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47篇
体育   5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1998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世纪之交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凸现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张扬人的主体性,充分调动社会各种力量共同推进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此次改革已使人们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很大的改观,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这是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能否定也无法否定的事实。与此同时,此次改革决不是“哥白尼式的革命”,也不是根本“范式”的转换,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可能存在操之过急的倾向,致使问题也较明显,其中课程改革背后的深层问题——教学的基础性问题,引起了理论者和实践者的密切关注。于是,教学的基础性是什么?教学基础性的意义何在?以及教学…  相似文献   
12.
关于教师专业自主权的认识和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师专业自主权的回归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专业自主权不仅有其法理基础、专业基础,同时又有推动其发展的基础教育改革的动力基础。广大中小学教师在拥有专业主权的同时,也要明晰当前制约专业自主权的因素.采取多种形式,实现自主权的最大化,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教师学习的生态现状及变革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全国东、西、中部三大区域五个省份11所中小学教师学习的生态现状的问卷调查发现:教师对学习有了较为积极的认识,学习不再仅仅是外在驱动,更重要的是为了教师自我更新和学生成长;教师学习时间上存在性别差异和学科差异,学习内容上存在性别、职称、学科与学校层次差异;各级培训效果低下,支持政策针对性不强。因此,要尊重教师学习的生命本质,张扬教师学习的主体性,关注教师学习的适切性,并为教师提供多样的学习资源,从而实现教师学习的根本性变革。  相似文献   
14.
15.
作为教师学习的同课异构是教师实践知识习得的有效路径,体现了教师学习方式与内容变革的必然性。同课异构的真实性、情境性与互动性内涵及其对教师学习的意义,随着研究的深入而不断丰富。然而,同课异构的现实畸变却影响了其核心精神的实现和教师学习的有效性。为此,我们要构建展现教师的不同风格、面向教师的差异发展与构建教师学习文化的同课异构,使同课异构走向"实"、"精"、"新"。  相似文献   
16.
学力是基于学校教育之上,又是存在于学校教育之外的一种学习力、生存力与发展力,它是内化在主体素质与实践之中的无形的“力”.学力内容从单一强调知识为主的学业成绩到以生存、发展、创造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学力形态从基础学力到发展学力呈现多样化取向;学力主体从学生到教师逐步扩展;学力形成原因由学科教学转向学校生活.  相似文献   
17.
文化因素是造成中国城乡教师学力差异的深层原因,积极发挥城乡教师的文化影响力,创建城乡教师平等的文化环境,树立城乡教师共同发展的价值取向,应该成为缩小城乡教师学力差距的基本文化路径。其实,城乡教师学力差距缩小的过程,就是文化变迁的过程,就是中国教育前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还是考试的问题.它主导着教育教学的运作,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考试作为评价学生主体发展的一个部分、一种手段和一个方法,就自身而言没有对错之分,只是急功近利的价值追求才使考试的原意发生了扭曲.而促进学生主体发展才是考试真正的价值取向,为此,考试制度改革要保障学生主体发展,考试内容要检测学生主体发展,考试方式要适合学生主体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
有效教学的课堂文化具有价值引导的时代意义,能引领时代发展的前进方向,以互动作为其存在基本形式,以创生作为本质内容,以体验作为最高境界,以主体性发展作为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