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05篇
科学研究   231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通过对西藏大学图书馆藏学文献中心概况的介绍,指出我馆建立藏学文献中心的必要性和优势,并提出了藏学中心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2.
9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知道语文的重要性,并对语文产生积极的兴趣,他就能自觉地去学习并掌握。怎样才能做到使孩子对枯燥的语文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增强自我识字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94.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与旧教育观念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学基本上是以教材为中心,按大纲所列知识点进行着机械、单一的教学,使原来实践性很强的语文教学失去了应有的活力。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必须从改革课程人手,运用现代课堂理论,为学生营造、融合提升、扩大学习语文的环境,让他们走进广阔的语文大世界,在实践中积极主动去探索语言文字的奥秘,在生活中感悟语文的博大精深,使其语文能力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95.
本研究通过观察法、访谈法了解拉萨市幼儿园园本课程中藏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实施情况。研究表明:拉萨市幼儿教师具备初步的开发与实施藏族文化课程资源能力;教师重视藏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但对其价值定位主观、片面;多数教师开发和实施藏族文化课程资源的理论知识薄弱;利用藏族文化资源开发园本课程的教师人数少,且课程实施途径单一。  相似文献   
96.
利用NCEP可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初阿里地区三次降雪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500hPa南支槽强度和850hpa上印度中西部水汽含量是决定阿里地区南部降雪量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97.
文章采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适应分量表》普查了1455名藏族高中生心理适应性水平现状,从家庭结构的角度探讨青少年心理适应性与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1)家庭所在地为城市、牧区和农区的藏族青少年在生理适应、情绪适应、社会适应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心理适应性量表总分的生源地差异边缘显著(P=0.07);(2)不同家庭结构类型的藏族青少年在生理适应、学习适应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生理适应方面,传统家庭>核心家庭和特殊家庭;学习适应方面,核心家庭>特殊家庭>传统家庭。不同的家庭结构影响着藏族青少年的心理适应水平。  相似文献   
98.
对ICP-MS测定水中金属元素进行方法确认,来判断本实验室是否具备该方法的检测能力。根据《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通用要求》(GB/T 27025-2008)中的相关要求,对人员资质、设施、环境条件和仪器设备进行了考核;对方法检出限、测定下限、精密度、准确度和实际样品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每个元素的标准曲线r=0.999以上,检出限、测定下线、准确度、精密度结果都符合(HJ700-2014)《水质65种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中的要求,确认本实验室具备开展此方法的能力。  相似文献   
99.
优质冬青稞新品种冬青17是西藏自治区农业研究所,通过优良品种间杂交选育,2010年4月通过审定,该品种属于高产、稳产偏早熟收获后可以复种和套种一季早熟作物,有着较高的推广前景。冬青17号品种原种繁育生产,两年面积达到7000亩,该项目起止年限为2011年4月至2013年12月,第一年种植原种繁育田并复种、套种绿肥、园根等500亩,第二年继续推广原种繁育技术结合高产栽培及复种技术试验6500亩,主要在河谷农区藏东南湿润和半干旱农区繁殖推广,亩产保持在300~350公斤左右。比当地品种增产15%以上,培训县、乡(镇)村农民技术人员和科技明白人2000人(次)。  相似文献   
100.
近年来,在中国西藏藏北羌塘草原,人与棕熊的冲突是人兽冲突中最为严重的。因此,急需通过科学的方法来缓解冲突。2008~2009年,WCS在羌塘实施了试点工作,尝试通过主动防护措施(防护型网围栏)减少人与棕熊的冲突,共在5个社区为40个家庭建立20处防护型网围栏。2008~2011年,当地社区对围栏的效果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围栏安装后熊灾的损失比前三年平均值下降了95%以上,棕熊对人类栖息地造访率也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巴岭乡的7户家庭,2010年的造访率比2009年下降69.57%.防护措施费用低效果好,受到当地牧民的欢迎。防护措施在羌塘牧区需要进一步试点和推广,并结合国家相关的补偿政策,从而从根本上缓解人熊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