舆情的特点、传播特性等进行分析,探究主流媒体以及新媒体、自媒体是如何在舆论传播的过程中影响舆论发展的,从而摸清热点事件网络舆情的形成与传播机制。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社会公众事件中的人物特别是明星作为意见领袖,其言行会对社会和公众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会导致网络舆情的出现,网络舆情有正面和反面,关键在于如何引导.文章从新媒体环境及社会公众事件中的人物对网络舆论的影响分析,探讨社会公众人物如何应对网络舆情,政府、主流媒体如何正确引导网络舆情以及网民个体该怎么做.  相似文献   

6.
网络舆论危机的生成是一个复杂、多元的动态系统,具有强互动性、跨时空性、广泛性、强破坏力、群极化性、外溢性等特征.但危机并不是突然爆发的,从网络舆论热点转化为危机舆论,需要经过生成、传播和演变的过程.文章从自媒体传播舆论场的特征入手,探析网络舆论危机生成的结构要素、演化机制和生成动因,以期把握自媒体时代网络舆论危机的生成演化规律,从而更好地应对危机,化解危机.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网络已日益成为舆论生成的策源地、舆论传播的集散地。基于2010年以来最新网络舆情发展态势,分析了我国网络社会舆情呈现出的五大特点,以利于管理部门积极应对网络舆论,构建主流网络舆情。  相似文献   

8.
社会化媒体是当前互联网舆情最重要的承栽空间.文章以近年来的公共危机舆情事件为例,探讨目前社会化媒体舆情治理问题存在的认知窠臼和实践误区,将之概括为侍从型、管控型、博弈型三种问题模式.同时,在协同理论的基础上,试图构建社会化媒体舆情协同治理模式,为当前的公共危机网络舆情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媒体官方微博凭借其自身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在公共事件中对受众进行舆论引导方面产生了强大的网络舆情传播效果。本文主要研究媒体官方微博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引导公众舆论、建立舆情预警机制,对媒体在报道中更好地发挥正面传播效果和服务公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社会化媒体改变了传媒生态,也同时改变了大众传媒所领导的舆论环境,舆论场中的权力分配发生着悄然间的改变,被改变的舆论环境又反过来改变媒体生态,被事件驱动的媒体和公众舆论,正在一个看不见的社会化网络下激烈碰撞.  相似文献   

11.
文章提出我国互联网发展历程经历了网络门户、社交网络及移动和私密化三个时代,并基于复杂性和网络舆论蝴蝶效应视角,对不同时期网络舆情生成特点予以分析,三个时代分别对应信息发布、舆论传播和社会动员;最后从复杂性这一网络舆情的根本特征出发,提出从宏观层面对网络舆情事件引发危机的综合治理措施,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技术与安全、国际与国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行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其独有的及时性和互动性不仅满足了广大受众的需求,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传统媒体的影响力,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舆情环境下的电视媒体宣传方式拓宽了传播渠道的同时,也增强了舆论宣传的引导能力。本文基于舆情环境下电视媒体舆论引导力的优势及面临的挑战,进一步提出了电视媒体舆论引导的发展策略,以提高电视媒体舆论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数字技术突飞猛进和移动互联网蓬勃兴起,带来了媒体格局深刻裂变,传统媒体正经受着来自网络的全面挤压。而以微博、微信、微电影为代表的微媒体迅速崛起,正在深刻影响着信息传播格局。微时代的到来,其即时性、互动性和平民化的特性改变了以往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模式,使网络舆情的产生、发酵和传播速度大大加快。在这种环境下,传统主流媒体要在新的媒介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能够在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两个主战场发挥舆论影响力,就必须与新  相似文献   

