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前高校图书馆读者空间的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当前高校图书馆读者需求变化及特点的分析,提出空间服务是未来图书馆的服务定位,跳出纯粹文献服务的束缚,把馆舍空间规划及建设上升到图书馆战略管理的高度。以每位读者有其适合的空间,每个空间有其适合的读者,有效引导读者自动分流,使文献、馆员优化配置,读者有序流动,实现图书馆整体功能最优化为目标,强调图书馆空间建设与服务,专注于读者空间的规划,对当前高校图书馆读者空间规划的目标及建筑设计要求、内部空间类型及发展趋势、各类读者空间的具体规划设计要求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基本要素"人、资源、空间"已发生重大变化,同济大学图书馆基于用户需求研究图书馆空间规划策略,为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和业务转型提供支撑和可行性方案。[方法/过程]探索图书馆空间规划设计需求分析方法,通过内容分析、案例研究、调查问卷等方法了解图书馆发展趋势和用户需求,基于需求分析提出新空间布局的关键要素、功能布局、特征及框架,为同济大学图书馆的创新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结果/结论]空间服务已成为未来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服务模式,探索高校图书馆空间规划方法及关键要素,提出基于用户的空间规划框架,有助于提升图书馆服务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借鉴国内外信息共享空间的成功案例,在理解高校图书馆整合型信息共享空间的功能和设计理念基础上,从馆舍空间、虚拟空间的构建和信息共享空间的组织与管理方面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了高校图书馆整合型信息共享空间服务模式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4.
针对地方高校图书馆转型发展的需求以及众创空间的元素构成特征,首次将高校图书馆服务与众创空间服务理念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图书馆+E"服务模型。论文分析了将众创空间理念融入新建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可行性,并解析了"图书馆+E"服务模型结构,界定了模型概念,阐述了模型运行保障策略和实施路径,为新建地方高校图书馆开展众创空间服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大学图书馆的基本要素已发生重大变化.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图书馆基于用户需求研究图书馆空间规划策略,为图书馆的空间服务创新提供支撑和可行性方案,分析提出新空间布局的关键要素、特征及空间服务框架,通过对图书馆空间服务的定位、功能以及特色的分析,提炼出空间服务应采取的方案和策略.空间服务已成为未来大学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图书馆基础职能竞争力减弱和功能拓展缺失越发明显。以第三空间理念为指导实现高校图书馆转型是必由之路。由于科学、可信、有效的定量研究数据支持不足,导致现有的第三空间图书馆研究成果仅被证实在有限空间内有效,缺乏可推广性,很难形成对本行业有指导意义的体系化构建。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以京津冀地区高校图书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第三空间高校图书馆服务体系进行操作性定义后设计问卷,利用统计分析得出:绝大部分高校图书馆通过创新服务向第三空间转型,高校图书馆第三空间建设存在地域性差异,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第三空间建设更加完善,形成一个具有应用参考价值的模式体系。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等教育范式的改变,全球高校图书馆正在经历从简单的开放阅览逐步走向以促进知识流通、创新交流环境为主要特征的第三代图书馆,创客空间的出现为高校图书馆加快自身功能转型与角色重塑提供了契机。文章通过文献调研和案例研究等方法探讨了国外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的研究进展,并从规划与实施流程的视角,全方位解读国外高校图书馆发展创客空间的策略及路径,以期为我国高校图书馆构建创客空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利用IC重塑高校图书馆实体空间的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虚拟技术的发展是对图书馆实体空间功能价值的一种挑战,迫使图书馆人重新思考图书馆实体空间的价值。文章简要回顾了图书馆实体空间的功能演变,分析了信息共享空间实体空间的概念、功能、构建模式和空间规划,试图利用信息共享空间的兴起来改造图书馆实体空间,以求推动图书馆实体空间的建设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正> 80年代,我国高校图书馆馆舍建设进入了一个空前发展的时期。1981~1989年间,全国有半数以上的高等学校建成了新馆,总面积超过250万平方米,是1956~1980年间建筑面积的2.36倍。新馆的建设,既改善了师生的学习环境,也为高校图书馆履行教育职能和情报职能提供了较好的工作条件。在图书馆建筑设计上,80年代是一个承先启后的时期。在此之前,国内图书馆建筑基本上采用的是固定功能模式和混合结构技术,外形比较单调,藏书空间与阅览空间分离,布局缺乏有机联系,灵活性、适应性和扩展性较差,阅览、藏书和办公环境也不理想。80年代,国内图书馆界注意吸收国外图书馆建筑设计思想中的精华,在新馆建设中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不尽如人意的遗憾。本文对北京市十年来新建的馆舍进行研究以总结80年代的成就,并为未来的图书馆建筑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17年4月1-2日,"大学图书馆的新趋势:环境、空间、资源、服务"高端论坛暨《大学图书馆学报》2017年编委会在重庆大学召开。与会专家围绕大学图书馆发展新趋势这个主题开展了深入讨论,包括转型期的大学图书馆思想和理论新动态,从战略定位到综合管理的图书馆理论新动态,新型空间改造助力大学图书馆功能升级,图书馆按需馆藏建设的新趋势,以大数据整理和分析为核心的大学图书馆创新服务,图书馆转型发展策略等热点问题,不仅有理论研究,也有大量的实践案例,为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大学图书馆转型提供了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1.
