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15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3篇
信息传播   7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中国男孩洪战辉》一书,以真实可靠、图文并茂的第一手资料,再现了洪战辉弥足珍贵的坚强意志和自立精神。该书不仅收录了各级部门关于学习洪战辉的决定、洪战辉的事迹报告、师生眼中的洪战辉、各主要媒体对洪战辉事迹的报道及读者感言,还首次披露了洪战辉的部分日记、他亲人的生活近照等,完整体现了洪战辉“自强、自立、自信、自尊、自重、自爱”的精神实质,给读者  相似文献   
32.
犹如Web2.0之于Web1.0一样,带来了互联网服务的本质改革,数字图书馆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也开始尝试将数字图书馆推向2.0时代.这是整个图书馆服务、图书馆管理、图书馆研究等的由里到外的变革,而不仅仅局限于图书馆的Web2.0应用,或者说只针对图书馆的数字化服务.重庆大学数字图书馆采用整体解决方案,推动其图书馆2.0的实践.  相似文献   
33.
[目的/意义]面对高校学部制的改革,研究与探索重庆大学图书馆在学部制下的学科服务新模式,以便能更好地为本校学部用户的科研和学习提供更专业的学科信息与知识服务。[方法/过程] 重庆大学图书馆构建学部制下的学科服务创新模式,以服务学部用户为导向,创建学部制下的学科服务机制,搭建学部制下的学科服务交互平台,并依托该平台重点深化拓展学科服务的五大范畴:信息素质教育、资源建设、科研支撑、学术评价、学者库建设。[结果/结论]重庆大学图书馆学部制下学科服务创新模式的实践显示,该模式能够大范围覆盖学部用户,挖掘用户的隐性需求并提供多层次的创新服务,更好地支撑学部用户科研和教学。  相似文献   
34.
好书的生命力是很强的,《藏族情歌》(西藏人民出版社,1980年)就是其中一本,现在读起来仍然脍炙人口,具有极大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5.
[目的/意义] 针对图书馆服务中存在的资源需求与资源获取之间的差距问题,构建一种扁平化结构的资源建设模式,帮助用户消除使用图书馆过程中遇到的资源障碍,提高图书馆资源建设效益。[方法/过程] 借鉴B2C商业模式,探讨图书馆资源建设扁平化设计思路,以重庆大学图书馆资源建设为例,对资源构建模式的制度进行制定、对B2C资源建设模式进行实践运行。[结果/结论] 图书馆采用B2C资源建设模式,显著提高了馆藏质量,资源采购效益、资源采购满意度大幅提高。B2C资源建设模式下的图书馆资源需求与用户获得之间不再有中间环节,资源"选"与"采"分离,发挥资源建设工作中需求方和采购执行方的最大优势,图书馆执行采购的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都是用户的真正需求,资源采购的针对性强,资源建设的结构和内容能够得到最优化保障。  相似文献   
36.
重庆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211工程、985工程的重点高等综合性大学。1995年,学校成立“网络中心”,负责校园网络的建设与管理。  相似文献   
37.
重庆市数字文献资源建设及利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重庆市数字文献资源现状的调查研究,提出了重庆市数字文献资源建设及利用的发展战略。重点介绍了建设中的重庆市数字信息资源和服务体系(CDISS)。  相似文献   
38.
针对当前大学生科研训练中的学科服务需要,整合图书馆各项科研辅助服务,构建大学生科研训练中图书馆引导式服务的体系和流程,包括普及信息素养的申报阶段、搭建科研平台的过程阶段和提高科研能力的结题阶段.实证结果表明:以引导为主的科研服务模式能够有效满足大学生科研训练的文献信息需要,提升图书馆学科服务水平,实现学生、教师、图书馆和学校的“四赢”局面.  相似文献   
39.
[目的/意义] 为提升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效果,切实推进我国知识产权强国计划的发展。[方法/过程] 从迭代思维的内涵及其应用于图情领域的研究现状出发,探究迭代思维融入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可行性及服务模式设计。以重庆大学图书馆为例,验证基于迭代思维的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在区域专利导航平台建设、知识产权素养教育、知识产品开发方面的积极效应。[结果/结论] 对基于迭代思维的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发展提出建议,应挖掘潜在服务需求,增加迭代样本;扁平化管理,满足迭代的快速反应;完善反馈评价机制建设,强化迭代的过程控制;形成馆际案例共享,促进可持续发展,以此推动我国高校图书馆创新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40.
[目的/意义] 图书流通服务是图书馆的基础工作之一,随着数字化阅读的发展,纸质图书借阅量逐年下降,同时受限于场地、资金问题,图书复本数减少,导致图书流通过程中读者体验感降低。本研究旨在通过简化图书流通过程中的部分环节,缩短读者借阅的等待时间,提高图书流通率。[方法/过程] 在调研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提出C2C(Consumer to Consumer)视角下馆外图书流通服务,通过该服务读者间可以不通过图书馆的流通系统和工作人员,在实体图书馆之外完成图书的转借。本研究从具体实践出发,并结合问卷调查,了解该服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结果/结论] 实践表明,C2C视角下馆外图书流通服务减少了传统图书流通过程中"一还一借"流程,尤其是在馆藏资源复本有限的情况下,能节约读者时间,提高读者阅读意愿和满意度,同时可以盘活馆藏资源,提高图书流通率。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图书流通服务创新和图书流通服务模式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