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论教学内容创生:规定性要素及基本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用教材教学的实质是基于教材创生适性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规定性要素包括“主体”“资源”和“方法”三个维度,每一维度包括相应要素,共同形成系统。教学內容创生分为教学过程前的预设、教学过程中的机变与再生、教学过程后的系统改写。  相似文献   
12.
教学实践的伦理视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实践具有伦理特性,其根源在于教学具有生命性、社会性、教育性,交往是其本质特征。从伦理视野关照教学实践,教学具有特殊的伦理价值和伦理目标,遵循特殊的人性理念和人伦原理,形成特殊的德性体系,教师需要特别的德性修养。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与内容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我国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历史和现实思考,顺应课程目标与内容发展研究的基本趋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需要从情意态度、能力和知识维度展开讨论。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要素与定位出现新的特点,地方与学校在课程实施中要赋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为具体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地方文化蕴藏着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实施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资源,也是激活生命课堂的重要路径。2004年以来,地方文化融入国家课程的主题逐步引起了不少研究者热切的关注,研究成果相继而出。研究的量和质均有所提高,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地方文化融入国家课程的功用、现实背景、路径及对策的探究。但整体发展态势欠佳,在"量"方面主要体现在研究的学科、年段及主体的比例分布不均,在"质"方面主要体现在研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15.
自我国新《课程计划》颁布以来,伴随着日渐成熟的活动课程实践经验为相关理论注入生机的同时,有关活动课程理论自身的困惑与分歧也愈益显露,并且再次令众多实践者不知何从。诸如,活动课程是否是“课外活动‘课程化’”?“学科活动”是活动课程吗?活动课程就是经验课程?活动课程与“活动教学”是否是一回事?这些问题在近期发表的有关论著及召开的全国性会议中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应该说争议本身是一件好事,没有争议的学术是死亡的学术。因此本文不就争议本身展开讨论,而对争议最为明显的“课外活动‘课程化’”问题尽可能客观地作些分析,希望能引起进一步的争议。  相似文献   
16.
浅谈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运行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即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萎缩,表现为:教师权威高于一切,对学生要求太严太死;课堂气氛沉闷,缺乏生命活力;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长此以往,学生在学习上依赖性增强,厌学情绪明显,学习效益低下。因此,让学生主动参与...  相似文献   
17.
随着学校课程多样化和个性化趋势的日益明显,中小学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采用问卷方式对深圳市中小学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行为意向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深圳市中小学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行为意向明显,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利他性、利己性、校外支持、自身特性和校内支持。不同个人属性教师的行为意向有一定差异性。校本课程开发的进一步深化发展,需要为教师赋权增能,增加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强化行动研究。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学校综合课程改革经历了曲折调整、试点重建、区域实验、整体推进、深化发展五个阶段,各有鲜明特点,印刻着时代烙印。综合课程未来发展需要进一步平衡“分”与“合”的关系、课改要求与家长舆情之间的关系,强化校本调适与再整合,提升教师跨学科课程领导力,并建立与综合课程相适应的多元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9.
十年校本课程开发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也出现一些需要探讨的问题,其中基本问题有三个:为谁开发,谁来开发,怎样开发。校本课程开发需要追求学生获得,从"校本"走向"学本";需要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走向合作的课程领导;需要明晰"三级""三类"课程之间的关系,走向转化生成,同时主动接纳"地方",促进学校课程发展。  相似文献   
20.
十年"校本课程"开发存在孤独开发、经验性开发、开发范围狭窄、开发目标异化以及课程领导力弱化等值得注意的实践样态。深化"校本课程"开发,需要进一步理顺课程关系,创造性落实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整体规划学校课程开发活动,建构"本校课程";强化行动研究,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与课程开发能力;聚焦学生发展,整合教育资源,建立有效互动的合作机制,形成课程开发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