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丹丹 《兰台内外》2023,(18):7-8+14
满族家谱反映出特定历史条件下满族家族最真实的生存记录。本文所研究的满族家谱时间跨度约为18世纪前后,其中较为普遍的是清康熙朝中后期黑河地区八旗驻防满族家谱。这类家谱文献极为珍贵,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家谱文献所反映出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本文以中俄边境黑河地区满族家谱研究已有成果为基础,以《瑷珲正红旗佛满洲扎库他(张)氏宗谱》《武氏族谱》等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满族家谱的功能、价值等。对研究家谱文化、清史、八旗驻防史、中俄边境地区满族人口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2014年6月1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满族小说与中华文化》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满族小说与中华文化》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的成果之一。作者关纪新是国内知名的满族文学与文化研究专家、老舍研究家、中国多民族文学理论评论家,曾任国家级学术期刊《民族文学研究》主编,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老舍研究会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出版专著多种,并发表学术论文和文学评论逾百篇。  相似文献   

3.
郑升 《兰台世界》2015,(3):96-97
清末民初著名诗人、学者、遗民杨钟羲一生以"收集、整理、刊刻八旗文学文化文献"为学术追求,其著述宏富,有《雪桥诗话》、《圣遗诗集》、《弟子职音谊》等著述在当时享誉海内,是八旗文学、清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惜在当代不为人熟知。  相似文献   

4.
举目中国期刊界,《民族文学》、《回族文学》和《满族文学》等少数民族期刊(汉文类),对整个汉文期刊界而言,无疑是一种积极性的文化建构。《回族文学》作为  相似文献   

5.
王瑜 《中国图书评论》2010,(12):113-115
该书正是以文化为大背景,以"长安文化"为依托,从文学的纵深探讨研究《史记》的文学价值,开拓出《史记》研究更深的层面,从而使人们由《史记》反观中国文学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满族文学的长河中,1931—1945年间的东北满族文学因其"集群性"的反帝表达而具备了突出的时代品格。抗战时期的东北满族文学凭借对满族民俗文化、宗教信仰文化以及民族精神等的生动书写,诠释了抗战文学的民族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7.
《玉台新咏》编纂"艳歌"十卷,所选诗歌集中女性题材,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女性化诗集,凸显了推崇女性文化的思想,呈现"诗缘情"、文学发展史、保存文献校勘古籍的本体论价值。  相似文献   

8.
班主任刘心武1977年第11期的《人民文学》发表刘心武短篇小说《班主任》。当时评论界认为这一短篇的主要价值是揭露了"文革"对"相当数量青少年灵魂"的"扭曲"所造成的"精神内伤"。这被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近期出版的《黑龙江文学通史》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作出高度评价。《黑龙江文学通史》是我国研究黑龙江地方文学的第一部通代文学史著作,对黑龙江地区的古代文学、民间文学、俄侨文学及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史,作了多侧面、多层次的考察、梳理和描述。  相似文献   

10.
《全国新书目》2011,(4):58-58
1、《民国经典著作丛刊》(115种)(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从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一个特殊历史时期。《民国经典著作丛刊》在"万有文库"的基础上系统地出版民国时期书籍,此次共选取100种图书,涵盖了哲学、文学、艺术等门类,均为民国时期重要著作,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收藏价值。  相似文献   

11.
2004年第一期《档案管理》在理论探讨栏目中刊登的刘东斌同志《档案利用与档案价值的反思》一文(以下简称刘文)对档案凭证价值"专一性"和"一次性"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清代八旗驻防制度研究》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族贵族对中国的统治是以八旗为立国之本,其兴以八旗,衰亦以八旗,故而八旗制度又可谓清史研究之关键所在。然而与有清一代关系至为密切的八旗驻防制度,长期以来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这不能不是一种遗憾。定宜庄的《清代八旗驻防制度研究》一书,近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终于填补了国内清史研究的空白。该书取材丰富,结构严谨,全面研究了清代八旗驻防从兴建、完备到衰亡的历程,不仅开辟了清史与满族史研究的新领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学术创见,而且清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也可以由此获得新解。毫不夸张地说,这本书的意义已远远超出了它所研究的对象本身。 从八旗驻防制度的始末以见有清一代之兴衰,这是该书的基本宗旨。全书三章。首章以大量的篇幅对八旗驻防制度形成的历史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探索。第二章研究驻防机构和驻防将领的地位,旨在剖析八旗驻防制度的性质及其在清代统治中的地位,重点在八旗驻防与皇权的关系。第三章从八旗兵丁入手,研究驻防制度的内在矛盾,将这一制度置于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中,以预示其前途与归宿。作者以时间为经,分为初创和完备两个时期,以空间为纬,划分为以畿辅为核心,以直省及长城重镇为内线,而以边陲要塞为外围的三个层次,使八旗驻防制度的发展线索及联系网络系统而清晰  相似文献   

