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科学研究   25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据知识管理项目经理的工作职责,提出了一种知识管理项目经理素质的评价方法。该方法是针对评价项目经理的素质问题,构建一个评价指标体系,并分别进行基于主观指标的模糊评价和基于考试成绩的客观评价,将主观评价结果与客观评价结果进行综合,使最终评价结果反映主观程度和客观程度。最后给出了一个算例,以说明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面向企业核心能力的核心技术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郁培丽  樊治平 《科研管理》2003,24(2):73-76,40
本文阐明了核心技术对于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意义。指出核心技术不仅是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 ,而且是核心能力转化为竞争优势的关键。在分析目前我国R&D资源和效率状况基础上 ,确定了重点研究开发核心技术的R&D战略。最后 ,根据技术研究与开发的一般规律和企业核心能力的内在要求 ,给出了选择核心技术进行自主研究与开发应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一种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竞争情报过程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首先分析并明确了竞争情报过程与知识管理的关系,给出了知识管理对竞争情报过程的支持矩阵;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竞争情报过程模型,详细描述了模型的主要组成模块及工作机理。指出,依据该模型,企业易于理解和把握基于知识管理的竞争情报,实现竞争情报过程中知识资源的共享和有效运用;最后通过一个实例说明该模型对于增强企业竞争情报水平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知识能力的内涵与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能力"的概念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动态竞争环境对企业能力的新要求,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但由于目前学术界及实践中对知识能力内涵的理解尚未统一,影响了对知识能力的深入研究与实际应用.针对这一问题,在对知识能力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明确界定了知识能力的概念,分析了知识能力的特征,并对知识能力与核心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动态能力等一些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进行了辨析.  相似文献   
5.
首先从决策支持的角度给出了对竞争情报中心的认识,竞争情报中心是由竞争情报小组和计算机网络竞争情报系统组成,也是通过人机有机结合等多种方式支持企业决策者做出战略决策的广义竞争情报系统;然后深入分析了竞争情报中心的决策支持作用,并给出了一种竞争情报中心的总体框架;最后阐述了竞争情报中心的开发策略。文中指出,构建竞争情报中心有利于提高竞争情报活动的效果和决策支持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7.
知识网络的构建过程分析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本文在分析组织存在知识缺口问题的基础上 ,指出了构建知识网络的实际意义 ,并进一步提出了知识网络构建过程中的构成要素、构建原则和构建方法。最后通过春兰集团的一个实际分析案例 ,说明了组织如何构建知识网络以及知识网络所体现的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8.
核心知识、知识运作能力与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对“知识”、“核心知识”、“知识运作能力”的概念及本质进行了阐述,建立了知识竞争优势矩阵,并以研发组织为例说明企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取决于“核心知识”和“知识运作能力”两个方面,只有二者的协调匹配企业才有可能获得持续性竞争优势。将“核心知识”和“知识运作能力”区分开,可以使企业避免只重视知识本身的获取,而不重视知识的运用;或只偏重知识的应用,而不重视知识的拥有。  相似文献   
9.
一种基于知识缺口分析的知识流程再造方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知识流程作为组织微观的线性知识流动的体现,与组织的业务流程方向一致,是组织知识应用与创新的根基。引入知识缺口的概念,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缺口分析的知识流程再造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业务流程分析、知识流程表示、知识缺口分析与知识流程再造等四个步骤。最后,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分析,详细说明了本文给出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董仲鹏  樊治平 《预测》2022,(5):9-17
近年来,面对共享经济的迅猛发展和“超越利润”管理原则的兴起,追求利润和消费者盈余双重目标的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如何选择适合的商业模式,这是值得关注的。本文研究了在共享经济环境下追求双重目标的OEM的商业模式选择策略,并探讨了OEM追求双重目标是否是经济可行的,其中有两种商业模式可以选择:OEM仅开展销售业务(销售模式)和OEM同时开展销售业务与共享服务业务(混合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若产品成本较小且消费者所支付的共享服务费用较大,则追求双重目标的OEM应选择销售模式;否则,其应选择混合模式。有趣的是,产品成本越大,OEM追求双重目标的动机就越大。此外,追求双重目标和仅追求盈利单目标的OEM可以获得相同的利润,这为共享经济环境下OEM追求双重目标的经济可行性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