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73篇
  免费   795篇
  国内免费   1049篇
教育   23569篇
科学研究   8540篇
各国文化   197篇
体育   2804篇
综合类   2479篇
文化理论   170篇
信息传播   715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78篇
  2021年   1228篇
  2020年   874篇
  2019年   457篇
  2018年   496篇
  2017年   571篇
  2016年   534篇
  2015年   1416篇
  2014年   2216篇
  2013年   2825篇
  2012年   3269篇
  2011年   3721篇
  2010年   3469篇
  2009年   3022篇
  2008年   2784篇
  2007年   3248篇
  2006年   3143篇
  2005年   2645篇
  2004年   1394篇
  2003年   1263篇
  2002年   1133篇
  2001年   1096篇
  2000年   749篇
  1999年   773篇
  1998年   507篇
  1997年   353篇
  1996年   297篇
  1995年   221篇
  1994年   184篇
  1993年   130篇
  1992年   115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57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颠覆性技术识别方法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欣 《图书情报工作》2020,64(17):145-152
[目的/意义] 通过对国内外颠覆性技术概念和颠覆性技术识别方法进行文献梳理,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颠覆性技术识别可能的研究视角。[方法/过程] 利用文献调研法归纳总结了6种颠覆性技术识别方法,分析各种识别方法目前存在的优势和不足。[结果/结论] 颠覆性技术识别方法还存在一些弊端,如颠覆性技术分类不明确、特征定量化研究缺乏、现有识别方法中缺乏考虑技术知识之间的关联性,未来研究应该进一步加强颠覆性技术特征研究,并考虑知识之间的关联特征,并且加强从功效性特征数值突破和技术融合视角来识别颠覆性技术,同时,深入挖掘更细粒度的技术主题。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意义] 在泛知识环境下,支撑高校教学科研的数字文献资源迅速增长。为摆脱海量数字资源带来的效益评估困境,探索数字资源动态管理与评估的电子资源利用绩效分析系统(Electronical Resource System,ERS)应运而生。[方法/过程] 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引入ERS,基于本地服务器内置数据,配置馆藏资源数据、采购经费数据、COUNTER用量数据,并参考平台计算思路与方法,从用户需求、学术效益、成本效益等3个维度,设计资源评估指标,搭建外文电子图书绩效评估模型。[结果/结论] 依托ERS的绩效评估模型将为外文图书资源采访一线,切实、落地的业务推进提供实践指导,提高采访质量,提升经费使用效益,优化采购预算与决策,更好地实现文献资源对于高校教研的保障与推进。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意义] 探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农村中老年人向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子辈寻求事件相关信息的代际反哺行为及其形成过程,以期为农村地区的风险信息的传播构建新路径,同时亦为政府部门进行乡村治理提供可实践的思路。[方法/过程] 基于动机信息管理理论,重点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农村中老年人的不确定性差异、焦虑、结果预期和效能是否会影响他们的信息寻求行为。同时,在获得相关信息后,他们是否会表现出信息采纳和信息传递的行为。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期间,利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通过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研究假设的验证。[结果/结论] 通过分析发现,不确定性差异会引起农村中老年人的焦虑,进而影响其结果预期和效能,最后触发他们的信息寻求行为。他们亦会采纳和传递所获取的信息,以达到共同防疫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4.
闵超  张帅  孙建军 《情报学报》2020,(3):259-273
科学知识借助引用关系发生动态扩散,客观记录科学发展与演化的轨迹。由于知识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孤立的观点看待科学知识的影响与价值往往得到的是片面的感观。本文从联系的视角观察科学知识产出,尝试通过被引、引用、文献耦合与共被引等文献关系为单篇论著构建引文扩散网络,探讨"文献嵌入网络"的概念、测度方式及其在引文扩散过程中起到的特殊作用。案例分析显示,科学知识的形成相伴于科学知识网络的发展,同时也受到这个网络的影响:科学知识向科学领域的扩散,遵循从核心领域向周边领域的扩散模式;施引文献可以揭示目标文献中没有显式呈现的信息;四种文献关系之间可能存在相当程度的重合,引文扩散过程显示出知识的"黏滞性"与非常明显的"小世界"特征。对科学产出的扩散网络进行量化有助于为全面评价其价值提供更多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995.
当前的期刊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影响力、声誉、质量等方面,针对期刊内容差异性的定量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从差异性视角来对期刊进行评价分析,提出期刊区分度指标来对期刊内容的差异程度进行度量。以LIS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等5个学科的各20种核心期刊为研究对象,首先对LIS期刊的内容差异性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然后从时间维度对LIS学科期刊区分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探测,最后从学科维度对不同学科期刊个体和总体区分度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指标能够很好地度量期刊研究内容差异性,期刊区分度在时间维度上呈现出明显的变化规律,不同学科期刊个体和总体的区分度均具有显著的学科特征。  相似文献   
996.
借书数据是图书馆特有的、规范性强、延续性强的读者数据之一,探究其中蕴含的图书馆资源利用规律的变迁和读者借阅倾向的演化,是了解读者、亲近读者从而优化图书馆服务的基础。聚焦北京大学图书馆2009—2018年的借书数据,通过聚类分析、时间演化分析等方法,挖掘读者借书时间、借书主题、热门作者的演化规律。结果显示,近十年来,图书馆的借书服务努力克服时空限制,推动常态化服务的效果显著;不同类别图书间的阅读差异有所缩小,跨学科阅读现象更为普遍;上升类热门作者的出现通常与社会事件、阅读推广活动有一定关联。基于此结论为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和服务优化提出有益参考,丰富了图书馆读者数据的价值挖掘研究。  相似文献   
997.
郭秉文是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之一,与图书馆有着不解之缘。他提出"四个平衡"的办学思想,并身体力行,筹资建馆、延揽人才、倡导和促进图书馆服务社会、国际交流,为东南大学图书馆建设和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给创建双一流大学背景下的图书馆建设留下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98.
张利锁 《历史档案》2020,(1):141-143
第十八届清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9年7月在云南昆明举行。会议由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故宫博物院、云南师范大学共同主办,云南师范大学承办。来自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故宫博物院、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大陆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博物馆、档案馆以及中国台湾的学者,共106人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999.
本文梳理和总结了当代知名学者曾祥芹教授在语文教育学、文章学、阅读学三个领域的斐然成果,尤其是从无到有地建构“汉文阅读学”的具体建树,指出其学术研究的内在动力和精神特质是“学以致用”及“知行合一”,其治学毅力和创新品质,值得当代学术界大力弘扬。  相似文献   
1000.
"谶"的本义是预言,西汉晚期以后,一般只有假托天意或圣贤之言、事关国家或帝王历运兴衰的预言书才能称作谶书。就东汉图谶而言,河洛谶假托上天和九圣,七经谶假托孔子。谶书与数术占验之书的区别在于其中有大量不经过占候得出的预言,随意性很大,本身往往有明确的政治目的。河洛谶出于方士之手,本身属于数术之学。而七经谶则是东汉初年校定图谶的成果,目的是牵合河洛谶与经义。"纬"名的兴起则迟至东汉晚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