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0 毫秒
1.
谢怡  韩伟 《兰台世界》2020,(2):55-58
基于高校档案微信平台的服务现状,分析得出高校档案微服务存在服务意识淡薄、服务内容单调、标准规范缺失、互动性差等问题。从用户需求、服务内容、顶层设计、用户管理等四个方面出发,提出转变服务观念、优化平台资源、制定标准规范、做好分类互动的策略,以提高高校档案微服务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发挥其优势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Web2.0的出现和广泛使用,使网络互动的概念深入人心,对图书馆网络互动服务的研究逐渐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以华北地区高校图书馆网络互动服务为研究对象,对高校图书馆网络互动平台的搭建情况和网络互动服务项目开展现况进行调查。华北地区高校图书馆网络互动服务发展不均衡,北京和天津市高校图书馆网站建设水平和互动服务开展情况较好,OPAC服务和参考咨询服务是最为普遍的互动服务项目。高校图书馆需从平台建设、深化互动服务功能、人员队伍等方面切实提高网络互动服务的质量与水平。  相似文献   

3.
Web2.0的出现和广泛使用,使网络互动的概念深入人心,对图书馆网络互动服务的研究逐渐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以华北地区高校图书馆网络互动服务为研究对象,对高校图书馆网络互动平台的搭建情况和网络互动服务项目开展现况进行调查。华北地区高校图书馆网络互动服务发展不均衡,北京和天津市高校图书馆网站建设水平和互动服务开展情况较好,OPAC服务和参考咨询服务是最为普遍的互动服务项目。高校图书馆需从平台建设、深化互动服务功能、人员队伍等方面切实提高网络互动服务的质量与水平。  相似文献   

4.
扩展档案服务功能已成为当前档案工作的一项中心任务,但是,仅有较高的思想认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基于对当前档案工作的资源优势,把握档案信息的特点,制定具体、可操作的建设方案,寻找恰当的服务形式和方法,才能使任务与目标落到实处。本文结合几年来我们在高校档案信息平台建设方面的经验与困难,谈谈如何充分发挥高校档案信息平台优势,扩展档案服务功能。一、高校档案信息平台建设的优势高校档案是高等学校从事教学、科研、党政管理以及其他各项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学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是办好学校…  相似文献   

5.
王珂  郑玲莉 《湖北档案》2023,(10):55-57
大数据时代,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海量的数据资源给高校学籍档案工作带来许多新的机遇与挑战。建设智能、高效、安全的学籍档案利用平台,面向广大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档案服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武汉工程大学学籍档案智能脱敏利用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为基点,分析学籍档案服务利用工作优化路径和实际效用,为推动高校学籍档案智能化发展、完善学籍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等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张文元 《山西档案》2023,(4):124-131
“互联网+”背景下,社会和公众对档案利用需求呈现全球化、多元化,由对本馆的档案资源需求升级为跨馆、跨区域的利用需求。高校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区域联盟共享平台构建可以实现同一地区内不同类型、不同规模高校档案机构的资源互补,在更大的平台上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档案信息服务。本文结合高校数字档案资源发展现状,分析高校数字档案资源区域联盟共享平台构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讨高校数字档案资源区域联盟共享平台建设模式并提出建设策略,以契合《“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提出的“将档案查询利用服务融入区域内“一网通办”服务体系”“促进档案公共服务均等化、便捷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疫情常态化防控为高校档案服务模式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高校档案云服务模式能够推进高校档案数字化转型,深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拓宽校史文化的传播渠道。云服务模式通常分为基础设施层、平台层和软件层三个层,需要配备与之相应的硬件设施、数据平台以及面向用户的终端软件。高校应在资金保障、技术支持、人员配备、制度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实现疫情常态化下更加高效、便捷、人性化的档案服务。  相似文献   

