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篇
体育   86篇
综合类   2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于善旭 《体育科研》2016,(1):43-45,66
自国际体育仲裁制度建立以来,在体育全球化和奥林匹克运动与国际体育的健康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在中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国对建立体育仲裁制度进行了从理论研究到立法实践的多方面探索,但这一制度至今尚未建立起来。本文透过没有出现大量体育纠纷外显并激化而威胁正常体育秩序的困局这一表象,分析创建中国体育仲裁制度的现实压力与动力不足的实质原因,是在高度行政化的体育体制下缺乏各权利主体的自治空间,消融着依法维权的意识并掩盖着利益博弈的纷争。本文认为当下中国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与依法治国的新发展,为建立体育仲裁制度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重要的机遇,同时本文对积极进行体育仲裁试行实践和加强多个方面立法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42.
我国体育领域实施公益诉讼必要性与可行性探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体育事业是公益事业的组成部分,体育领域中存在着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不特定的多数人的利益。在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 过程中,社会和体育发展需要依法保护公共体育利益,面对侵害体育公共利益和公民体育权利的违法行为,现有的法律救济手段由于自身局限 性,在制裁、纠正违法行为和保护公共利益方面还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现行法律法规为公益诉讼制度引入体育领域中提供依据,同时现代社会 进步和诉讼权理论的发展以及其他领域的成功经验,使体育领域实施公益诉讼成为可能。在体育领域实施公益诉讼,可以拓宽公益诉讼的受案 范围,更好地维护国家的公共利益和公民的体育权利。  相似文献   
43.
论《全民健身条例》对公共体育服务的制度推进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全民健身条例》是国家首次对全民健身工作进行的专门规范,表现出国家在推进公共体育服务制度建设方面所取得的重大进展。阐述了《条 例》是国家在推进公共体育服务中根据发展诉求作出的重要制度安排,归纳和分析了《条例》有关公共体育服务的各方面制度内容,揭示了《条例》在推进公共体育服务方面表现出来的各种鲜明特点,提出了创造性地开展《条例》实施工作、促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制度化发展的有关思路。  相似文献   
44.
论我国全民健身法治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奥运会后,全民健身的发展在建设体育强国与体育发展全局中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对深化体育体制、机制和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构建和优化与其相适应的体育法治环境.在界定全民健身体育法治环境含义与意义的基础上,对我国全民健身体育法治环境的基本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我国全民健身体育法治环境的关键要素,探讨做出制度安排、合理配置资源等加强我国全民健身体育法治环境建设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45.
论我国《体育法》对人权的保护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体育法》作为一项基本人权立法,是我国依法保护的人权范围进一步扩大、人权状况全面改善的重要体现。本文在介绍人权立法意义的基础上,阐明了《体育法》以保护体育权利为核心,对生存权、人身权、政治权利和自由、经济文化、社会权利、个人人权和集体人权以及权利补救等一系列人权保护方面所做的贡献。  相似文献   
46.
在日益勃兴的体育产业化发展中,逐步扩大体育无形资产的经营开发,已经成为具有必然趋势的客观要求,并被确定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一个战略方向。科学地阐述和运营好体育无形资产,是关系我国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在对体育无形资产概念、范围等基本涵义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体育无形资产发展的经济动因进行了分析,对体育无形资产的一些主要经济属性进行了多视角的探讨,并提出加强我国体育无形资产经营开发的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47.
营造迎奥法治环境推进我国竞技体育法制发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需要形成适应现代奥运需要和与世界接轨的体育法治环境?为此,应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速我国竞技体育法制的发展进程,加快体育社会团体实体化的建设步伐,加强基层竞技运动组织的规范运营,加重对竞技体育丑恶现象的依法惩治,加大体育无形资产法律保护的力度,加紧竞技体育法律救济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48.
论体育标志权的实现与救济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实现体育标志的价值,从分析体育标志权的市场交易过程入手,探讨了体育标志权的许可使用方式及其合同的主要内容。提出为体育标志权的实现而必须加强对体育标志侵权的法律救济,研究了体育标志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侵权主体、表现形式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问题。  相似文献   
49.
论我国配套体育立法的目标与任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法》颁行后,加快配套立法,建立健全体育法规体系成为当前我国体育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设定配套体育立法目标,明确实现配套体育立法的任务,是其重要的前提条件。论文对我国配套体育立法的内涵、设定目标的依据、原则和目标的主要内容、当前配套体育立法的主要任务及其实现条件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50.
再论公民的体育权利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再论公民的体育权利于善旭出于对体育法制某些基本问题的关注和兴趣,笔者曾于1992年以《论公民的体育权利》为题发表拙文,呼吁重视对公民体育权利的确认和保护,提出应将此作为我国体育立法的根本目的和主要任务。[1]几年来,我国的体育法制建设取得了令人欣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