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7篇
教育   551篇
科学研究   140篇
体育   51篇
综合类   22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14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1.
胡宇行  陈堂发 《新闻界》2023,(4):47-61+83
《电影产业促进法》第31条有关屏摄行为规制的侵权构成要件的具体行为方法不明且缺乏正式解释,而很多媒体宣传报道则将所有屏摄行为尽数归入盗摄范畴,由此形成的非正式解释深刻影响着业界、公众对相关权利义务的认知与行为。屏摄行为现行法律规制存在四重症结:其一,违法屏摄行为的正式解释缺失;其二,未对善意屏摄与恶意盗摄作立法区分;其三,积极预防性规制措施于行为层面无差别地过早介入;其四,未依据法益侵害当量作行为规制的类型化处置。为实现版权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均衡,建议在调和屏摄行为既存的三重利益冲突的基础上,建构政策层面重视公共领域保留、规范层面明确合理使用空间、执行层面区分确立影院管制权限并制定裁量基准的应然规制路径,并以之为据通过法律解释阐明违法屏摄行为“录像”只包含“录制”这一种行为方法,而将“摄影”行为从中分离,并采取对法律隐含漏洞进行目的性限缩的方式,将之排除在违法打击对象之外。自媒体平台是屏摄影像的重要传播媒介,数字技术的发展、侵权内容的泛滥令平台应在合理限度内履行对侵权屏摄影像内容事先审查的版权注意义务。  相似文献   
912.
针对学界关于青年科学家项目如何科学合理设置和有效管理的研究不足现状,鉴于我国首批启动的试点专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重点专项(以下简称“大气专项”)部署的一批青年项目的执行期已全部结束,并已完成了项目综合绩效评价,故以大气专项青年项目为研究对象,结合问卷调查,对青年项目的设置、管理和服务需求、组织管理经验及成效进行系统分析,并对其今后的进一步优化发展作出反思。结果显示:大气专项青年项目不拘一格选贤举能,突出原创性,加大经费支持强度、搭建平台优化服务,产出了一批科研成果,制定差异化分类管理举措,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依据专项特点设计指南和青年项目、鼓励青年学者独立承担项目、创新科技管理服务、制定差异化的项目管理措施等建议,以期为未来科技计划中青年项目的部署设计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13.
名誉侵权相关法条对言辞侮辱的标准设定模糊,司法审理中普通言辞侮辱标准的认定存在宽、严伸缩的较大幅度。普通言辞侮辱侵害性判定须考虑涉诉文本总体意图与感受、价值要素否定或人格尊严否定、以约定俗成语用规则辨析贬斥性言辞等多项指标。特殊类型的集体精神范畴言辞侮辱侵害法益已超出个体人格利益而指向公共利益或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以英烈名誉、荣誉保护为主体的集体精神范畴言辞侮辱的法律规制既有私法调整属性,亦具公法调整特征。集体精神范畴言辞侮辱侵害性议定采取严格的从宽标准,即字面意虽无典型侮辱性但具有丑化、嘲讽、否定、质疑或调侃等非恭敬言辞,应认定构成侮辱侵害性。实指的特定个体、群体或抽象的虚指对象涉及社会公共利益或价值的,应认定为被侮辱对象,基于事实陈述的虚假或偏向性的意见表达包含不恭敬言辞,构成言辞侮辱性。  相似文献   
914.
风险社会的来临使得突发公共事件频发,如何在突发公共事件中保证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是新时代的研究重点。文章根据CGSS 2015调查数据,以结构方程模型为研究方法,基于公众满意度视角,探究突发公共事件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影响作用机制,并辅以Bootstrap法来检验影响机制模型中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公众的身心健康状况与公共服务质量感知水平正向影响其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阅读意愿对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未有显著影响,但公共服务质量感知对其影响路径具有显著中介效应。故此,提出了引导科学健康观,增强公众身心健康;倡导全民阅读新风尚,丰富公众文化生活;加强服务宣传,形成品牌效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15.
研究基于《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分析科学数据的资产属性,研究科学数据的特征与类型,比较科学数据主流治理模式的优劣,构建科学数据的权利治理模式。具体而言,科学数据属于新型无形资产,基于“主体维度-场景维度-加工维度”可分为私有数据、信息痕迹数据、平台衍生数据、公共数据和公共衍生数据。从系统性、平衡性、适用性、可行性等方面辨析,发现数据权模式具有明显优势,依据已有数据治理相关制度为蓝本构建数据权模式,明确数据权的权利类型、内容、获得与行使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