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4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前,关于改变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过窄和有关制度模糊现状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行政诉讼法应加紧步伐扩展受案范围。本文先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历史发展谈起,然后分析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修改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新建本科院校发展迅速,但同时也暴露出师资总量不足,结构性衡,教师教学投入不足,学生基础薄弱、层次不齐等诸多问题.本研究从新建本科院校自身状况出发,针对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新建本科院校采用合作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有助于在资源总额有限的条件下,为新建本科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讨论问题必须在所使用概念的同一涵义下进行 ,否则这种讨论将失去意义 ,问题也难以争论明白。分析和理解“教育产业”、“教育产业化”这两个概念 ,首先要明确“教育”的涵义。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这里所使用的“教育”一词是狭义的 ,即学校教育。就学校教育而言 ,它仅指学校中育人的活动 ,而不包括学校后勤、校办工厂、高校办的高新技术公司等非本质、非主体的附属成分。这些附属成分都只是为学校教育服务或直接为社会服务的边缘产业 ,并不具有学校教育的属性 ,不是学校教育活动本身 ,而是教育部门办的其他产业。“产业”是个不断发展的…  相似文献   
14.
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是教育管理的重要问题。传统认识论认为二者之间是一种主客体关系。文章从主体间性的视角出发,主张消解其控制与被控制、操纵与被操纵的对立关系,提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是一种平等的主体交往关系,并对主体间性教育管理的实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一、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缘起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原有的教育方式和社会模式已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于是有学者提出了"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新论点。 最早提出终身教育并全面论述其思想的,  相似文献   
16.
教育是什么?教育的价值何在?怎样发挥教育的作用?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对此争论不休。教育活动的价值取向众说纷纭并非偶然,原因在于: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教育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人有多向选择的可能;人们处于不同的经济地位,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认识水平等,对于教育活动也势必会有不同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备课是教师以自己所有的生活感受和知识储备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索、逐渐成长,备课不等同于写教案,良好的制度管理也不是仅仅把“完整、清楚、美观”的教案为考核依据。教学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综合活动,任何一种备课形式都不可能适合所有的课堂教学,备课的关键是思想和方法,而恰当的备课形式对教学是有着积极的影响的。  相似文献   
18.
笔者认为学校是指国家、集团或个人专门设立的,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专门场所,包括公立、私立学校和国家认可的社会培训机构;学校观是指对学校的基本看法。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内部人员的看法,也包括社会普通民众的看法;既包括个体的看法,也包括群体的看法。一、传统社会中学校观的社会取向和理论取向我们可以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工具时代、农耕时代、工业化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与前三个时代对应的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我们可以统称为传统社会。就学校观的社会取向而言,在原始社会,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学校,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19.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范式存在重注解论证,轻反思批判,重移植引介,轻本土研究,长经验描述,弱范式意识,重哲学思辨,轻实证理解等问题。在研究中,应厘清真理性与合理性、科学性与意识形态、国际化与本土化、理论与实践、多元共存与统整融合之间的关系,加强学科积累,实现学术变革,进行范式转换,推进理论创新,从而满足教育管理实践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研究法、教育行动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思辨分析法对所收集的材料进行归纳整理,并将分析结果加以总结,进行以打造“金课”为目标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通过调查发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存在以下问题:课程定位欠科学、教学内容不系统、教学方法缺乏启发性、教学评价轻过程重结果。因此,对上述内容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建议:树立“科教结合,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学练用相结合”的课程架构;丰富和创新教学方法;评价方法多元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