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5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52.
我对招生考试的基本看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考试是指挥棒,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因此,我对考试的基本看法,不是消极地批判、抵制或者削弱它的作用,而是积极地、恰当地运用这根指挥棒,推动、引导教学改革,以提高教育质量。考试这根指挥棒,如  相似文献   
53.
中国当前只有单一的理论型普通本科,“专升本”意味着从职业技术教育转变为理论型普通高等教育。因此,有必要建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独立体系。建议允许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系统中“专升本”,但仍应根据社会的需求与学校的水平。实事求是地控制。  相似文献   
54.
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改革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改革厦门大学潘懋元关键词: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是8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开始出现的一种新的发展观念,并在90年代初被中国正式接纳而成为《中国21世纪议程》的理念和构思跨世纪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理论依据。但人们一直只是把它作...  相似文献   
55.
高等教育大众化不只是一个数量的概念,而且是一个产生“质”的变化的概念。中国在1999年开始迈大步向大众化前进,按照国际认同的数量标准,已于2002年就进入大众化阶段。至于“质”的变化,虽然同马丁·特罗当年所预期的10个维度的变化不完全相同,但规模扩大、数量增加,确实引发了很多新变化,产生了许多新问题,要求人们转变观念、改革体制,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研究并制订新的发展战略。这也就是进入大众化之后高等教育界的新任务。因此,筹集经费、招生与就业、管理方式、质量保障以及高职教育与民办教育的发展等等,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的热门…  相似文献   
56.
陈嘉庚的教育事业,蕴含着明确而深邃的教育思想。陈嘉庚教育思想,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继承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的精华,兼采西方现代文明思想而形成的,其对发展中国教育事业有其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7.
80年代初 ,谟开同志担任吉林工业大学教务长、副校长时 ,就热心于高等教育研究工作 ,并在教育部东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高校干部培训班讲授《高等学校管理学基础》 ,那时已经知名了。我有幸拜读过他这本讲义和其他文章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后他担任吉林省教委主任 ,我们共  相似文献   
58.
我校陈笃彬院长等主编的《台港澳高师教育比较研究》 ,即将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 ,正式向海内外发行。该专著是在我校承担的“台港澳高师教育比较研究”和“港澳台高师教育体制、结构比较研究”这两项重点课题 (已如期结题 )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所作的全方位、深层次探研的结晶。全书共 9章 ,2 2万余字 ,著名教育家、博导、厦门大学高教所名誉所长潘懋元教授为之作序。现将序言予以刊载 ,以读者。  相似文献   
59.
在高等教育从大众化阶段向普及化阶段转变的过程中,规模的扩张必将引起性质的变化,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将由权利变为义务.当前我国正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履行上大学的义务,今后高校可试行"套餐式"招生录取方式,高校各专业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套餐,学生则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选择专业,双向自主选择,实现从选拔性考试向适应性选才的转变.  相似文献   
60.
蔡元培是近现代中国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他的一生,为建立中国的资产阶级教育体制,发展中国文化教育事业,尤其是为改革与发展中国高等教育,曾经做出历史的贡献。对于一位在历史上有广泛影响的人物,应当摆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作出恰当的评价:不予充分肯定是不对的,为尊者讳也是不必要的。(一)政治活动和教育活动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氏,浙江绍兴人。出身商人家庭,实为书香子弟。少年时期,在叔父清举人蔡铭恩指导下,饱读经史,专治小学,崇拜宋儒,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