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教育   34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186篇
综合类   69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61.
吴松  王岗  张君贤 《体育科学》2012,32(5):87-91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以"武术意象"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传统美学和现代艺术学的理论对"武术意象"展开了分析与讨论。研究认为:1)"武术意象"所指向的是经由拳家们所创造出的各种武术技术、技法的形象,是建立在再现"物的模样"基础上的"物的形象"的表现,即是以现实中存在着的打斗、搏斗技能作为素材,对其进行特殊地加工和改造而得到的另外一种表现方式。2)"武术意象"是被武术拳家们外化和物化了的意识客体,它以"意"为主导,以"象"为基础,在"象中有意"、"意中有象"的意象交融中,成为了一种艺术化的意识客体。3)从审美学的视角来看,"武术意象"这一艺术化的形象是他们对武术这一审美客体进行审美活动的开端,是他们获得审美体验的本原,更是承载了武术拳家们内心世界中主观之"意"的艺术化了的"物象"。4)从艺术学的视角来看,"武术意象"以艺术本体的形式出现在武术之中,这使得武术最终在技术的表现形态上形成且具备了鲜明的艺术属性,它是一种典型的艺术化物象。  相似文献   
262.
从中国武术"精神"日渐消解这一现象出发,就其现象和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由技入道"是中国武术精神的所在,然而当代武术的发展变得只是崇尚武术"技术"的变革与发展,背离了对武术"精神"的固守。对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以归纳为是对自我的"迷失"与"否定",其表现为三个方面的内容:⑴西方文化的"全球化"使得扩中国武术生存的"精神地带"被占据;⑵"文化话语权"的丧失使得中国武术关键的"精神文化"被冷落;⑶"武术入奥"的发展导向使得中国武术固有的"精神思想"被弱化。上述问题的存在,是值得当下武术学者、工作者们警醒的。  相似文献   
263.
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利用营销学和传播学的理论,对少林武术文化品牌的建设背景进行了梳理,并对少林武术文化品牌培育的阶段进行了阐述,最后对中国武术文化品牌的传播内容和途径进行了深入剖析。研究认为:少林武术通过利用媒体、结合自身多元性的文化内涵、借助商业化的运作模式以及面向世界等传播途径,成为中国武术文化品牌最具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品牌,实现了从"国家品牌"到"国际品牌"、从"技艺品牌"到"文化品牌"的转型。  相似文献   
264.
开放获取运动使得图书馆可以免费获得许多有用的电子资源.诸如图书馆联盟与谈判等旧观念仍然有助于图书馆将成本保持在可以管理的水平.本文将新旧理论与资源相结合,使图书馆能够维持或减少用于电子资源的成本,且成为一个容易使用的、仍能保留满足其藏书要求的资源.  相似文献   
265.
太极拳:从“推己及人”到“内圣外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文化学的视角出发,对太极拳的人文价值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太极拳是一种内涵厚重且具有人文精神的拳种.太极拳是关乎“人”的一门学问.太极拳所阐释的,“正己”、“知己”、“舍己”、“随人”成就着太极拳关于人生价值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思想,并在这些思想的相互联系中构成了统一的价值观——“推己及人”、“内圣外王”.  相似文献   
266.
以宁夏地区公共图书馆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宁夏地区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进行了调研与评价,并借鉴参考国内外公共图书馆服务评价标准的发展,提出了宁夏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评价指标体系,以期对我区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的测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67.
文化自觉与中国武术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成强  王岗 《体育学刊》2007,14(8):59-63
面对西方强势体育文化的冲击,中国武术发展陷入彷徨的困境。中国武术如何发展,这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研究认为:中国武术的发展必需遵循“文化自觉”原则,要自觉主动地维护自己文化的历史和传统,要学会尊重和欣赏各种不同的体育文化。文化自觉要求我们对文化全球化有一种特殊的敏感,它是一个观察角度、一种应对之策、一种精神境界,最终应当是对人类体育的终极思考与关怀,实现人类体育的“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相似文献   
268.
一直以来,我们都将传统武术作为竞技武术的根,将竞技武术作为对传统武术的发展。但令人遗憾的是,事实上,今天竞技武术的发展现状已很难让我们找到传统的历史印迹,传统武术的发展也因竞技武术的强制性发展而没有开创出一个崭新的局面。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发展越来越远离改良、  相似文献   
269.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文化的发展史。在漫长的文化发展历程中,人类不断地追求发展与进步,正是在这样的强大动力驱动下,历史的车轮不断飞奔向前,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日新月异。但我们必须注意到,在人类社会前进的每一步中,人类自身也在付出不同程度的代价。代价是历史前进的一个组成。古今中外,都概莫能外。王朝的更迭、民族的融合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中一个不变的主题。一将功成万骨枯,每一次王朝的更迭都伴随着无数生灵涂炭;同样,每一次民族融合也往往意味着某个曾经骁勇无比、创造灿烂文明的民族从此在历史的视野中消失,当然,也包括它…  相似文献   
270.
现代竞技武术套路技术体系及其价值取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空间理论为依据,分析了现代竞技武术套路技术体系的两大组成内容,即平面技术和立体技术。前者包含物质层面技术和意识层面技术,后者包含衔接腾空技术和技巧难度技术。指出武术套路平面技术的价值取向:“精、气、神”,技击性和艺术性;立体技术的价值取向:“高、难、美、新”;平面技术与立体技术应为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