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1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对上下文线索的内涵进行了重新界定,并从八个方面阐述了利用上下文线索猜测英语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生词的词义的技巧。  相似文献   
92.
立竿测影、日晷是追随“天极”、“二十八宿”的框架,来测定天地东西南北中这五个方位,并据此划分24节气、岁、月、日、时,这些内容是对地球全方位直面太阳运动的演示。  相似文献   
93.
骨折是骨科最常见的病例,传统的治疗方法:①手法复位、石膏、夹板外固定,不能保证骨折端的正确对位,而且又由于石膏外固定后使患肢不能进行正常的功能锻炼,导致废用性的踝关节、膝关节僵直,血液循环障碍,使骨折部位不能正常塑形愈合。②  相似文献   
94.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对学生“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思想。培养学生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素质教育能深入推进的关键因素。而“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学习,在学习中独立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那么如何在议论文教学中让探究之花争奇斗妍呢?一、播撒探究之种——指导探究花要绽放,必须要播下健康、饱满的种子。学生要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自主发展,还得决定于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如果能借助课文,创设主动、互动、生动的学习局面,给学生提供各…  相似文献   
95.
一、极体和极核极体是动物雌性原始生殖细胞(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一种子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产生的极体叫第一极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时产生的极体叫第二极体,减数分裂结束后形成三个极体,在这三个极体中,有两个(第一极体产生的)遗传物质相同,另一个与卵细胞内的遗传物质相同.由于极体含细胞质很少,缺乏营养物质,因此,不具备生殖能力,不久, 很快都消失退化了.  相似文献   
96.
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语言和文化的密切关系为切入点,探讨了学生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必须同时注重学习其文化知识,才能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并指出在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文化教学。  相似文献   
97.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的一门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必须要走“常态化”之路。透过现状,我们不难找到影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有内在因素。四大领域有机整合及综合实践与地方(校本课程)问整合度不高、指导教学的专业化问题、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过程指导方面等成为影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98.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的一门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必须要走“常态化”之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现实的状况无论中学还是小学普遍遭遇到了尴尬。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观念问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问题、政策制度支持问题、专业引领问题、学校校本化课程开发与管理问题等成为影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外在因素。  相似文献   
99.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确立,不仅意味着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的诞生,更重要的是标志着现代新课程观念的形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由于理念新,结构独特、内容涵盖面广,实施的方式与学科课程有很大的不同,理论界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对它还缺乏较全面、较深入的认识,特别是一线  相似文献   
100.
材料工具:纸芯、双面胶、剪刀、即时贴等。 方法:将各种纸芯进行剪刻、接插和粘贴,做成各种造型,然后恨据需要对造型适当装饰。[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