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教育   18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氏双缝干涉中的两个近似计算及其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点光源杨氏双缝干涉中光程差的近似计算及其误差产生原因,也分析了带状光源杨氏双缝干涉中光源宽度临界值的近似计算及其误差产生原因,同时给出了两个近似计算的新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2.
生物医学超声传播实验是生物医学超声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帮助学生深入掌握超声物理基础以及相关实验设备的原理与使用具有重要价值。传统实验开设受时间、环境和设备成本的制约,为此,基于Matlab App Designer环境开发系统,通过可视化交互式界面设计和模块化虚拟仪器仿真,实现一套完整的信号发生、参数设置、数据处理、数据存储和显示的实验系统。系统可完成超声透射、反射、衰减和非线性参数B/A测量等实验,能够直观、灵活地展示超声传播的规律,并可进行信号二次处理与分析,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超声传播特性,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和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3.
浐河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人地关系特征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西安浐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群的考古资料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归类和研究,确定了表述新石器时代遗址人地关系的特征因素.用特征因素表述了新石器时代遗址的人地关系,建立了遗址人地关系的计算机交互系统,关联分析了遗址特征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4.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缺乏有效的防治方法.研究表明,适量的运动和营养素,可以通过改善脑内线粒体的功能,延缓认知功能衰退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和发展.我们将这类靶向于线粒体的营养素或天然产物定义为线粒体营养素.本文从线粒体角度,综述了运动和线粒体营养素对阿尔茨海默病中神经元的作用机制,为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包括主干课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与之相对应的实验课程传统上主要是课内实验。为了打破课内实验的界限,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综合实验能力,我们在2010版培养方案中尝试设立了细胞综合实验、基因综合实验、分离综合实验和发酵综合实验。通过三年探索,得到本专业同学的认可和积极参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生物医学工程创新实验室建设和实践教学改革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介绍了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本科生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建设。该校立足大学本科3~4年级学生,以培养科研型、综合型和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建立了实践教学环节的创新实验室,加强对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对康复工程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和提升,构建了"1个中心、2个平台、2个层次、3个结合、4个模块"的康复工程实验教学体系及创新性实验教学模式。实践证明,该康复工程实验教学体系成效明显,提高了仪器设备利用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多媒体网络课件中的交互式技术,提出利用网络组件,通过Web浏览器运行Linux平台生物信息软件,并实现网络课件中交互功能的方案。基于这一方案,开发了生物信息学网络课件的部分内容,构建了Blast、Emboss等常见生物信息学算法和软件的运行环境,实现了网络环境下生物信息学算法教学的实践环节。  相似文献   
9.
研究生在进入实验室初期普遍存在实验仪器操作能力欠缺、安全意识不强等问题,对于实验仪器的维护和保养缺乏专门知识,由此带来人身安全、设备安全和实验环境安全方面的隐患。如何有效提高学生实验仪器操作能力,降低实验仪器损坏率,确保实验安全,已成为研究生阶段第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生物科学与工程系实验室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建立了一套研究生实验仪器操作与实验安全系统性培训体系,极大提高了研究生操作实验仪器的能力,保证了实验室安全、高效、稳定地运行。  相似文献   
10.
根系分泌物在植物磷营养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物磷营养一直是影响我国农业高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增施磷肥是一种“高投入、低产出”的途径,不仅会引起资源枯竭,成本增加,而且经济效率下降,环境污染加重。如何解决磷营养问题,既能保持作物高产优产又能保持环境一直是世界各国植物营养学和植物学工作者苦苦思考的问题。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根际微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研究,人们对植物利用土壤潜在养分的基因型差异的本质认识也越来越深入,特别是对根系分泌活化土壤磷的研究有了一些新的进展,为土壤磷营养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对植物根系分泌物活性土壤磷以及提高土壤磷利用率的研究做一总结和回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