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体育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论文在以总结经验和批判性反思进入“百年文学”的谱系时,主要是从中国的视点而不是单纯以西方的观念来审视这一段漫长的文学岁月,着重采取内部(中国)而非外部(西方)的准绳,来选择与确认在20世纪文学中重要的现象和问题。主要有:中国文学的现代性焦虑与实践;从文学的社会角度看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从左翼文学到延安文学;中国新文学的审美形态;现代传媒和文学生产;中国作家的情感方式与精神状况;作为特殊现象的放逐诗学与留学生文学;“西方话语”被“拿来”以后该放到怎样的中国语境和话题中运用……等等。  相似文献   
12.
你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是否经常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不用担心,我们已为你准备了一流的专家团队,赶快写信到:北京市东城区干面胡同51号《英语沙龙·实战版》(100010),或者发email到salonshizhan@126.com (信封上或主题栏里请注明“专家答疑”),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相似文献   
13.
你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是否经常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不用担心,我们已为你准备了专家团队,写信到“北京市东城区干面胡同51号《英语沙龙·实战版》(100010)”,或者发送emai|到contriprac@gmail.com(信封上或主题栏里请注明“专家答疑”),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相似文献   
14.
对中国当代文学史上1949-1976年时段的诗歌现象与问题作了生梳理和学理性读解。指出海峡两岸三地诗歌的异同互补构成了“大中国诗歌”的当代格局,对“颂歌”政治抒情诗”“台湾现代派”等概念做了具体辨析,提出在重估诗歌史时应防止道德怀旧与历史虚无两种倾向。  相似文献   
15.
从一定意义上讲,诗学可以视之为对于生命的体验与超越的哲学。诗性体验的成熟意味思维的成熟。既体知自我又体知绝对本性,往往构成思维与智慧的两极。因为自我的有限,所以要憧憬无限的本体。然而,一旦诗人既体知自我又憧憬绝对的时候,一旦诗人意识到历史的必然,要求和人自身生命及其现实实践活动之间无法规避的冲突的时候,生命的困惑和体验的痛苦便开始折磨着他。于是,诗人要寻求思维与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一个框架”(即世纪性的大中国文学)、“一种追求”(即全方位的现代性追求)的思路。主张实行“晚清”和“现代”“当代”打通;“此岸”与“彼岸”打通;“汉族”“与兄弟民族”打通。提倡作全方位的现代性追求。现代性包括:社会现代性;文化现代性;审美现代性。这三性相互关联、渗透。足以构成现代性追求的经典作品,总是以精神的深广和现象的超迈而拥有“四个维度”。大追求需要大人格,需作多种寻找。  相似文献   
17.
太阳间     
杨匡汉 《新读写》2013,(7):117-119
临近壬辰龙年时,我与夫人从北京飞赴故乡上海,参访的第一站是武康路113号。一代文学巨匠巴金在此居住了整整半个世纪。故居由一栋假三层的主楼和两座辅楼以及花园组成,已按主人生前的原貌布置停当。陪同我们去的,是巴金挚友黄源的女婿、高级工程师周赫雄先生,用他的话说,当年连鬼都不去看巴金时,他受黄源之嘱,  相似文献   
18.
<正>你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是否经常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不用担心,我们已为你准备了一流的专家团队,赶快写信到:北京市东城区干面胡同51号《英语沙龙·实战版》(100010),  相似文献   
19.
绿化小能手     
1我36朝前吞州丝亘{的}牡 小锄头,事泊勺好朋5友,一!旦工丝} 糠化荒山旦}卿丝j走,朝呀朝前2走。一{丝丝!其典} 东山栽上刁请松,丝丝}其典1黛丝{立亚}西坡 沪口.、、6 56北岭51点头苹果滴溜溜;南山种满向日业}旦旦!】-插遍大垂柳!2}丝亚}抓飞笑,夸我又夸6 6 36 青山糠}旦 小锄3一葵, 尸一口~,,、、、5 .6水一1一咙2哎2知山旧旧门6 61夸我丝}亚丝{旦垂}护,是椽化的小能手r。嘟23哎喃绿化小能手@杨匡汉 @潘振声 @宋军~~  相似文献   
20.
千岛之国的印度尼西亚,是一个阳光炽烈透亮、四季沙白风清的地方,是一个产生诗歌和美好文章的地方,是一个使男性开朗刚健、让女性十指柔若无骨的地方。 那里的土地和人民养育了成千上万的写作人、教书人,包括华裔华侨。当然,在整个20世纪当中,特别是60年代到90年代这30年当中,那里的天堂鸟曾几度哭泣,和平鸟曾几度被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