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41篇
科学研究   11篇
体育   21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51.
台湾技职教育课程自1997年起开始进行规划工作,从《95暂纲》到群科课程纲要的规划,新课纲更为松绑,职业学校课程规划也更加宽广,以能力本位为课程规划之核心,并强化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及培育学生具备人文素养和基本能力,同时落实学校本位课程精神,凸显技职教育务实致用特色,藉由群科课程纲要推动,期能达成提升技职教育一贯课程之质量。  相似文献   
52.
赵罗希 《英语沙龙》2009,(11):54-57
问:我们学院有个教授曾经开玩笑说:“中国之于美国,就好比埃及之于中国”。埃及和中国都拥有悠久的历史,但除此之外,两国互相并没有多大兴趣。你怎么认为?  相似文献   
53.
根据信息化条件下军事发展变革的趋势,城市的人防通讯建设应该在既有基础上加大技术性投入,整合社会力量,加强系统的保密工作,又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最终建设一个创新与高技术、高效率相结合的工程。  相似文献   
54.
2022年“双高计划”迎来了中期检查,通过对185家“双高”院校中期绩效的自评报告进行汇总分析来看,在师资队伍结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技术技能大师、教师发展中心及培训体系、教师评价及分配机制的建设中,学校类比专业群类院校建设成果表现得更好,尤其是学校A类、B类的建设成果较为突出,但在行业领军人才、大师名匠的建设中专业群类院校表现更佳。同时,也发现“双高”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缺乏系统规划、师资结构失衡、专业能力和技术研发水平较弱等问题。因此,应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发展规划;瞄准建设目标,完善师资结构;强化能力提升,完善培育体系;深化校企合作,突出实践能力;完善激励机制,激发持续动力。  相似文献   
55.
中职生通常认为自己是失败者,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本文试通过对中职学生易产生习得性无助的成因分析,寻求解决该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56.
为了探讨女子青春期体能下降的原因。1983年5~6月我们对北京11所中学11~20岁年龄组的2959名女学生进行了剖面调查,并对其4所中学623名女学生进行了三年纵向追踪观察。测试的项目有形态、机能、素质等11项指标;测试方法同1979年中国青少儿体质测试细则。研究结果表明,女子青春期身体素质的下降现象,主要原因是体育锻炼不足,只要根据女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组织她们不间断地参加体育锻炼,就可避免以上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57.
<正> 第一部分体育教学方法一、重要意义体育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的途径和手段,是体育教师教学艺术和教学技巧的表现。二、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时须做到: (一)要贯彻启发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要符合教材特点,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与技术。 (三)要结合学生实际,做到因材施教。 (四)要合乎体育教学特点,使学生既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又能使练习与休息(间歇)合理文替。  相似文献   
58.
一、研究的目的儿童和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希望,是四化建设的未来生力军。他们的体质、他们的健康成长,对社会主义建设、对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水平,具有深远的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历来十分关怀儿童和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党的教育方针把体育列为教育的组成部分,把身体好列为德智体三好的首位。教育部在《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中,明确指示要“把身体好真正作为评选三好生的重要标准之一”,这是发展学校体育,贯彻教育方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9.
素质教育中人的素质的几个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件大事。《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工程,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在1996年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批准的《国民经济“九五”计划与2010年发展纲要》中又以法律文件形式确定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的基本方针。正像李岚清副总理指出的那样,这个转变,“是基础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向基础教育战线提出的一项紧迫任务”。经过几年理论上的探讨,很多问题已有共识,素质教育已经在实际中推广,广为实践。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