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体育   17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31.
[课片断]那是好多年前的秋天。我们还是孩子。奶奶从市场回来。带给我们一人一只桃子。饨说:“吃吧,这是‘仙桃’;含着桃核儿做一个梦。谁看见桃花开了。就会幸福一生呢。”我们都认真起来。全含了桃校儿爬上床上。我却怎么也不能安睡,想起这甜甜的梦是做不成了,又不甘心不做,就爬起来,将桃核儿埋在院子角落里,想让它在那儿蓄着我的梦。  相似文献   
32.
自我锻炼能力是指学生在无教师的情况下完成练习任务和进行身体锻炼的能力,是对学生锻炼的自觉性。锻炼的目标程度、锻炼的内容和方法以及独立处理锻炼中出现问题的能力的综合衡量,是学生自学能力在体育学科中的体现。下面就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问题,谈一些肤浅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势在必行 1.教师的困惑:我的教学怎么了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广大体育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辛勤耕耘,无私奉献,致力于学生综合体育素质的全面提高。他们兢兢业业,顶暑寒,冒风雨,任劳任怨。可一测试,学生…  相似文献   
33.
加强高校自考生管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高校自考生的思想状况后指出,在高校自考生管理中,要丰富完善自考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措施,严格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34.
校园“小群体”体育文化氛围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校园体育文化的角度,对校园"小群体"体育文化-正式"小群体"和非正式"小群体"的体育文化氛围进行了调查分析.对其实际存在的意义、基本特征、基本功能、现状等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校园"小群体"体育文化活动的健康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为今后校园体育文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5.
那是1984年的4月2日,出生于尼日利亚的黑肯·欧拉朱旺,当时只有21岁,还是个休士顿大学的学生。 这年,他想要一个冠军。因为在1982年NCAA(全美大学生体育联盟)篮球半决赛中他已失去了一次。1984年,欧拉朱旺又有机会了,他所在的休士顿大学和帕特里克·尤因所在的乔治敦大学在决赛中相遇。但在最后的一场比赛中,欧拉朱旺太早受犯规次数的限制,连带地影响到他和球队的表现。于是这一年,他们败给了乔治敦大学,欧拉朱旺的冠军梦再次粉碎!  相似文献   
36.
大腿股后肌群拉伤是短跑运动员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其成因具有普遍规律,而预防性训练也有章可循。  相似文献   
37.
教学是教师的最根本工作,而教学工作集中体现在课堂教学讲授中。笔者通过亲身的工作体会和课堂教学观摩,经过深思熟虑认为教师要保证和提高成人教育课堂教学质量,必须从五个方面把握好质量控制要素体系。  相似文献   
38.
邓玉 《华章》2013,(13)
教学不是教师单纯的教,而是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去学.了解学生,走进学生,从学生角度设计自己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使数学学习不再成为一种负担,而是兴趣.  相似文献   
39.
安徽省农村体育的现状与对策(一)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安徽省农村体育的组织管理网络层次及其工作强度、场地、设施性质及其配布、农村体育主体主要活动形式及其倾向、体育消费及其特点以及有关影响的因素等现状进行了如实反映及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农村体育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节奏,但部分指标滞后、措施强度不够同时也制约着总体发展.基于现实情况,提出了改进安徽省农村体育工作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0.
我国中、高职课程衔接现状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原  曹晔  罗勇华  邓玉 《职教论坛》2004,(24):11-13
中、高职衔接是关系职业教育,乃至整个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而课程衔接则是二者衔接的核心和落脚点.由于职业教育运行机制不健全,课程衔接存在错位与震荡的现象,直接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因此,采取相关策略完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体系,改革原有的教学管理机制,实现中、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是职业教育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