8.
程钰 《北京档案》2012,(6):34-35
目前,电子政务建设已经成为高校信息化发展的重点,这为档案信息化管理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本文主要研究了高校电子政务建设和档案信息化建设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认为要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两者的良性互动,共同为高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9.
扩展档案服务功能已成为当前档案工作的一项中心任务,但是,仅有较高的思想认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基于对当前档案工作的资源优势,把握档案信息的特点,制定具体、可操作的建设方案,寻找恰当的服务形式和方法,才能使任务与目标落到实处.本文结合几年来我们在高校档案信息平台建设方面的经验与困难,谈谈如何充分发挥高校档案信息平台优势,扩展档案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0.
刘永祥  周荣 《云南档案》2012,(12):56-58
建设档案专题数据库的最终目的是方便利用,深层次开发馆藏资源,满足用户的利用需求,建设高校档案专题信息数据库要发挥高校档案馆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通过建立档案专题数据库平台,深入开发利用档案资源,实现专题数据库与归档数据库数据资源共享,积极主动为高校的建设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1.
高校电子政务建设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互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了高校电子政务建设和档案信息化建设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认为要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两者的良性互动,共同为高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2.
微信平台是高校图书馆与读者互动沟通,宣传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新兴媒介,本文结合沈阳工程学院图书馆微信平台的实际运行经验,从用户数量、编辑创作、发布内容、互动沟通、未来发展等多个方探讨了数字环境下图书馆微信平台建设的具体措施.高校图书馆必须依托微信平台提升服务,打造图书品牌.  相似文献   

13.
以"互联网+"技术引领高校档案服务新模式,来满足大数据时代档案用户的新需求,为高校、师生和社会提供优质、快捷的档案服务,最大限度发挥档案资源的价值。文中结合工作实际,从档案用户需求入手,研究"互联网+"与高校档案工作的合理契合点,使档案工作趋向高效化,档案服务趋向便捷化,档案平台趋向网络化,最终形成高校档案物联网云平台,使档案用户直面档案资源,打破传统档案服务方式。  相似文献   

14.
伴随高校档案部门与档案用户之间的供需矛盾加深,档案部门单独承担供给重任就显得力不从心,为此,引入共建共享的理念,探讨保障用户的权利与需求对策。基于高校档案用户及其需求分类、特征分析,确定当前档案服务的堵点、断点、难点和可参建档案服务的主体。结合共建共享理念的核心思想和用户需求现状,就满足用户需求、保障用户体验、激活潜在需求,相应提出加强档案资源建设、打造"一站式"服务、畅通双向互动渠道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校档案网站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档案网站建设是高校档案信息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展示信息化建设成果的重要平台。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高校档案网站的水平,更好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为高校档案事业服务,有必要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国高校档案网站的现状。本文旨在立足客观的调查.分析并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途径,为实际工作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公众参与是衡量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指标,公共机构与社会公众双方良性互动显得至关重要。从档案微信公众平台建设上看,存在公众参与地域不均、公众参与程度不高、档案部门回应力度不够、微信公号吸引性不足的问题。提出应加强档案宣传教育,转变档案部门服务意识,提高公号内容质量和拓宽互动形式等建议,以期提高双方互动效率,实现档案服务质量和档案价值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海淀档案"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简况,从信息推送内容和服务方式两个方面总结了运营特征,结合现状提出了应对发展瓶颈期的"精准、特色、合力、互动"的八字优化方针和相应的对策,以期进一步创新和拓展"海淀档案"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并在档案宣传利用服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校务服务中心是高校政务服务与互联网细化融合的结果,为档案利用服务再上新台阶提供了平台。本文在分析信息技术发展形势的基础上,深入剖析档案利用服务转型升级的现实基础和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详细解释"互联网+"档案利用服务流程及相应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对个性化服务作出说明。  相似文献   

19.
建设专业、统一的高校档案数字资源平台,已经成为高校档案工作的共识、趋势和重点,但限于档案工作侧重、档案构成、档案数量、软硬件投入等多方面因素,各高校进行档案数字资源平台建设时,应该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和未来需求,选择合适的建设模式。论文在对部分高校档案数字资源建设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以实效和目标实现程度为考核标准,结合高校档案工作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综合性的高校档案数字资源平台建设模式,并给出模式调整与建设策略,便于各高校根据自身的情况,动态优化,形成合适的建设模式,提高建设成效。  相似文献   

20.
轩红 《档案管理》2015,(3):54-55
网络的发展影响了很多人的生活模式,同时也影响了行业的工作模式,计算机网络模式同时对档案馆的服务模式革新带来了新的契机. 1 网络环境下档案服务新模式 1.1 搭建信息交互平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实现了可能,档案部门可以通过建设网络交互平台,通过用户的注册或者统一认证体系,实现档案资源检索的便利性、互动交互,用户信息更新等新的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