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117篇
  免费   1813篇
  国内免费   3030篇
教育   75542篇
科学研究   10818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9329篇
综合类   8582篇
文化理论   18篇
信息传播   3656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231篇
  2022年   1269篇
  2021年   2375篇
  2020年   2042篇
  2019年   1436篇
  2018年   819篇
  2017年   1203篇
  2016年   1050篇
  2015年   3428篇
  2014年   5285篇
  2013年   6417篇
  2012年   7678篇
  2011年   8598篇
  2010年   8958篇
  2009年   8595篇
  2008年   8749篇
  2007年   8751篇
  2006年   7871篇
  2005年   6625篇
  2004年   5055篇
  2003年   3653篇
  2002年   3259篇
  2001年   2685篇
  2000年   1426篇
  1999年   246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11.
血清肌酸激酶与骨骼肌损伤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研究目的在于对血清肌酸激酶与骨骼肌损伤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采用跑台一次性离心运动至力竭的动物模型,48只7周龄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和运动后即刻、1、2、4和7天组,测定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同时通过HE染色分析骨骼肌形态学损伤变化。结果显示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峰值出现在运动后即刻,运动后1天迅速下降。HE染色结果则表明离心运动后骨骼肌损伤呈现延迟性时相特点,在运动后第2天骨骼肌损伤范围达到最大。本实验表明血清肌酸激酶与骨骼肌损伤的变化趋势并不一致,血清肌酸激酶水平不能反映骨骼肌损伤。  相似文献   
112.
对辽宁省城市初中体育教师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常用的科研方法、撰写论文的类型、发表刊物的水平、参与课题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对辽宁省城市初中体育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现状进行分析,以发现体育教师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为提高体育教师的整体科研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3.
王新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23(5):702-703,708
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实现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目标的关键,也是当前教育政策新形势下对体育教师提出的较为迫切的任务。对体育教师教育观念改变、更新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及实施观念转变更新的方法、途径,以及教育教学观急需改变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4.
为探索抗氧化运动强度与监控指标的确定,采用CR2000RC氧自由基生化分析仪、LT 1710血乳酸测定仪、Borg(15、10)主观用力感觉等级量表、心率监测系统对受试者(n=9)从事300、600、900、1200、1500KPM/min不同强度踏车(Monark839E)运动(每级负荷运动5min)时血液氧自由基、血乳酸、主观用力感觉、心率的变化进行测定,并对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心率、RPE(15、10)与运动强度(KPM/min)之间呈现高度线性相关,r=0 959、0 923、0 918;血液氧自由基浓度与运动强度、心率、RPE之间的相关性较低,但其变化趋势类似于血乳酸的变化,低强度时(≤900KPM/min)虽运动强度增加但血液氧自由基浓度保持不变,当运动强度超过900KPM/min时,血液氧自由基浓度随运动强度增加而增加;RPE10与血乳酸之间的相关程度高于RPE15、心率、运动强度与血乳酸的相关程度。认为心率、RPE(15、10)可作为监控抗氧化运动强度的理想指标;血液氧自由基浓度不能作为运动强度的监控指标;从抗氧化运动角度而言,健身运动的强度应以血乳酸4mM、心率130beats/min、RPE15值11、RPE10值3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15.
高住低训对运动员身体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为了确切了解运动员在高住低训过程中身体成分的变化,本研究将14名大学生分为:高住低训组(HiLo组)和高住对照组(Hi c组),每组7人,每天低压低氧(2500m模拟高度)暴露12小时。HiLo组每天在常压常氧环境下进行一次3000m跑训练;Hi c组在实验期间不进行任何运动训练。实验为期4周。结果表明,高住低训组体重、体脂重量和体脂百分比明显下降(P<0 05),其他指标稍有降低,但变化不明显(P>0 05)。高住对照组体重、体脂重量、体脂百分比明显下降(P<0 05),其他指标几乎没有变化。模拟高住低训组和高住对照组体重明显降低,瘦体重和肌肉重量无明显变化,而体脂重量和体脂百分比明显降低,说明体重的降低是体脂重量降低的结果。本实验采用的高住模型对蛋白分解作用无明显影响,但机体却选择性利用脂肪供能。而2500m间歇低氧暴露结合训练具有轻微的促蛋白分解效应。  相似文献   
116.
球类运动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分析与综述、逻辑类比等研究方法,对球类运动项目传入我国的基本途径及原因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球类运动传入中国是近代中西体育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产物,既有文化同化下的输入与移植,又存在有意识地寻求与主动地吸收的双向过程;古代中国的球类游戏与现代球类项目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为球类项目传入中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球类运动在中国的传播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关系十分密切;由于球类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易于被社会各阶层所接受,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喜爱。  相似文献   
117.
对篮球教练员职业化意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篮球教练员的职业化意识有助于教练员科学地组织训练和指导比赛,是篮球教练员长期执教的重要保证。通过对篮球教练员的职业化意识的概念、组成和培养途径的分析和探讨,表明学习和借鉴先进管理经验,利用生理、生化指标监控训练、比赛,职业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将现代篮球运动理论与总结训练竞赛经验相结合,以及不断丰富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等综合构成了篮球教练员的职业化意识。提出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参加进修、多方合作和参加教练员岗位培训等途径来培养篮球教练员的职业化意识。  相似文献   
118.
对中美职业篮球运动员现阶段进攻技术差距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对中美职业篮球运动员的进攻技术水平进行对比研究,比较分析CBA篮球运动员与NBA篮球运动员的差距,旨在对我国篮球运动员的选拔和培养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9.
运动、氧化应激与DNA损伤和修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常波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23(6):756-757,788
在分子和基因水平上对运动时氧化应激损伤、氧化应激与DNA损伤以及DNA损伤和修复等几方面关系进行探讨,旨在探讨运动疲劳和损伤发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并对未来运动医学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0.
根据高校体育课程运动技能学习中的可控制及不可控制因素,着重分析高校体育课程运动技能学习中产生弱势群体的原因,及其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而为解决弱势群体在体育课程运动技能学习和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便于教师在进行运动技能学习中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来提高体育课程教学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