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1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4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21.
22.
马卫华  许治  肖丁丁 《科研管理》2011,32(3):101-107
摘要:本文借鉴资源整合的视角,以陈克复院士团队为案例,从逻辑层面演绎了学术团队核心能力的成长路径与内在机理。研究发现:与资源整合的“资源判断能力--资源识别与获取能力--资源配置能力--资源运用能力”四个阶段相对应,学术团队核心能力成长过程可概括为“洞察技术需求与学术前沿--技术与知识资源的识别与获取--汲取、激活与融合形成新资源--运用整合资源创造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资源整合视角的学术团队核心能力成长过程及机理的“金字塔”模型。  相似文献   
23.
UNDP(2001)创立的技术成就指数能全面反映一国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的基础能力.结合创新型城市的本质要求,计算了2001-2008年21个创新型城市的技术成就指数.结果表明,21个创新型城市技术成就指数及4项子指标都呈现出递增态势,各创新型城市在新技术扩散、旧技术扩散和人力技能等方面差距不大,并趋向收敛,而在技术创造环节则存在显著差异,这也直接导致了各城市技术成就指数的差异.同时,21个创新型城市的技术成就水平差距在总体上是绝对β收敛,在加入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等控制变量后,21个创新型城市技术成就指数的收敛性表现得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4.
企业孵化器国际研究已经开展几十年,但已有研究还比较碎片化,缺乏系统梳理和统一的理论认识。采用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结合的方法,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收录的1985—2017年孵化器领域国际研究文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对该领域研究文献发展脉络、最高产国家分布、产量最高期刊分布、最高产作者,以及主要理论视角等方面展开全面分析;并从孵化器为什么存在、孵化器类型、孵化过程、孵化模式、孵化机理、孵化绩效6个方面,重点分析当前孵化器研究热点议题。最后,从研究情境、研究方法、理论基础及重要议题4个方面系统总结未来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5.
我国汽车产业技术能力发展战略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许治  师萍 《中国软科学》2005,(5):126-129,125
20年的合资发展历程,使汽车产业成为我国五大支柱产业之一。但是,我国汽车产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没有得到显著提高。从政策面讲,国产化偏好、严格的行业管制、合资模式的弊端以及转轨时期体制特征等是制约汽车产业技术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本文认为,产业政策的调整、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自主研发权的掌握以及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制度,是提升我国汽车产业技术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6.
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现状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我国高校产学研经费强度、区域、学科分布特征、技术转化等方面的梳理,分析现阶段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的现状与特点,以期为今后高校深化产学研合作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7.
 在企业运行中,实际上存在一个“企业-用户-政府”系统。其中,研究开发和服务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激励创新的一种途径。本文首先以4个实例对此展开论述,对主体、环境和功能要素给以界定,然后运用“创新系统要素联动方法”加以分析。这里,联动(linkage)是指系统要素间持续的交叉作用。  相似文献   
28.
政府公共研发对企业研发行为的影响:国外研究评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治  吴辉凡 《科研管理》2006,27(2):45-50
政府为矫正市场失灵而采取的政府公共研发投资,尤其是对企业的研发资助是否会对企业的研发投资产生挤出效应,一直是西方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几十年来,西方学者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尽管目前这种研究仍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但他们的研究方法论、定量研究方法与手段、重视实证研究的传统对我国相关科技政策绩效评价仍有很强地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9.
许治  杨风 《科研管理》2013,(3):145-153
高校技术转让是联系学术研究与产业界生产实践的中间环节,是高校服务社会功能的重要体现。本文利用2000-2009年期间面板数据,以高校技术转让为产出变量,测度我国高校技术转让人员与资金单因素效率,并从高校分布地域、规格、隶属和类型四个角度对两种单因素效率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我国高校技术转让效率均值仅为46.48%,且人员效率与资金效率均值也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仅为46.90%和37.61%,除北京、浙江外,其他人员投入、资金投入绝对数均较高的区域,其人员效率与资金效率都处在相对较低的位置;从学校类型来看,重点院校与普通高校单因素效率差异不显著,相比其拥有的优质创新资源而言,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本文的研究表明,国家继续加大对高校投入的同时,还应切实提高投入要素,尤其是资金要素的资源利用率,扭转高校科研工作供给导向倾向。  相似文献   
30.
随着技术创新的开放度增加,吸收能力作为企业获取外部知识的理论工具而备受学术界的青睐.尽管企业吸收能力的相关研究堪称丰富,但许多学者对该领域仍存在认识的误区.为此,本文从企业吸收能力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出发,对它的前因变量、结果变量和实证测量等研究议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同时剖析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