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40篇
科学研究   40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2篇
综合类   9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Type Ⅰ,Ⅲ and Ⅴ collagens were extracted from bovine dermis and cornea by using pepsin treatment in acetic acid solution,followed by salt precipitation and dialysis,to purify and isolate each type of collagens.The preparation process was analyzed by using 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SDS-PAGE).A reducing agent,2-mercaptoethanol,was used to remove disulfide bonds and analyze the structure of the bonds involved between α chains in some types of collagens.The use of delayed reducing methods resulted i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α1(Ⅲ) and α1(Ⅰ) chains in a mixture containing type Ⅰ and Ⅲ collagens.The structure of disulfide bonds among α chains exists potentially in type Ⅴ collagen prepared from the pepsin-treatment extraction at 4℃,which differs from type Ⅲ collagen in relation to the locations of disulfide bonds.Compared with pepsin-treated collagen at 4℃,the relative molecular weights of α1(Ⅴ) and α2(Ⅴ) chains treated at room temperature decrease by 4.6% and 6.0%,respectively.It is concluded that type Ⅰ,Ⅲ and Ⅴ collagens can be prepared from bovine dermis and cornea by the use of pepsin treatment,salt precipitation and dialysis.The interchain disulfide bonds lie potentially near the edges of termini of type Ⅴ collagen molecules in extracellular matrix,and a small number of interchain crosslinks exist in type Ⅴ collagen.  相似文献   
132.
社区公共管理职能及其运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志宏 《软科学》2004,18(4):66-68
高质量的公共生活是高质量的人类生活的重要基础,而高质量的公共管理是高质量的公共生活的重要保障。而公共管理是以公共组织为依托,运用公共权力,为有效实现公共利益而进行的管理活动。我国的管理模式正处于转型时期,公共管理模式还不够完善,因此需探讨在社区管理中公共管理的职能及运作方式,以更好的促进社区管理、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3.
一、以师带徒培训模式类型 1.招工学徒型:根据劳动部门批准指标,企业从社会上招工录用新工人,然后分配到执行学徒制技术工种或熟练期特殊工种岗位上跟师学徒。在技校、职校毕业生不能满足企业一些工种岗位后备劳动力需要时,采取这种办法。  相似文献   
134.
人们的审美实践千百次地告诉我们:美的创造领域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纵横驰骋的广阔天地,因此,深入研究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美的创造中的作用,对于繁荣文艺创作、正确开展文艺批评以至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5.
优化结构 注重质量 推动高职教育再上新台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高等职业教育正在成为我国的一个朝阳事业。继今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财政部、发改委、人事部、劳动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等7个部门联合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后,国家又出台了一系列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措施。如何借全国职教会议的东风,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在现有的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是高等职业教育战线面临的新任务。一、新的起点,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重大进展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布局结构日趋合理,理论研究不断深化,发展政策不断完善,社会声誉不断提高,一个具有中国…  相似文献   
136.
就业导向--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今世界 ,人力资源的质量越来越受到政府和产业界的重视。高等职业教育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并输送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任。与传统精英模式的高等教育不同 ,就业导向将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一、高等职业教育为何应以就业为导向1.就业导向是世界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首先 ,我们应该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功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2001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修订的关于技术与职业教育建议》中明确提出 ,职业技术教育所…  相似文献   
137.
健康有序地推进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我国高职高专教育发展迅速。截止2002年底,普通高职高专院校数已达767所,占普通高校总数的54.9%;在校生达376万,较1998年增长233%。当前,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要从注重数量发展、审批学校为主转为注重质量、加强评估和质量监控为主。为了加强对各级各类高等教育的质量监控工作,教育部党组决定,从2003年开始,在高等学校中建立五年一轮的高校教学工作评估制度。当前,所有高职高专院校要行动起来,按照国家、社会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提出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增强质量意识,加强投入,真正把人才培养工作作为院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  相似文献   
138.
大家上午好!虽已经进入冬季,但在这里我们感到温暖,感到了热情。我代表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向陕西省政府和学校对这项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也向我们的专家表示感谢,感谢大家对评估工作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9.
李志宏 《教育》2024,(9):18-20
<正>在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既是重点,也是难点。高中生在作文中常常存在主题不明确、语言不规范等问题。这些问题既影响了作文的教学效果,也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因此,在目前的高中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研究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与语文写作教学之间的关系核心素养指引写作教学的开展基于核心素养,教师在构建作文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就有了明确的思路。特别是教师根据核心素养的内涵,在审美、思维、语言、文化等多个层面对学生的写作进行引导,既能提高语文学科素养,又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40.
社会资本对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将个体知识转变成组织知识.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是组织知识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基于现有的知识转移理论,提出社会资本对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影响的假设与理论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和修正,揭示社会资本三个维度不仅时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效果产生正向的显著影响,还分别通过知识转移机会、动机、能力(吸收能力)的正向显著中介作用影响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效果,为组织试图通过促进个体间非正式转移以提升组织绩效提供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