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1篇
教育   2篇
体育   24篇
综合类   5篇
  2024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HiLo训练对大鼠骨骼肌PK及其转录调节因子HIF-1 α和ChREBP的影响.方法:40只适应训练后8w龄SD大鼠随机分为低住安静组(LC)、低住低练组(LoLo)、高住安静组(HC)、高住低练组(HiLo).高住组每天低氧暴露12 h(氧浓度13.6%,相当于海拔3500 m),低练组进行35 m/min、1 h/d、5d/w跑台训练、共训练4w.比色法检测腓肠肌PK活性,RQ-PCR和WB检测PK、HIF-1α和ChREBP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1)低氧显著降低PK活性(P<0.01),运动显著升高PK蛋白表达(P<0.05),低氧和运动均能显著提高PK mRNA表达(P<0.01)且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1);(2)低氧和运动均能显著提高HIF-1αmRNA和蛋白表达(P<0.01)且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1);(3)运动对ChREBP mRNA和蛋白表达影响显著(P< 0.05和P<0.01),且低氧和运动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1).结论:4周HiLo训练能够降低大鼠腓肠肌安静状态下PK活性,并通过上调其转录调节因子HIF-1α和ChREBP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诱导PK基因表达,有利于PK在机体安静状态储备能量和在运动状态激发活性,是HiLo训练适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4周1 900 m高原训练对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的影响.方法:上海自行车队7名男子场地自行车短距离运动员进行为期4周的海拔1 900 m高原训练.每周训练安排相同,包括公路有氧课5节、场地专项课4节、身体力量课2节,训练负荷逐渐增加,第4周减量调整.分别在高原训练前、后相同时间测试空腹体成分,进行15 s最大频率、最大功率测试,以及45 s×2组(间歇20 min)功率维持能力测试,选取时间点测试HR和BLa,并计算15s分段功率;分别在高原训练前、结束后和结束2周后采静脉血测试血常规、T、C,高原训练1周后相同方法加测血常规.结果:1)高原训练后运动员体重、体脂%、骨骼肌质量和脂肪质量没有显著变化(P>0.05);2)高原训练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分别提高了7.4%和6.9%(P<0.05),而睾酮提高了22.9% (P<0.01);3)高原训练后15s骑行测试中的最大频率无变化,最大功率仅提高2.4%(P>0.05);4)高原训练后两组45s测试中的最大和平均功率均无显著变化(P>0.05),但一、二组间的最大功率下降率和平均功率下降率分别降低40.5%和51.8%(P<0.01),且第一组结束后3min、第二组开始前和第二组结束后3 min的血乳酸分别降低了11.2%、21.2%和9.5%(P<0.01),而20min间歇期内的乳酸消除率明显提高.结论:4周1 900 m高原训练未对自行车短距离运动员的最大频率和最大功率产生显著影响,但以糖酵解代谢供能为主的重复做功和做功维持能力,以及疲劳消除能力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3.
面对人类疾病谱的变化,“深化体卫融合,推动健康关口前移”是应对未来疾病防控的全新趋势,更是实现健康中国、体育强国建设目标的重要支撑。研究认为:依据体育和医疗卫生在健康促进方面的服务侧重点,厘清了处于健康状态时需要以“体育为主、医卫为辅”的主动性预防,亚健康状态时需要“体育与医卫相互调整”的协调性预防或“医卫治疗、体育调节”的沟通性防治,以及不健康状态时需要以“医卫治疗为主、体育康复为辅”的通力配合的体卫融合的内在逻辑;提出了体卫融合的价值使命,即把握健康促进新认知、应对慢性疾病防控新变化、转变医疗卫生新角色、肩负体育责任新使命。  相似文献   
24.
脂肪细胞因子及其在能量代谢过程中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分泌的大量的生物活性物质统称为脂肪细胞因子。它们在维持机体能量代谢、内环境稳定及免疫应答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并且与肥胖、糖尿病等代谢综合症密切相关。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归纳了脂肪细胞因子瘦素、脂联素、抵抗素在机体能量代谢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并探讨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但一些脂肪细胞因子及其具体作用机制至今还不完全清楚,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5.
沈富麟  金赟 《体育科研》2009,30(1):85-88
从国家男排部分上,海籍运动员的大力跳发球技术测试效果入手,分析与诊断影响其大力跳发球技.概动作的主要因素,并就发球抛球、发球速度的固定等两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与讨论。同时对两名优秀选手的腰背肌肉力量进行监测、综合评价其大力跳发球技术动作利弊特征,并做相关的比较研究。经运动学分析,总体上两名运动员的大力跳发球抛球时间偏短、击球点偏低,一造成共发球球速慢且失误率高等,并建设性的提出跳发球技术动作诊断应因人而异,最大限度地挖掘个人技术动作的局部潜优势。  相似文献   
26.
本文对现代一些代表性的心理学理论流派进行了阐述,逐一分析了它们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并指出了在这些理论流派的影响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正逐步从被动消极的医学式的干预向积极主动的预防式干预转变,从一对一的干预向生态化干预转变,从解决问题向促进发展转变.随着心理学理学理论的发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不断随之完善和发展,最终将实现促进全体学生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27.
美国和加拿大把花样游泳(Synchronized Swimming)称为“同步游泳”,法国和德国将其誉为“艺术游泳”,亦有冠以“水上芭蕾”或“花式游泳”的美名。花样游泳极具艺术魅力,集游泳、技巧、音乐和舞蹈于一身。难美类表演项目(如体操、艺术体操、蹦床、跳水、花样游泳、武术套路等)的评分是给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表现能力进...  相似文献   
28.
上海游泳水槽无论在方案设计还是在仪器配备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本文应用水槽三线速度测试系统和水槽训练方法对施扬的游泳技术以及运动能力进行分析和诊断,探索出一套个性化的科学训练模式;同时,也为短距离游泳运动员在水槽的训练方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9.
花样游泳是奥运会项目,也是我国的潜优势项目。近几年,我国在这一项目上的成绩进步显著,在一系列世界大赛中也排名靠前,但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本文以上海市二线花样游泳队8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10.4岁,平均训练年6E3.8±15年),对其身体形态的各项指标(长度、宽度、围度、厚度、身体成分五大类指标及相关派生指数共78项,  相似文献   
30.
耐力训练对SD大鼠氧化应激及MAPK~(ERK1/2)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对运动,氧化应激及MAPK信号系统的关系做深入研究,以期从分子生物的角度阐明它们之间的联系机制.研究方法:选用健康雌性SD大鼠,自制动物运动跑台,将选出大鼠随机分安静组(对照组),耐力训练组,急性运动组.运动后即刻处死,取左腿腓肠肌,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羟胺法测定SOD活性,硫代巴比妥法测MDA含量,放免法测血清雌二醇含量,RT-PCR测ERK1/2mRNA表达.结果:6周训练后,急性运动组有少量线粒体出现肿胀和空泡状;急性运动组雌二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训练组大鼠SOD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运动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耐力训练组和急性运动组大鼠MD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训练组和急性组大鼠ERK1/2 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中等强度耐力训练后机体氧化还原系统达到平衡,线粒体基本没有破坏,雌激素水平没有变化,中等强度运动本身可能发挥抗氧化剂作用;2)耐力训练和急性运动均可激活ERK1/2信号通路,但两者之间ERK1/2mRNA表达没有显著性差异,ERK1/2基因表达不受运动强度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