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71篇
科学研究   15篇
体育   286篇
综合类   9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层少体校羽毛球运动员选材方法实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长期从事少儿羽毛球运动员的训练所积累的经验,并借鉴其他项目的选材模式,提出一套从形态、机能、素质到心理特征的选材思路和实用的、操作性较强的少体校羽毛球运动员选材方法和具体指标,为广大基层少体校羽毛球教练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羽毛球运动员专项情境中信息加工阶段速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44名专业羽毛球运动员和12名羽毛球初学者为被试,以羽毛球比赛情境片段和两种刺激信号为素材,对优秀运动员知觉技能中快速反应的内存机制进行了实验性研究。结果表明:1)在羽毛球专项情境中,与初学者相比,优秀运动员并不是在所有的三个信息加工阶段都表现出较快的加工速度;2)专业运动员比初学者具有快速的刺激辨别,这一指标是评价羽毛球运动员与非运动员的有效指标;3)不同水平运动员在反应选择阶段没有显著的加工速度差异;4)与中等和初学者相比,高水平运动员具有快速的应答编程速度,应答编程阶段的加工速度是水平相近的优秀运动员的有效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3.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通过参加羽毛球俱乐部的学习,其综合专项素质的各项指标教学前后比较均有了明显提高。研究结果表明,体育俱乐部是提高学生专项素质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羽毛球后备人才管理体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湖南省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及羽毛球后备人才管理体制现状进行调查和综合分析,提出了完善湖南省羽毛球后备人才管理体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经临场技术统计和调查研究后发现,在羽毛球女子项目试行每局7分制后,女双运动员必须在技术全面的基础上,更加突出速度、力量和凶狠性,以进攻打法为主的运动员,在比赛中更能取得较好成绩。女子项目男性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羽毛球新规则的特点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羽毛球新规则的主要特点及新赛制对运动员的新要求,提出了适应新规则的训练对策。  相似文献   
7.
试析新赛制对羽毛球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1分每球得分制在2006年的羽毛球比赛中试用,新赛制力求缩短比赛时间、增强对抗性、偶然性和观赏性,强调进攻和快节奏。目的在于把羽毛球运动推向普及,吸引更多的选手参赛、观众关注、企业赞助和电视转播。新赛制对选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对肇庆学院38名教工羽毛球爱好者进行了运动损伤情况的调查,共查出损伤66人(次),不同类型的损伤17种,损伤次数总计132次.多数伤者未采取有效的方法治疗,而仅依靠自然恢复,对此,应加强对运动者的指导,健全运动康复的手段,以达到科学健身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研究和探讨体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当前一项十分重要且引人注目的内容。在羽毛球方面,在教学中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来提高教学质量,将教学水平提高到新的阶段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依据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观点,将“结构-定向”理论引入到羽毛球教学中,并围绕教学模式的五个基本要素构建了“结构-定向”羽毛球教学模式,对羽毛球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与改革,寻求适合学生掌握羽毛球技术的“新型”教学理论,有效的提高羽毛球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