汪红影 《兰台世界》2015,(8):109-110
文章通过分析高校图书馆馆舍模式的变迁以及藏借阅咨一体化服务模式发展趋势,总结了图书馆的功能、装饰、布局设计等建设理念,最后提出建设现代化图书馆馆舍要注意的环节和问题。  相似文献   

12.
IC实体空间的构建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论述信息共享空间实现目标和概念模型的基础上,从信息共享空间之实体空间规划与建设的角度,讨论我国高校图书馆实体空间的构建模式与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党校图书馆转型建设"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在国家新型智库建设需求的大环境下,党校图书馆实现向智库服务转型的内外动因,并从党校图书馆智慧平台的构建、馆员能力素养的提升、馆舍空间功能的扩展以及智库成果服务的衍化等方面,探讨切实可行的党校图书馆转型路径与策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探讨与研究网络环境下艺术院校图书馆空间再造,以推进图书馆转型与发展。[方法/过程]采用文献研究法、网络调查法等方法,评述国内外图书馆空间再造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并以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特色空间再造实践为例,阐述艺术院校图书馆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对馆舍空间进行调整、改造和再利用。[结果/结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空间价值的日益凸显,成为图书馆服务的核心内容之一。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通过学术研讨空间、艺术展览空间、书画临摹空间等空间再造项目的实践,拓展图书馆服务功能,提升空间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5.
物理空间及其功能是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内容。该文对高校图书馆物理空间变革做了简单的阐述,并根据笔者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学习经历,简单介绍了Information Commons物理空间规划及其功能拓展的一些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 空间句法理论为高校图书馆建筑空间研究引入了新的视角和理论支持,从空间构型角度为图书馆内部空间在可达性方面的效能评价提供一种客观、量化、图示化的手段,相关空间优化法则也将对今后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及创新设计提供指导。[方法/过程] 在调研高校图书馆读者使用情况的基础上,确定空间句法研究的可达性指标构成,利用凸空间划分技术以及Depthmap软件,从整合度、进入深度、疏散深度3个变量数据对样本图书馆整体空间可达性、进入可达性与疏散可达性3方面展开分析,并通过使用行为协同研究比较验证空间句法理论及其技术实施的可行性。[结果/结论] 句法变量的整合度与深度值能理性且清晰表达图书馆建筑内部空间布局特征,从而深层次揭示影响可达性的空间组织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建了新馆舍,并因而留下了数量庞大的旧馆舍.由于旧馆舍功能和设施落伍,其利用情况并不理想,有被弱化的趋势.为了使这些旧馆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重新焕发青春,必须对其进行改造.要处理好改建、扩建、新建的问题,加大对旧馆改造工作研究的力度,加强节能工作改造,重视图书馆建筑启用后的评估工作,尽快制定旧馆改造建设标准.  相似文献   

18.
高校图书馆的空间再造是近些年图书馆界的热点话题之一,馆内各区域改造后的模样多以主题空间形式呈现,其对高校馆服务方式的转型及服务内容的深化意义重大。针对目前高校馆空间再造研究与实践现状,提出"主题空间"建设思路,探讨建设工作的理念原则,以期丰富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的内涵,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大学图书馆空间规划布局变革势在必行。文章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图书馆为例,通过文献调研、问卷调查分析和实际案例分析,探讨多元化空间规划布局变革过程,为实现高包线、高时间弹性、低管理成本的空间服务模式转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高校图书馆建筑的人文精神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金娜 《图书馆学刊》2006,28(3):139-140,F0003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标志性建筑,人文精神充溢于这座建筑设计的每一个环节。简要概述人文精神的涵义及在图书馆建筑中的重要意义,认为高校图书馆建筑要将人文精神贯穿于馆舍设计的每个环节,包括馆舍选址、外部环境建设、建筑整体造型、馆舍的内部设计以及个性化服务空间的建设等。并具体阐述了如何在高校图书馆建筑中体现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