14.
李静  谢耘耕 《新闻界》2020,(2):37-45
本文基于2010-2018年10600起舆情事件,考察了事件本身属性、媒介传播、网民参与及政府干预对网络舆情热度的影响。多元分层回归模型的结果表明:1.环境和文化体育类事件网络舆情热度较高,反腐倡廉类事件网络舆情热度较低;因为大型活动和科技发现引发的舆情事件传播热度较高。2.由传统媒体、网络新闻首次曝光的舆情事件热度较低。3.出现第三方、网络谣言、网络动员的舆情事件热度较高,意见领袖的出现对网络舆情热度没有显著影响;网民舆论倾向性非常正面的舆情事件传播热度较高。4.网络舆情事件中如果国家部委进行了干预,则舆情热度较高;政府干预的时效性越差,网络舆情热度越高;政府采用新闻发布会、社交媒体回应的舆情事件热度较高,利用对外公告或文件回应的舆情事件热度较低;政府干预级数与网络舆情热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研究舆情成为我国党政机关、学术机构的重要课题之一.近年来,舆论的生成环境发生变化,多种媒体样态共存,多个舆论场交叠,给舆情管理工作带来挑战.政府作为公共管理的主体,构建科学高效的舆情管理体系有其迫切性和重要性,但当前政府的舆情管理在角色定位、管理方式、传播内容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我们需要借助大数据和先进的科技转变舆情管理理念、完善舆情管理体制、构建移动政务服务型平台等共同打造智能化的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儿童相关的舆情事件呈现新特点.本文采取定性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以《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0-2017)数据库舆情事件月度排行榜中儿童主体相关事件为研究对象,分别从信源敏感度、报道活跃度、政府组织介入度、事件发生地以及事件类型五个维度,探索网络舆情中涉及儿童主体事件生成和传播机制.研究发现,政府组织介入和社会类型事件是儿童主体相关事件成为网络舆情热点的关键影响因子;其他因子需与关键因子的组合才能发挥作用.依据儿童舆论热点事件的生成和传播机制,政府组织应当强化自身的舆论引导能力,完善相关领域的舆情监测和预警机制,保障舆情的合理表达和理性讨论,最终推动儿童舆情热点事件的应对和化解.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主流媒体作为传播链中的重要节点,在舆情滋生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主流媒体如今面临着各种自媒体崛起的挑战,努力适应新传播环境,发挥自身优势提升舆论传播力和影响力对主流媒体来说极为重要。【方法】文章从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的现实困境出发,结合自媒体时代的特点及新媒体发展趋势,对新时代主流媒体更好地进行舆论引导提出了一系列策略。【结果】自媒体时代主流媒体需要经历传播主体多元化、议程设置难度升级等阵痛,更要善于运用网络扩大自身传播力和影响力。【结论】主流媒体需要坚持底线思维,适当借鉴自媒体运作方式,不断进行线下实地考察实践更好地完成舆论引导工作。  相似文献   

18.
杨维东  曹兰 《传媒》2018,(13):64-67
社交媒体催生新的传播格局,使突发事件的舆情传播呈现出瞬时爆发、难以预测、破坏力强等特点.本文在审视舆情事件生成的动因、演变规律及消亡规律的基础上,构建了社交媒体时代突发事件的舆情治理新范式,提出应建立舆情生成期的预警机制、健全舆情扩散期的引导机制、完善舆情消减期的善后恢复机制.  相似文献   

19.
舆情就是社情民意.网络时代之前的舆情,主要体现为传统媒体上的报道和评论.现时的舆情则呈现出复合多元的态势,主要包括网络舆情、媒体舆情所体现的社会意见和情绪,尤以网络最为直接、最为猛烈、最为真假难辨.两个舆论场存在偏差从舆情的角度看,有两个舆论场存在,一为传统媒体,一为网络空间.对于传统媒体,党政部门有一套完整的体制机制,把控起来相对容易.  相似文献   

20.
电力行业一直是民众关注和舆论的焦点,新媒体时代电力行业的网络舆情引导更加重要。通过分析电力行业网络舆情形成的根源及舆情引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新媒体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结合电力行业自身情况,提出新媒体环境下电力行业应对网络舆情应采取的引导策略,结合完善的引导机制,有效地引导行业内网络舆情,为电力行业网络舆情的引导机制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