13.
谈谈新闻与文学的“杂交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与文学的结缘由来已久,在我国报业初创时期,即在新闻纸上给文学辟出一块地盘,称之为副刊。如当时京沪报业有名的四大副刊———北京《晨报》的《晨报副镌》、上海《民国日报》的《觉悟》副刊、《京报副刊》,上海《时事新报》的《学灯》副刊,为中国新文化运动摇旗呐喊,建立了功勋。当时副刊上发的多是一些纯文学性的文字,如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郭沫若的诗《女神》等;也不时发一点颇具文采的政论性文字,如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也发表于文学副刊之上。这说明,很早以来,我国的老报人就十分重视新闻与文学的结合…  相似文献   

14.
期刊的编辑不仅仅是完成期刊的制作,而且在文化建设中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行业纯文学期刊《石油文学》确立了"石油人写,写石油人"的旨趣。经过10年的磨练,《石油文学》逐渐发展成为石油行业作家的写作前沿阵地。这也是《石油文学》对行业文学,乃至对当代文学史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八旗奴仆满语叫“包衣阿哈”,汉译为“家的奴隶”,简称包衣、家人、壮丁、庄丁等。八旗奴仆是满族和旗人中最受压迫、最受剥削的阶级,有关他们的情况,文献记载不详,而档案资料则比较丰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清顺治朝题本》,其中隐匿类共八函一四五件,全部是有关逃亡奴仆的内容。刑罚类中也有不少处罚奴仆的案例。此外,清代历朝各类档案均程度不同地涉及八旗奴仆问题。本文拟以这些档案资料为主,试对清代八旗奴仆的来源、身份、逃亡原因、逃亡去向及影响等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珍贵文史资料,较详细系统介绍我国现代皖籍著名章回小说大师张恨水的生平业绩、文学创作活动,以及成名佳作《啼笑因缘》的创作缘起、故事梗概、写作特点和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7.
范庆超 《兰台世界》2013,(11):117-118
在满族文学的长河中,1931-1945年间的东北满族文学因其“集群性”的反帝表达而具备了突出的时代品格.抗战时期的东北满族文学凭借对满族民俗文化、宗教信仰文化以及民族精神等的生动书写,诠释了抗战文学的民族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8.
##正##清朝皇帝对金朝陵寝的尊崇和祭祀,以往研究甚少,仅有一些文章提到了满洲人同女真人的历史联系,如王钟翰《关于满族形成的几个问题》一文,认为"如果把肃慎以下迄明朝女真人的世朝相承的隶属关系与满族割裂开来,也是不能正确反映满族悠久的历史渊源的"~(1),主要讨论满族的族源;孙静《满族形成的再思考——清中期满洲认同意识研究》一文,认为"随着女真语诸部与外界接触的增加,关于金、元女真的历史可能作为一种外部的知识为晚明时朝的女真人所知"~(2),对晚明  相似文献   

19.
(一)先说爱情1977年夏天,我写出了《班主任》,以短篇小说的形式,发出了"救救被‘四人帮’坑害的孩子"的沉痛诉求,作品在当年《人民文学》杂志11月号刊发后,引出了一个纷纷以小说形式表达清算"文革"恶果的潮流。1978年5月,卢新华在《文汇报》发表了《伤痕》,使这个潮流获得了一个恰如其分的符码:"伤痕文学"。《班主任》、《伤痕》以及这个文学潮流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命题,被绝大多数人所认可。  相似文献   

20.
《回族文学》杂志是目前我国唯一以"回族"命名并公开发行的文学期刊,近年来顺应时代潮流,将图像引入文学,找到了一条读图与读文相结合的道路——以图像化策略为指导的文学期刊办刊之路。这是《回族文学》杂志连续三届获得自治区期刊界最高奖——新疆期刊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