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597篇
  免费   1013篇
  国内免费   1385篇
教育   43426篇
科学研究   11899篇
各国文化   246篇
体育   4594篇
综合类   3653篇
文化理论   536篇
信息传播   864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616篇
  2021年   1567篇
  2020年   1102篇
  2019年   625篇
  2018年   2789篇
  2017年   2703篇
  2016年   2144篇
  2015年   2113篇
  2014年   3139篇
  2013年   3964篇
  2012年   4698篇
  2011年   5598篇
  2010年   5566篇
  2009年   4712篇
  2008年   4740篇
  2007年   5637篇
  2006年   4407篇
  2005年   3959篇
  2004年   2587篇
  2003年   2211篇
  2002年   2081篇
  2001年   1693篇
  2000年   1055篇
  1999年   867篇
  1998年   563篇
  1997年   381篇
  1996年   332篇
  1995年   201篇
  1994年   195篇
  1993年   123篇
  1992年   140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6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2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1.
David Kaldewey 《Minerva》2018,56(2):161-182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oncept of “grand challenges” as part of a shift in how scientists and policymakers frame and communicate their respective agendas. The history of the grand challenges discourse helps to understand how identity work in science and science policy has been transformed in recent decades. Furthermore, the question is raised whether this discourse is only an indicator, or also a factor in this transformation. Building on conceptual history and historical semantics, the two parts of the article reconstruct two discursive shifts. First, the observation that in scientific communication references to “problems” are increasingly substituted by references to “challenges” indicates a broader cultural trend of how attitudes towards what is problematic have shifted in the last decades. Second, as the grand challenges discourse is rooted in the sphere of sports and competition, it introduces a specific new set of societal values and practices into the spher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article concludes that this process can be characterized as the sportification of science, which contributes to self-mobilization and, ultimately, to self-optimization of the participating scientists, engineers, and policymakers.  相似文献   
12.
13.
Letters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李嘉敏 《寻根》2020,(2):61-64
节日仪式在少数民族地区历来都扮演着重要角色,独特的节日仪式经过历史的沉淀凝结了少数民族世世代代的记忆。在仪式的展演中,具象化地呈现节日仪式,使得庆典过程搭载移动互联网的便车迅速扩大传播,正如一年一度的广西壮族"三月三"文化节,其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文化招牌,承载着壮族人民的宝贵记忆。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意义] 优化藏书采访工作和流通管理,实现对藏书采访、藏书总量和结构等状况适时监测、评估、调控等的标准化管理。[方法/过程] 通过对H类指数中的H指数、A指数和G指数相关性、变异性和适应性分析,遴选适用于图书流通数据分析的A指数,并根据帕累托定律采用A指数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2014-2018年的前20%的图书流通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平均A指数对中图法一级类目与读者性别、读者专业、读者年级以及图书出版社、图书出版年、单位等数据统计分析具有较理想的表现,能够更全面、准确地遴选核心读者群、核心出版者和核心出版年;同时发现,布拉德福定律不仅能够应用于期刊管理,而且能够应用于藏书管理。本文研究能够为探索H类指数分析高校图书馆藏书流通数据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 通过构建二模复杂网络模型,揭示隐藏在海量文献中的隐性知识。[方法/过程] 通过NetworkX复杂网络工具包,依据任意两个节点的共现关系构建二模复杂网络模型;对网络模型中节点的共现关系进行加权,计算网络的拓扑信息并进行AP聚类,提取节点间的直接关系;采用AUC方法对AA、JC、加权改进的wAA和wJC等4种链路预测算法进行评价,遴选出最合适的预测算法,并对复杂网络的隐性关系进行预测分析。[结果/结论] 以潜在药物靶点挖掘为例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wAA链路预测算法为最优的链路预测算法;二模复杂网络模型、指标和方法体系在美国化学文摘社数据库中的药物靶点挖掘中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下一步计划在其他数据库中或其他研究领域中进行尝试,以进一步验证该模型的通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